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才之路》2011,(17):7-I0002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感到奇怪,就问苏格拉底:"那么多人挤在一间小屋里,连进进出出都不方便,你有什么可乐的呢?"苏格拉底说:"朋友们经常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还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三贤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以启发、追问的功夫见长.让我们先看苏格拉底与学生的一段问答.学生问苏格拉底:"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怎样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学生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学生说:"是干净人."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在临终之前,为了有人能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就请一位弟子找一个"最优秀的人"来做这件事。可是,这位弟子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为此,苏格拉底感到很失望,只好对这位弟子说:最优秀的人就在我的身边,其实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最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道德教化方面创建了自己独特的德育范式——"精神助产术"。"精神助产术"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教育的方法,而是集哲学思想、教育理念、德育目标和实现手段于一体的德育活动范式。对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作范式化解读,能够深刻理解"精神助产术"的建构逻辑,准确把握其全部内涵,对于当代德育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艳 《现代语文》2011,(4):20-21
启发式教学历来受到国内外教育家的青睐,在继孔子提出"愤启悱发"原则之后,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也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时代的雅典广场上,苏格拉底正在演讲。这时,一群学生向他请教:"我们每天都被许多烦恼和问题困扰着,经常难以自拔。请问,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7.
李晗修 《下一代》2014,(10):20-20
梦想在人们心中放飞,希望在我们的脑海中点燃,梦想是黑暗中一盏明灯,更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因为梦想只要经过奋斗,就可以变成现实。这里的"中国梦"不再是一串漂亮的宏观数据,梦想是每个人驶向成功的动力。13亿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去的伟大复兴而将梦想汇聚成为"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对话"在教育教学领域内的运用,古已有之。如孔子、苏格拉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乱世,苏格拉底生活在社会极盛将衰的转变期,两人的际遇不同,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话式教育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目,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人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倾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需要倾听。作为教师,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一种睿智机巧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从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精神"助产"术,实践理性等方面为现代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作了古典理论的反观性阐述,使苏格拉底的教育哲学在古今中西的时空中找到精神的契合和扬弃,为我们的现代教育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赵情文  李春 《考试周刊》2011,(14):83-84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之核心,又是当今世界每一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相似文献   

12.
屈家亮 《学语文》2013,(4):78-79
问答式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中运用广泛。其实,在古代这一方法就有所运用,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教育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二人的共同点在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虽然二人采取了相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乔军 《天津教育》2011,(8):35-37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这样,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育中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卫东  覃素香 《广西教育》2012,(19):148-149
阐述苏格拉底"诘问式"教学法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意义与应用艺术;主张对"诘问式"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加以辩证、批判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智慧。"一般认为,道德智慧能够使道德主体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言为心声",作文最能反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往往能够了解或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育德功能,对开启学生的道德智慧之门有重要意义。一、范例评析,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相似文献   

17.
杨怡 《学子》2012,(12):60-61
阅读教学,曾经被指责为"一讲到底",在新课程"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引领下,老师们开始注重以问代讲,于是"一问"到底的现象又层出不穷,并愈演愈烈。不可否认,问题对于启迪阅读思维、培养阅读素养是有很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的,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展开教学的典范。问题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常常是"牵一发而动...  相似文献   

18.
方建华 《考试周刊》2010,(51):186-187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由于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而因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苏格拉底引起了哲学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他赋予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以全新的内涵,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其重要标志就是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希腊哲学由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和社会是从"智者学派"开始的,苏格拉底的哲学并不仅仅延续自然向人的转变,更直接的是对人的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哲学从对自然的直观和不自觉的逻辑思维方法转变为自觉地考察人的理性和认识。苏格拉底的人本主义思想,可以从认识你自己、神学目的论、美德即知识和精神助产术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