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类的生育如同其他动物的生育一样,一个基本的目的是保持种群的繁衍,因此,是生命的一种必然和本质现象。今天,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观点也影响到人们对女性生育的评价,并且让女性对生育有了畏难。例如,一些观点认为,生育可能让女性减寿,而且,每一次生育都可能让女性变傻。这些说法有科学根据吗?女性生儿子减寿,证据不足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有不同的风俗和文化,但在生育文化上,女性婚后能生育男孩  相似文献   

2.
母爱的秘密     
徐风 《百科知识》2013,(7):29-30
很多人认为,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当自己的孩子受到威胁时,几乎每一位母亲都会舍身护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母亲做出这样的举动呢?仅仅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吗?科学家发现,母爱的化学物质是女人头脑中分泌的一种激素——催产素。母爱的源泉:催产素催产素和女性的母爱程度应该是有关联的。很多人发现,女性怀孕前,不管多喜欢小孩子,都无法和自己怀孕生子后的母爱程度相比。  相似文献   

3.
"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性就业与生育平衡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两孩"政策出台后,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普遍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就业与生育难以兼顾平衡,这源于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阻碍了生育女性的平等就业机会;生育待遇保障仍有不足,增加了女性的生育压力;托幼服务欠缺,加剧了女性照料家庭的负担.为了平衡女性就业与生育,分担女性的生育负担,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措施鼓励男性分担养育责任,或者对哺乳期女职工采取人性化措施,值得参考借鉴.为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真正落实,需完善各项配套措施:降低企业雇佣女性成本;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和产假制度;推行男女共享的带薪"育儿假";加大就业性别歧视的监察和处理力度;大力推进多元托幼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育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应该平等地享有生育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有矛盾的地方。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女性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实现自己的生育权利,而男性的生育权则需要借助于女性才能实现。所以,当双方就生育与否的问题发生争议时,女性往往拥有主动权,相反男性的生育权则难以实现,面对这些问题与矛盾,不免又对法律的相关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武晶晶 《科教文汇》2010,(11):198-199
生育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应该平等地享有生育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有矛盾的地方。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女性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实现自己的生育权利,而男性的生育权则需要借助于女性才能实现。所以,当双方就生育与否的问题发生争议时,女性往往拥有主动权,相反男性的生育权则难以实现,面对这些问题与矛盾,不免又对法律的相关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生育权是公民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随着人类辅助性生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大龄未婚女性群体规模的迅速增大,大龄未婚女性通过辅助性生育技术保障生育权的社会需求随之出现。文章围绕独身女性辅助性无伴侣生育遭遇的现行生育政策排斥、伦理正当性诘问、孩子权利损及等三大核心障碍,反思、探索破解之径,并提出从政策上承认大龄未婚女性生育权、改善辅助性生育技术扩散的社会条件、全方位保障人工非婚生孩子合法权益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7.
础德 《百科知识》2021,(28):24-25
我们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动物都没有更年期.在灵长类动物中,与人类生物关系最亲近的动物是黑猩猩,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5%.雌性黑猩猩没有更年期,它们一直到死亡之前都可以生育,只不过生育力会衰退而已.这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普遍的生育模式,即生育年龄与寿命是一致的.而人类女性到了50岁左右就开始进入更年期,这就意味着将永远失去生育能力.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是70多岁,也就是说,女性最后三分之一的人生不能生育.那么,人类更年期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8.
张乾 《百科知识》2011,(7):39-39
如今,30岁结婚,35岁生育的女性不在少数,而大龄未婚女性则被时尚地称为"剩女"。研究发现,现代大龄未婚女性患妇科疾病的可能性比已婚、生育过的女性要高。  相似文献   

9.
<正>危险!上升的生育年龄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似乎是现代年轻人最为烦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几件事情。长辈的抱孙心切、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压力交错,使得许多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生育问题。据统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第一次生育时的年龄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中国女性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龄为26.31岁,而2010年平均生育年龄达到了29.13岁,总共推迟了2.82岁。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自建立到今天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从整体看,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社会统筹的生育保险,改变用人单位负担的传统单位模式,以减轻用人单位负担,降低女性就业门槛,促进女性就业.通过对生育保险制度演变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分析,发现政府所承担的设计和规范责任、财政责任、监管责任和实施责任还不充分,有待提高完善.  相似文献   

11.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09,(7):9-10
噩梦有助人类生存;女性耐饥能力弱于男性;嫉妒感源自哪里?;催产素的神奇作用;新招诱使癌细胞自杀.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生不生二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符合生育条件的女性因此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女性会因为怀孕而失去升职的机会,有的甚至因此离开了原本的工作岗位。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全面二孩政策"给女性就业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以求为保障女性在生育二胎时的就业权益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近年来高龄女性生育人群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其生理机能减退以及生育任务本身对于高龄女性身心健康的负累程度较高,因而做好高龄女性生殖保健服务,对于降低生殖性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高龄女性生殖健康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健康信念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偏低,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发明》2003,26(8):34-34
英德科学家最近论证指出,女性每生育一次,寿命就会缩短一截——这是迄今为止医学界在研究生育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提出的最有力的论断。这项研究是由德国马普人口统计研究会的加布理埃勒·多布拉梅尔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吉姆·欧潘共同完成的。他们根据人口进化论指出,人的精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繁衍后代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多生一个孩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4)
从"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国家的政策取向影响着作为目前生育主体的新生代女性的生育选择。采用调查问卷、查阅文献及个别访谈,探索"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河北省新生代女性的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为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国家提出"单独二胎"政策,但是城市青年作为生育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与执行者,他们生育意愿的变化使得二胎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冷。所以在当下的政策背景下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城市青年的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性别、意愿生育时间、以及对生育政策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意愿生育数量以及意愿生育性别上偏好儿女双全,意愿生育时间逐步后延,而人们对当下的生育政策的调整有着一定的看法。通过对城市青年生育意愿的分析,这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基于我国后人口转变期老龄化、少子化的现实,三孩政策及配套设施的实施受到高度重视,进一步挖掘三孩话题语义、掌握民意对政府决策和舆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传播社会学视角构建政策话题多属性语义分析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改进的语义分析、LDA主题模型等方法,从话题、结构和内容多属性挖掘三孩话题语义。[结果/结论]属性之间存在共通性、渐进性,政府和公众主导话题,依据社区分布解构话题为社会、国家、女性、青年四个方面,综合内容分析结果来看,消极和中性情绪在女性和青年角度尤为明显:女性尚存在生育风险、工作与家庭失衡、职场歧视等问题;青年一代面临赡养老人、就业内卷和娱乐至死的压力常态化现状。建议从社会舆论治理、国家政策支持、女性待遇提升、青年解压等方面激发三胎生育潜力。  相似文献   

18.
《华夏星火》2005,(1):56-56
一般来说,若阴道分泌物导致发痒或出现异味.就意味阴道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炎。若患性生活活跃,阴道炎可能就是性病的一种症状。虽然阴道炎在女性中颇为常见.但延误医治或失治、误治的话,就有可以严重影响生育或不已怀着的胎儿.还会恶化和引发其他泌尿生殖器官的感染.如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因此,我们说阴道炎是女性生殖疾病的根源:是万恶之源。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2008,(7):54-55
英国生育学专家正在研发一种新药,以推迟女性绝经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脂肪是女性发育成熟的重要条件,是月经和生育的物质基础。据最新资料透露,美国研究人员经过长达15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