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采用"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教会学习方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喜欢数学,主动自觉地学习数学,达到学生能够自学数学的目的,最终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欣赏数学美,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抽象"、"枯燥"、"神秘"、"繁复"、"乏味",难以接受,然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美的因素,数学美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感受数学美的意识,唤醒学生欣赏数学美的细胞。  相似文献   

3.
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随着责任信息技术走入课堂,这为我们进行数学实验创造了条件。数学实施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学习过程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此可见,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适用广泛,形式多样,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坚持以"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为原则,使数学课堂"动起来",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善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互动中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角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及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价值"的数学应当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  相似文献   

9.
简单的课要上出"数学味",关键要立在"数学"的角度,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从学习"数学的知识"走向体验"知识的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科本质出发,开发显性知识背后的数学价值,引导学生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思想方法,从而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与生活"零距离"。首先应为其创造条件,其次,加强学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回归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村从事数学教学二十多年,对农村初中学生中数学"学困生"之多、学习之差深有感触。这些"学困生"严重影响班级数学整体成绩的提高。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数学中的困难,消除厌恶数学、害怕数学的情绪,使其真正达到乐学、会学、学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7)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培养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学分析"是数学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联系初等数学与现代数学的纽带,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接触大学数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了解"数学分析"的重要性."数学分析"作为数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数学专业课程开展提供了基础。我们所学习的很多数学规律以及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以"数学分析"作为依据的,是学生接触数学,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引导课程。目前,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分析"课程的过程中都难以理解。教师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教学注意力放置于过程和兴趣引导方面,而不是局限于学习成绩中。本文主要就"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进行具体探究,期望对提升高职学生"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元素注入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子君 《知识窗》2011,(7X):22-22
<正>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繁琐的、无味的。而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数学好玩"和中科院院士田刚的"玩好数学"这八个字则揭示了一个朴实的道理: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如何激发学生"玩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合理安排时间"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一些优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但是其中"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下面笔者以"探究新知"板块为切入点,通过两次教学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与数学     
冯雪莲 《知识窗》2011,(4X):60-61
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素材。这就要求职高数学教师改变教学传统,从"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数学活动空间,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即情境),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职高数学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验教学倡导"做数学"的理念,提倡有意义的活动式教学。加强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可以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从"听数学"到"做数学",从"看演示"到"动手操作",从"机械接受"到"主动探究"。数学实验可以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发现意识,创新意识。数学实验有助于理解概念,有助于发现数学规律,有助于寻找方法,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创新思维。数学实验是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创设情景,诱发兴趣;营造一个宽容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要从生活中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激起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要实施正确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学好数学;要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20.
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选取"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以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素质,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这一过程也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活动中积累一些经验,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