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晓丹 《文教资料》2011,(10):68-70
葡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中海东岸和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酿酒的地区。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西域,自西汉以后开始广泛东传.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业的发展。唐代以后,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输入,是古代中国人善于吸收外来技术的例子之一。葡萄文化是中西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作为从西域植入的植物之一,葡萄是较早而且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葡萄文化的渗入,对中国酒文化、美术、诗赋等都有影响,本文分析了葡萄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葡萄人     
有一个人长得像一串葡萄,紫色的,浑身胖胖的,眼睛小小的。他生活在一个很小的村庄里,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不过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很讨厌他,说他是葡萄怪兽。他很伤心,他决定找到自己的故乡——葡萄国。 葡萄人就这样踏上了旅程。 他来到了一家农户的院子里,看见一只狐狸在那偷吃葡萄,它的肚子大得像个鼓。它还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更多的葡萄就好了。”它一抬头看见了葡萄人,把它吓了一跳。它对葡萄人说:“啊哈,原来这里还有一大串葡萄呢?可是你怎么这么大呢?” 葡萄人说:“我虽然是葡萄人,可我却不是葡萄。” 狐狸说:“那你还是葡萄。…  相似文献   

3.
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新疆,传入内地是在西汉。唐代以前,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发展缓慢,直到唐代,才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葡萄作为一种外来作物,是早期中西交流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直以来,普遍认为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葡萄的。实际上,葡萄的引入存在多方面的争议。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等文献的考察推证、借鉴,并利用前人经验等相关材料,证明葡萄的引入并非张骞第一人所为。  相似文献   

5.
有则寓言,说的是一只狐狸想吃熟透了的甜葡萄,但它用尽了力,跳了三跳,都未够着。无奈何,蹲在架下,望着甜葡萄,流着口水说:“葡萄是酸的”。熟透了的葡萄本是甜的。可狐狸的逻辑是:够着了——便是甜的;够不着——就是酸的。葡萄够不着,只能以“葡萄是酸的”进行自我安慰。由此,有人得到启示,在对孩子们进行思维训练时,把问题提得难易适度,喻为摘苹果:跳一跳——够得着——苹果是甜的。  相似文献   

6.
葡萄熟了     
葡萄熟了摇葡萄熟了葡萄的笑声挂在季节的嘴边但没有姐姐的牙齿只是那甜甜的风儿把姐姐的泪水搬到我的眼角姐姐走在岁月长长的蔓藤上把自己当成葡萄把自己当成我的学费她把青春从乡村背到城市就是想把我的梦从大地放飞天空直到命运的车轮把我亲爱的姐姐碾成一串血的葡萄直到我把姐姐装入求学的背包直到葡萄熟了摇葡萄熟了姐姐仍然是我的生命树上一颗甜蜜的青葡萄图/真希家随感]有人说,诗歌难写,有人说,诗歌易写。其实,写诗的难与易都是相对而言的。写诗,最重要的是有感而发,有话要说。诗是发自心中的声音,是真挚感情发。本诗之所以写得好,源…  相似文献   

7.
[案例描述]这是全市新课程开放日的研讨活动,我上的是《酸的和甜的》一课。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样的: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狐狸明明非常想吃葡萄,可他为什么要说这葡萄是酸的呢?”我的这一问题,犹如丢在河里的一颗石子,荡起一阵思考的涟漪,引起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狐狸自己吃不到葡萄,也不想让人家吃到葡萄,所以他就故意说葡萄是酸的。”快嘴的嘉嘉,说起话来就像放机关枪。“是呀,狐狸很坏的。他怎么也摘不到葡萄,觉得自己吃…  相似文献   

8.
萌芽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的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也不抬。“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是种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病害是制约通化山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山葡萄品质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通化地区山葡萄病害发病特点、常见病害病状、综合防治及存在问题,为山葡萄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起源的葡萄沿丝绸之路向西传到欧洲、向东传至中国的历史表明,葡萄成为亚欧大陆通用食品、饮品、药品及艺术创作原型是亚欧文明相互传播、学习、互鉴与创新的结果。通过葡萄东传中国可以发现,葡萄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为:产出适应中国不同区域的葡萄品种;以中国酿酒之法酿制葡萄酒;葡萄果实、籽、叶、根入药治疗不同疾病;葡萄成为中国各种艺术创作的原型。葡萄沿丝路东传给现代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亚欧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启示是:尊重和崇尚自然是因“果”相连的前提;因地制宜是因“果”相连的基础;与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交融、创新体现出因“果”相连的特色;在相互欣赏与互鉴中促进亚欧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因“果”相连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庭院葡萄不仅可以美化绿化环境,又可提供鲜食可口的果品.利用庭院小气候条件良好、管理方便等优点,发展城镇、农村庭院葡萄是值得提倡的.根据对葡萄栽培的经验和调查,现把庭院葡萄管理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世恩 《师道》2022,(11):51-52
<正>一母亲一辈子节俭。买了葡萄,舍不得吃。那时没有冰箱,好好的葡萄放上几天,就烂了。先是一颗,她舍不得丢,洗了,吃了。然后又烂了几颗,她洗洗,挖去烂的地方,又吃了。一串好好的葡萄,她却连一颗好葡萄都没吃到。我们笑话她:“干吗不先吃好的?先吃好的葡萄,就永远吃的是好葡萄了。”她知道是这个道理,却嘴倔:“我不吃坏的,你们能吃上好的?”的确,好的葡萄,都被我们吃了。  相似文献   

13.
萌芽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士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架葡萄。从葡萄长出来的那一天起,我就一天天监视着它们。等它们由青到紫,变换颜色。遗憾的是,我几乎从没有收获过一整串的葡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尝葡萄成熟后的那一种甜。  相似文献   

15.
萌芽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的。”  相似文献   

16.
灰喜鹊     
灰喜鹊是葡萄园里的顽皮鬼,不受欢迎,毛病屡教不改。它们爱吃葡萄,但从不讲究方法:每一个葡萄串穗用长嘴吮几下也就算了,结果整串的葡萄就要烂掉。种葡萄的人说起灰喜鹊,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提起“人头马”葡萄酒干邑,人们不禁想起它的故乡——法国。法国是个盛产葡萄酒的国度,在那里,有些农民世代以种植葡萄为生,过着温馨恬静的田园生活。法国的波尔多是一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每当葡萄成熟的时候,空气中飘溢着醉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那儿的人们生活也因为葡萄的  相似文献   

18.
画葡萄琐议     
近些年来,关于画葡萄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多局限于一般技法的简单罗列,而对于其本质规律深层揭示的文章很少。本文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力图通过技术技巧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可资借鉴的艺术规律,以达到与方家切磋之目的。把握造型规律:葡萄造型灵活掌握,有大有小,有长有圆,画葡萄一般最好与实物同大。目前有日产葡萄与乒乓球同大。总之,宜大不宜小,方显大气。特别是背面的果实,也要体现明暗色彩变化。有很多画家画的花每一朵都朝向自己,那就有失自然。葡萄虽然是写意但要画精美,有的地方粒粒可数,有的地方要层层叠叠、水气淋漓,方显主次。为此应多练习勾线葡萄的画法,按照葡萄的结构,用淡墨两笔勾出葡萄轮廓。整串葡萄要大小错落,用笔松动,然后用小枝串起,等墨色干后,着淡绿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以前,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葡萄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以前,葡萄文化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畿向四周及由中原内地向西域、东亚传播、扩展。先秦时期,"蒲陶"一词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文化已由西域传入中原内地,并在内地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开始由中原返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文化领域扩展,由内地向西域的传播内容增多。  相似文献   

20.
两宋以前栽培葡萄及其酿造产地的扩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两宋以前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城地区向四周扩展。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在西域扩展,并向关内初步推进;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主要在内地都城拓展;隋唐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较快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广泛(尤其在江南)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