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然不知该用什么词来赞美你。你有蜿蜒舒缓的青春石板路,你有古拙淡雅的吴门画派.你有清新秀丽的满湖荷花,你还有曲径通幽的长廊。你积淀的文化不可胜数,在华夏文化中独秀一枝,可我却在志愿书上毅然填了别的城市的名字,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相似文献   

2.
归程     
编者推荐:景物的时令十分鲜明,全文不著一"秋"字,而秋意盎然——"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棉花地。但现在已不见花海,只有稀稀落落的一些白点""大量的落叶,漂浮在空中,散落到地上,荡漾在水中""走出树林,被阳光沐浴了一阵后,那凄冷之感才消失了"。此文还需要升格":秋意"定位还不鲜明",垂钓"之景远离了文意。  相似文献   

3.
归程     
一束阳光打开我封缄的记忆, 生命便在初生的痛苦中孕育而生。 我是雨,自由的雨, 咬紧牙,我是雨,不羁的雨。 喧腾着,激烈着,万丈高空滂沱一泄, 却只为与大地轻浮的一吻…… 生命的悸动隐没于黎明的黑暗, 却在霁后的雾霭中得到重生。 我是露,晶莹的露, 放声嘹唱,我是  相似文献   

4.
归程     
<正>军营中升起袅袅炊烟,已是傍晚时分。"又将过去一天。"岳飞心中暗叹,"离班师回朝的日子又近了。可,这就是我一直企盼的归程吗?"他双手微微颤抖。是啊,怎能让他不心痛?万一在这抗金之役的节骨眼儿上被召回,十年之功,将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5.
21年前的一次风雪归程 ,令我终生难忘。那是1979年 ,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 ,被分配在一所偏僻、落后的农村中学任教。那时 ,学校既没有围墙又没有大门 ,不通水 ,不通电 ,只有几排简陋低矮的砖瓦教室和两排土坯茅草搭成的教师住室及学生寝室坐落在林田相间的田野上。远远望去 ,倒更像个林场或养猪场什么的。惟有一对竖立在杂草丛中的操场上的破旧篮球架和一口吊在木架上的大钟 ,才使人相信这是一所学校。学校生活是很苦的 ,烦恼也不少。但 ,初为人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舞着我 ,激励着我 ,令我兴奋 ,使我忘记了烦恼 ,…  相似文献   

6.
7.
臧云鹏先生为《国学大师之死》所写的序言《国学复兴大趋势》一文对"国学"进行了如下定义:"国学是一种以文字学、经学、史学等学术知识为载体,以知识阶层的思想观念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在藏云鹏先生看来,国学的复兴是"大趋势"、"大洪流"。  相似文献   

8.
有人常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要么是他的母亲,要么是他的妻子,要么是他别的什么人。比如莫泊桑,背后有他的母亲和他的爱妻;尼采,背后有与他相依为命的妹妹;萨特,背后有他的朋友加战友西蒙娜·德·波伏娃;马克思,背后有支持他事业的燕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接触村上的作品是《挪威的森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海边的卡夫卡》,觉得村上就是在面对面复述自己的故事。很想去看海,在我十六岁的生日时,终于达成愿望。大巴车上的人带着太阳镜,嚼着口香糖,举着相机对着车窗外的海面咔嚓咔嚓按下快门。我没有去拍集体照,没有去捡贝壳,也没有去游  相似文献   

11.
吕冉 《新作文》2013,(Z1):103-106
作者简介村上春树,日本当代著名作家。29岁开始写作,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群像新人之后,佳作不断,成为日本文学界最受关注的现代作家之一。1987年第5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400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他的著作如《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整个成长时代,即是从童年一直到大学毕业的这个时期,我生活在"世界"内部。我从未清晰地想象过把自己与社会、与体制、与强大的、压倒性的现实世界相分离,像一个外在的眼睛一样审视它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我根本未想象过一个人与一个世界之间竟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那时候,我是一个世界之中不自觉的渺小个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最能抓住读者眼睛的眼睛,无疑是卡夫卡的眼睛.   卡夫卡的眼睛充分宣示了他内心的柔弱和恐惧.也许你会像触电一般被他唤醒了自己内心同样的柔弱与恐惧,也许你内心苏醒的是对于一个柔弱而又恐惧的孩子的怜悯与关爱.……  相似文献   

14.
黑色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 1924),这位中年夭逝的奥地利小说家,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的惊服, 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的作品,特别是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审判》、《城堡》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妙论     
生命意味着:处于生活的中间,用那种我创造了这种生活的眼光去看它。理论上存在一种完美的幸福可能性:相信心中的不可摧毁性,但不去追求它。  相似文献   

16.
涂抹卡夫卡     
卡夫卡,这个倾其一生之欢乐于不顾而献身于文学、生前却连一顶堂堂正正的“作家”桂冠都没有得到的“业余作家”,这个被誉为本世纪现代文学开拓者和奠基者的世界级大师,历经沧桑后,终于在世界文坛上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卡夫卡不再去寻找时代,而时代终于寻找到了他.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素描     
弗朗茨·卡夫卡 (1 883 - 1 92 4 )奥地利小说家 ,2 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先驱。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生前仅发表少数几个短篇。41岁时即被长期的疾病和贫困夺去生命。生前给好友马克斯·布洛德留下遗嘱 ,要求将他的全部手稿付之一炬。今天的读者得感谢布洛德先生 ,他非但没执行这份遗嘱 ,反而把它们整理出版了。代表作有中短篇《变形记》、《判决》、《在流放地》、《地洞》、《饥饿艺术家》和长篇《审判》、《城堡》等。《城堡》是卡夫卡的长篇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个名叫K的土地测量员 ,应城堡当局之聘长途跋涉前往工作。小…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作品意蕴的繁多与纷纭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很少有人想过,他不是专业作家,更不自视为伟大作家,他不需要考虑整个人类的出路,也没有将人类带出苦难的使命,面对恐惧,写作仅仅是他本能的解放。当心中的恐惧有所投射和纸上的恐惧面对面时,这恐惧便会有所消解;当恐惧变得客观的时候,他才会有勇气与之对视,而文学恰恰成了他将恐惧真实化的桥梁,成了宣泄和释放的幌子,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9.
1912年1月17日,斯科特、威尔逊、埃文斯、奥茨和鲍尔斯一行人成功抵达南极点,却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挪威人阿蒙森一行,早在一个月前就已抵达。1月18日,斯科特一行踏上返程之路,然而,这却成为了他们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0.
田继云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2):86-87,102
对卡夫卡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大部分人侧重研究其作品中的“异化”世界及荒诞主题。但笔者认为,卡夫卡的爱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通过卡夫卡的日记、书信、情书、小说等来分析卡夫卡对祖国和犹太人民的爱,对写作的爱以及对未婚妻和家人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