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老家镇上,有一位捏泥人的张大爷。他捏出来的泥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所以总有一群弦子喜欢围着他转。每次回乡下,都能听到那熟悉的吆喝声:“卖泥人呀——卖泥人呀……”虽然张大爷靠卖泥人维持生计.但他卖的一点儿也不责。遇上我这样难得回乡的孩子,他还格外疼爱地免费赠送一个。因此,方圆数里,大家都知道人缘好、手艺高的张大爷。  相似文献   

2.
我奶奶是捏泥人的高手,她捏的泥人出神入化,栩栩如生。我爷爷是剪纸高手,他的剪纸生动逼真,与奶奶的泥人相媲美,真应了那句俗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相似文献   

3.
才艺童年     
正心里话:让童话开启想象的大门,用笔记下点点滴滴的收获。想象的空间有多大,童话的世界就有多精彩。童生"秀":那是个花开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在杨树下捏泥人,垒城堡,玩过家家……每次想起这件事,我就会禁不住想笑。因为  相似文献   

4.
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曾画过这么一幅漫画:一个泥匠在捏泥人,捏出来的泥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图的右上角写着"教育"二字。这幅漫画用灰谐主动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令我想起了这么一个俏皮的玩笑和比喻——千人一面出自同一模子。由此可见,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因为,  相似文献   

5.
奶奶捏泥人在镇上很有名。捏泥人是把和好的胶泥放入固定的模具里,你要什么人物,就选择什么样的模具。然后泥人出来了,赤条条的,眉眼全无,这时就要靠一双巧手加工了,用心地把细微之处修饰好,再往泥人身上涂上油彩,便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了。  相似文献   

6.
席欣圣 《新高考》2011,(Z2):15-16
【作文题】(2011届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上帝捏出几个泥人,便歇了手。有两个泥人脸现愠色。上帝不悦,说:"你们由泥巴变成了人,还不满足吗?"一个泥人说:"人而无骨,其为人乎?"另一个抢着说:"总该有个壳,对付冰雹和冷枪暗箭吧?"上帝想了想说:"硬材料匮乏,你们各选一种吧。"两个泥人于是欢欢喜喜地各取了一样自己想要的。  相似文献   

7.
天津泥人张     
天津的捏泥人在清代乾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而天津"泥人张"的彩塑,则是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经大胆创新,已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野草地     
在我家不远处有一块野草地,周围有许多杨柳树,草地旁边有一条小溪,我经常到那里玩。每到春天,杨柳抽出嫩绿的枝芽,柔软的柳条迎风摆动,嫩绿的小草钻出地面,在这片绿色的草地上,五颜六色的小花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着一群群勤劳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小朋友们在这里捏泥人、捏小桥、捏机器人……有趣极了!  相似文献   

9.
泥人     
《红领巾》2006,(11)
用沙能堆沙人,用泥巴能捏泥人。相信不?泥人也是种艺术,也能捏出名堂来。先来看看大名鼎(dǐn$)鼎的惠山泥人。浙江无锡惠山泥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眼睛只剩条缝的大阿福了。传说古时候老有怪物下山伤人。一天,天上掉下个笑眯眯的沙孩儿。他只微微一笑,就打败了怪物。人们很感激他,就照着他的样子做成泥人,起名叫大阿福。南有惠山泥人,北呢,有天津泥人张。泥人张传到现在也有100年历史了。他的创始人张明山常年观察平常人的神态(shén tài),练出了一手绝活:能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出来还活灵活现的。看看他的作品《渔樵问…  相似文献   

10.
我们小朋友的作文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写出来的东西干干巴巴,平淡无味,缺乏思想感情,难以打动人。怎样做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呢?第一,表达思想感情要有一个载体,有所凭借,就像过河用的船一样,有所依托。拿《我爱家乡的泥土》来说吧,小作者在写她与小伙伴捏泥人、打泥仗的游戏,种大豆的感受中间,流露出对家乡泥土的喜爱之情。第二,抒发感情要发自内心,抒真情,发实感。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总要有一定的“因”,不是因人而发,就是因物或因事而发。《我爱家乡的泥土》的小作者从和“小朋友在泥土中打滚,捏泥人,摔大泡”到细致的捏泥人的细节,…  相似文献   

11.
灵巧的手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个捏泥人的老艺人,在他的身边围了一大群小孩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每当孩子们看到老人捏成一个泥人,便兴奋地惊叫一声。我也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在老人身边的摊架上挂着“孙悟空”、“猪八戒”、“孔雀开屏”、“梁山好汉”……真多啊,而且一个个形态各异,神情逼真……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爱名山大川,有的人爱名贵的花草,可我却爱家乡的泥土。我经常和村里的小朋友们在泥中打滚,有时摔大泡,有时捏泥人,有时用泥土栽花种植物。家乡的泥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春天的天气非常好,不冷不热,是个玩泥巴的好天气。我和几个小朋友挖了一些泥,坐在路边捏泥人。我捏了一个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圆圆的鼻子,小小的嘴,头上还扎了个蝴蝶结。同村的伯伯看见后说:“这小孩多聪明,捏得多好啊!”我说:“是泥土使我变聪明的。”我的小伙伴们一边嬉笑着,一边用泥巴相互攻击着,她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奔跑着,追逐着,只见一个个泥球上…  相似文献   

13.
热胀冷缩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可你听说过人也有热胀冷缩的吗?还别说,我老爸就真有这么个神奇的特点。奶奶说,老爸刚上小学的时候,总爱跑出去疯玩。有一次,老爸冒着大雨在外面捏泥人,回来的时候自己倒成泥人了。更糟糕  相似文献   

14.
捏泥人     
刘佳利 《初中生》2013,(17):62-63
不知道玩过多少次捏泥人。你简直无法想象,我最后一次玩泥人,是已经六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班上一个男同学从我家门前经过,无意间看到了我。当时我们怔怔地对望了足足十几秒。他肯定不敢相信这么大一号姑娘了,还在玩泥巴。我当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7,(22)
中国的家庭教育目前有两种误区,一方面是溺爱,与溺爱相结合的是单纯的智力教育,忽视情商、性格的培养;另一方面又比较专制,对孩子处处照顾到,处处管理到,又处处管制到。两种误区结合在一起,用我的话讲,就像捏泥人。家长想怎么捏就怎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2007,(24)
写好动作描写的三条标准1.动作描写要准确、具体。如: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扁扁的帽子。这段描写抓住了"他"的动作特点,准确、具体地写出了捏泥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独辟蹊径,泥巴堆里觅商机 我今年28岁,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草坪乡.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玩具,活泼又顽皮的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除了捉迷藏,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在一起玩泥巴,捏泥人和小动物.我爱动脑筋,手脚麻利,因此每次捏出的泥人总是又快又好.  相似文献   

18.
有的人爱家乡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也有的人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而我却爱家乡的泥土。我们家乡的孩子经常在土地上打滚儿,有时捏“小汽车”和“飞机”,有时捏泥人,有时捏“电话”和“水果”等。到了傍晚,我们浑身沾满了泥土。这时候,大八们都亲  相似文献   

19.
捏泥人     
院子里,有个捏泥人的小娃娃。捏个爱笑的妈妈,有对圆圆的酒窝,捏个爱乐的爸爸,有张大大的嘴巴。  相似文献   

20.
天津有个泥人张 ,黄州有个泥人曹。当然 ,泥人曹没有泥人张那么大名气 ,泥人曹只在黄州一带很出名。泥人曹的泥人不光小孩喜欢 ,大人也喜欢。据说 ,泥人曹的祖先从宋代就开始捏泥人了 ,曾在黄州当团练副使、写下著名《前赤壁赋》的苏东坡就珍藏过泥人曹祖先的泥人。按祖训 ,泥人曹的手艺传男不传女 ,传单不传双 ,传孙不传儿 ,据说这三条既能防止手艺外传 ,又能控制泥人曹泛滥。祖祖辈辈隔代单传下来 ,至今黄州城里只有一家泥人曹 ,别无他店。捏泥人是高难度的技巧活儿 ,既要秘诀 ,又要灵性 ,旁人很难剽窃去手艺的。现在的泥人曹已是 36代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