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儿童大都具有强烈的活动欲与问题欲,其外在行为表现足喜欢动和喜欢问。俗话说:“好孩不闲,赖孩不玩”,具有活动欲和问题欲是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一。然而,有些小学老师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儿童的活动欲和问题欲,常常禁止儿童合理的“动”和“问”,以致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有必要研究儿童的活动欲和问题欲的产生原因以及对策。一、具有活动欲和问题欲是小学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
儿童本来是喜欢玩的,古人有云:“童子之情,乐嬉戏。”可是,现在不少儿童竟不乐意玩,不愿意参加诸如参观、游览之类的活动。为什么呢?原因是怕回到学校作文。我们知道,活动的意义远远不只是能够获得写作素材,而是要“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苏霍姆林斯基语)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是很值得研究的。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1.作“广告”。广告有极大的诱惑力。一天,我带学生到射阳宾馆游览。去前,我对学生说:“射阳宾馆有山有水,有树有花,真是个“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去处。单说那树,就多得不得了,奇得不得了。门旁有棵‘痒痒树’,你用手在树干上一  相似文献   

3.
“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作文的儿童”——关注儿童的作文原态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为了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1.童情的缺失——虚假化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动辄就搞“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的不是选取…  相似文献   

4.
日前,东北某地3位小学生因不满家长强制让他们进入一暑期辅导补习班而一起出走。这种剥夺儿童“玩”的权利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确是普遍存在。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我们有许多儿童家长在对待儿童“玩”的问题上存在种种不良倾向。有的是限制型,不准儿童玩。由手“应试教育”经久不衰,许多家长片面强调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忽视孩子综合技能的培养,不懂得儿童玩的重要性,因此不给儿童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5.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本习作设计把“吹气球”这一游戏活动引进作文课堂,让学生在玩中说,在玩中写,减少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喜欢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感受活动趣味,并适时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正确以口头语言表述,再变成文字,使三年级习作能随容具体,生动有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生活阅历和情感。它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源泉。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组织学生去玩,让他们在玩中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未来。同时,他们从玩中能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而那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自然地刻入脑际,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了。结合作文教学实际,我开辟了“玩——想——写”的训练路子,要求学生“无拘无束地玩,认真反复地想、放心大胆地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儿童作文儿童化的问题,事关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探索,愿求教于专家与同行。一、作文要求儿童化所谓作文要求儿童化,就是指依据儿童认知、情感、语言发展的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儿童的作文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我们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要三不”。“三要”是:作文内容要儿童化,让儿童写自己喜欢的内容;作文形式要儿童化,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文体、语言去写作文;作文评价儿童化,用儿童乐意接受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儿童作文。“三不”是:不用成人的文章来要求儿童,…  相似文献   

8.
淡化作文指导,就是要精指导、巧指导学生的习作,要在儿童的“活动与游戏、幻想与想象、探究与体验”的活动中,追求教师指导与学生习作之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于无声处,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一、我会玩、我想写玩是孩子的天性,捉蜻蜓、扑蝴蝶、钓鱼、捉虾……试想哪个孩子不是天生的“大玩家”。淡化作文指导首先就要重视儿童的天性———玩是一种最宝贵的习作资源,让孩子在自由、平等、愉悦中玩出诗意,玩出创意,玩出“绿意”,“玩”出美妙的文章。1.玩出诗意“寓文于玩,玩中生文”,就是要巧用文本中潜在的习作资源,从而生成美妙的…  相似文献   

9.
一、“作文的儿童”——关注儿童的作文原态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为了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  相似文献   

10.
一、、讲究“玩”的艺术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但在作文中如何“玩”?这就要讲究“玩”的艺术。让学生玩得有趣、有序、实在。在“玩”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作文的兴趣。“玩”的方式许许多多,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形式:1亲身...  相似文献   

11.
“儿童作文不就是小学生作文嘛!”在很多教师的眼里,小学生作文与儿童作文被划了一个大大的等号。其实不然。传统的小学生作文,更多地把作文看作一种单纯的知识体系,着眼于小学阶段的学业,于是作文教学变成了章法知识的灌输和立意“追求崇高”的做作。学生则成了好词佳句的生搬硬套和刻意模仿“金牌作文”的工具。如此看来,小学生作文充其量只是成人作文的微型版而已,是一种不正常的写作。  相似文献   

12.
本次展示课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适合儿童!我们看到小朋友们小手如林,积极踊跃,这不仅是泡桐树小学长期教育的成果,也是22位老师课堂关照儿童的体现.课堂上“童言无忌”,甚至可以对老师的课堂说“不”. 尊重儿童,敬畏儿童,在这次活动中集中体现在解决“写什么”的处理上——话题从哪里来,材料从哪里来.无论是设计活动,还是通过视频、绘本和看图作文,都尊重了儿童的“游戏”精神,洞开了儿童习作的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3.
唐绿意 《教育文汇》2012,(10):56-56
加拿大多伦多一些儿童教育专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时下越来越多的加拿大学龄前儿童,将自己的活动局限于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他们不会玩父辈幼时热玩的最普通的捉迷藏游戏,没见过湖水的色泽可能随季节改变,不知道常见的蜻蜒就有数十种之多,更不明白如何在社交场合“察言观色”等。  相似文献   

14.
进行“愉快作文”的尝试兰州科学院小学尹继尧有些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视之为负担。如何变无趣为有趣,化负担为动力,使学生既有材料可写,又想写爱写呢?我通过尝试发现:实行“三个结合”是实现“愉快作文”的有效途径。作文要与小学生喜爱的活动相结合玩,是儿童最...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扮演游戏可以分为象征游戏和社会剧游戏。象征游戏指的是儿童独自玩的时候,把一件事物当作另一件事物的游戏。社会剧游戏指的是儿童与同伴一起玩时,扮演不同角色的游戏。刚出世的婴儿,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舒服就哭,除此再无别的活动。但到了大约12个月,婴儿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为:他拿起不能吃的东西,假  相似文献   

16.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为儿童思难活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和[J常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培养J[童的观察能力的。1.定点定物,集体观察。儿童的意志控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分散、随意性强,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一开始引导儿童观察时,必须为儿童确定具体的观察对象,也就是定点定物,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指导他们集体观察。例如,我们在一次指导三年级观察拔河比赛活动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选取好观察对象,观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有不少老师认为儿童到三年级才开始作文,作文挨不着一年级儿童的边,因而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单纯的识字教学上,与作文脱节。有的虽让一年级儿童进行作文训练,但又出现刚开始兴致高涨,一段时间后兴趣全无的现象。我们发现,一年级儿童对直观形象的图画特别感兴趣,一幅画似乎就是一个故事,就是表达他们内部情感的文字。能否将“图画——说话——写话”三者结合起来,加强低年级儿童作文起步训练呢?为此,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进行了儿童写“图画日记”的尝试,仅半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试验大致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与说话结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画,有意识地“写”。一年级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直  相似文献   

18.
儿童自已的作品,是指导儿童作文的良好教材。因为这些作品容易为儿童理解,讲起来他们感到亲切。成年人有时都觉得写文章开头难,结尾难。孩子们作文更常有这种现象,有时作文了,他们口咬笔头,眼睛望着天花板,好一会还没有动手哩。的确,龙头耍好了,龙才玩得灵活。同学中开头写得好的  相似文献   

19.
一、写作指导前不宜提出习作要求“从动机走向目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创立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策略。有的教师忽略了“动机和目的经常是不相符合的”这一特性。活动前就提出作文要求,活动一开始就千叮咛万嘱咐要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有的甚至要求学生写观察记录。从实际情况看,学生自始至终身在活动,心想作文。他们承担着作文的负担,参与活动放不开,表现出不自然,想乐受限制,展现不出当代儿童活泼聪颖的天性。进行活动作文训练,首先要预设好活动环节,不要同时发布作文要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展示自…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儿童友好导向的游戏活动开展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儿童需求,尊重儿童权利”,游戏的开展应当充分赋予孩子们最大程度的游戏自主权,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将意见与想法纳入游戏实施中。然而,在幼儿园游戏实践中,儿童的主体地位经常被教师的主导完全或部分取代,导致儿童参与性不强,儿童意见被忽视,教师让玩才能玩,教师让玩什么就玩什么,以及教师让怎么玩就怎么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