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公共图书馆是保障社会信息公平的机构或制度,是促进社会包容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公共图书馆社会包容使命的切实发挥不仅需要理念的更新.还需要从理念到制度安排和服务实践层面都贯穿着包容的力量与精神.服务制度中体现社会包容性,服务实践中贯穿社会包容性,图书馆应创建包容性人文环境,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因素,扫除障碍的关键是加强社会弱势群体的向上流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有义务与责任去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发挥其文化功能,帮助弱势群体掌握生存与对抗社会竞争的基本能力,为构建橄榄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任务:包容还是排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美国和英国,公共图书馆本着为居民提供资料以及情报接触这一理念,有效地为贫困者或者弱势群体融入社会行使着其效能。反观日本,公共图书馆的设置情况,反而扩大了情报落差,造成了情报的贫富分化。图书馆的情报化当然应该积极地加以推动,然而作为前提条件,图书馆设立(不论农村还是大城市)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产生何种社会效应并不由大众对图书馆、对阅读的态度决定,而取决于它本身的服务战略.公共图书馆若想要在包容弱势、扶贫助弱的方面产生显著可观的影响力,需要首先在理念与战略上建立社会包容的使命与责任,在工作策略上向弱势群体倾斜服务资源,才能切实改善所服务的个人与群体的健康与福利,建立起安全、活泼、融合的社区生活.文章以上海市浦东图书馆的盲人服务为研究对象,借鉴<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社会产出原型框架>中对公共图书馆社会产出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分析,从"更活泼、更安全的社区"、"健康和福利"、"提升个体的公共生活质量"等方面表明了浦东图书馆服务对视障群体的社会价值.本案例既是有效管理理念与服务战略促成公共图书馆良好社会效应的证明,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促进社会包容的例证.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是促进社会包容的重要场所,社会包容是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包容中所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与矛盾,可以从消除社会排斥的角度出发予以解决,如消除制度性排斥、消除人为性排斥、消除物理性排斥等。  相似文献   

6.
国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理念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社会包容与社会排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国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客精神的认识与实践进行了介绍,归纳出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普及现状——从“乞丐入馆案”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权利就是公民自由、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杭州图书馆免费向乞丐和拾荒者开放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发表对该事件的观点。通过综合分析网民、媒体及图书馆界对该事件的观点发现:部分图书馆和图书馆人意识到了并局部地实践着图书馆权利,但作为权利主体的公民却对图书馆权利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图书馆界应该借此机会,推动图书馆权利意识的普及,从而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英国图书馆社会包容问题的历史缘起、理念发展以及在图书馆服务中的践行情况进行梳理,主要介绍了英国图书馆学家藏夫·穆德曼(Dave Muddiman)的公共图书馆社会排斥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图书馆社会排斥相关理论探讨,针对被排斥群体的实证调研,图书馆改进的对策研究.穆德曼关于公共图书馆社会排斥问题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导向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可对我国图书馆学界开展图书馆社会包容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包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包容是现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尚没有受到重视的实际问题。美国图书馆界一直关注图书馆与社会包容,对此问题的集中研究始于英国。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处理不受欢迎的少数人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社会包容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认可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社会包容与社会排斥相对立,在论述社会排斥涵义的基础上对社会包容的概念进行解释,指出社会包容的核心精神是宽容和公正.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包容的重要载体,而社会包容对公共图书馆提供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包容使命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避免政治排斥、人格排斥、设施排斥和制度排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使命是非公理性的,它有可能与社会责任使命相冲突.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理念: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体现社会包容的"场所",是国家为保障公民获取知识自由而设置的专业信息机构。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社会排斥现象违背了图书馆社会包容理念,限制了公众对知识的自由、平等获取。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制订相关的职业规范和服务准则,确立其负有社会包容的责任和使命,培育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意识,在资源与服务配置上向被社会排斥人群倾斜,倡导并重新评估"机会平等",以此促进图书馆社会包容理念的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制度保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和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制度保障进行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活动按性质可分为三类:对政府办图书馆事业的捐赠和支持活动;公益性和半公益性图书馆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图书馆举办.国内现有图书馆法规对社会力量办馆规定较为笼统,没有区分上述不同性质活动.从国外立法经验看,规范对象多为公益性图书馆,很少涉及营利性、非营利性图书馆.据此,本研究对公共图书馆立法提出一些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3.
In spite of the growth of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the resultant questioning by some of the value of public libraries, library usage data indicate there were 497,600,000 more visits to public libraries in 2013 than in 1993. Why do people still visit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digital age? While many factors drive people to visit public libraries, one thing that public libraries offer that cannot be duplicated online is physical space. Over the decades, library space has been the glue holding the library universe together even as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that take inside libraries have evolved. While public libraries do an excellent job of promoting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technology, and a host of valuable services, they must also promote the value of public library space itself. This requires more than trotting out numbers; it requires telling compelling stories of how public library space is used and reminding the public that the kind of spaces public libraries provide are, in fact, a vanishing resource. The post-911 tightening of security in public buildings of all sorts—coupled with the increasing privatization of what were once public spaces—has left public libraries as perhaps the last remaining indoor public spaces where an individual can remain from opening until closing without needing any reason to be there and without having to spend any money.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promote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spaces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National Parks promote the unique spaces they preserve and mak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对公众图书馆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公众图书馆意识现状,在分析公众图书馆意识淡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对公众图书馆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两个不同但有关联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弘扬图书馆精神,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书目推荐行为的角度,论述了公共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关系,认为公共图书馆不仅对社会阅读理应担当,而且还具有开展社会阅读的优越条件,进而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国家图书馆和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有效性测试等方法,对中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并与美国排名前25位的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普及率偏低,服务模式主要为WAP和APP;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 较为丰富,移动服务具有良好的个性和交互性,但存在移动服务体系不完整、移动服务缺乏创新性、知晓度较低、有效性整体不高等问题。中美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各有所长,中国图书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而美国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与移动终端结合得更好,馆藏信息的展示效果较好。图6。表3。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18.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运用文化权利、政策过程理论对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展开政策检视和反思。研究发现,免费开放政策取得重要成效,但亦存在问题:恒定的经费补贴量难以满足免费开放后文化供给量和服务量的增长;经费分担机制未完全落实;按行政层级设计的补贴标准难以关照到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需要;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缺失,政策激励约束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动态的政策调整和优化未能及时跟进,中央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支出责任与财力不匹配以及政策成本高于收益。因此,建议完善分类资助标准,设计多重综合标准;建立完善经费保障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财政保障方式;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表2。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