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论编辑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起创造,我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有蒸汽机、电灯、航天飞机、力学三大规律、相对论、元素周期律等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创造发明成果。这些成果确实代表了一个科技时代的产生。于是,人们便把这些成果作为了“创造”的代名词。《辞海》便将创造一词解释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现在看来,这样理解并不全面。日本学者恩田彰教授在其著作《创造的理论和方法》中,列举了有关创造的83个定义,有代表性的定义为:“创造是人类智慧行为的一种,它通过对储存的信息资料做出选择和判断,产生出有新价值的东西。”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亦有不同的表述,有代表性的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思想或新产品,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过程。”这些定义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实质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一般说来,选择是指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根据需要对所提供的不同对象物,作出一定取舍的行为。本文这里所说的编辑的选择,是指编辑对众多的尚未转化为图书形式的各种理论观念、文学艺术、科技知识及其它各类精神产品进行鉴定、评价以及决定是否出版等一系列活动的一种特殊选择。图书出版是一种社会劳动。一方面,由于社会著译力量与图书出版能力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希望得到出版的著作手稿的数量总是超出实际出版的图书种数。另一方面,现代科学飞速发展,信息猛增,使得读者有限的阅读时间与巨大的信息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这一切都要求编辑对众多的书稿作出一定的选择。但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关于编辑劳动的创造性问题,仍是当前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讨论的不断展开,编辑劳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在具体的认识上,大多数仍停留在这样一个层次上,即认为编辑劳动的创造意义主要表现为创造的参与性和创造的二度性,是一种间接创造,或曰再创造,而对编辑创造的主体性、直接性,尚持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态度。我以为,对编辑劳动创造性的探讨,不应局限在狭隘的编辑工艺流程的圈子里,而应在人类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上来考察编辑活动的本质意义和它的社会价值、社会作用。唯此,认识才可能深入。人类文化建构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编辑创造和作者创造同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而又密切相联的两个环节。任何文化 相似文献
18.
19.
独自在说话──说说一个编辑的责任感韩小蕙经常会有年轻的同行来找我,请我帮他们去向名家约稿。逢到这种情况,一向乐意助人的我,却每每断然拒绝。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里面有着一份责任──比如,你知道别家报刊的口味、需求吗?你知道人家是怎么审稿、用稿的?你知道...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