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1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学习时对有些问题不能深入地理解,答题感到无从下手郾现归纳如下,以飨读者郾1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运用了什么原理?答:利用某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时不生成气体),这使容器中的压强减小,水进入容器中郾测定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郾2郾燃烧匙内的红磷是否要过量?答:红磷的用量一般比理论量多13,如果用量不足,燃烧中途停止,氧气不能全部反应而剩余,最后测得的体积就不准郾3郾能否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答:不能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郾木炭、…  相似文献   

2.
新编六年制重点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47页(实验2-7)中硝酸钾受热分解实验,按课本操作步骤不易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更不能燃烧。若把带火星的木炭放到盛有加热熔融的硝酸钾试管里,虽见木炭燃烧,但这不是氧气和木炭的反应,而是硝酸钾和木炭的反应,因此我们把硝酸钾改为硝酸钠不违背教材内容——活泼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3.
许多书籍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这样一段叙述: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将燃烧着的木炭慢慢伸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否则,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集气瓶下方,将氧气排出,使木炭与氧气隔绝,燃烧很快停止。对此,笔者提出异议,试与同仁共同商榷。关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笔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做了多次。一种方法是将燃烧着的木炭慢慢伸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另一种方法是将燃烧着的木炭快速伸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结果实验现象完全相同:木炭都在氧气中正常燃烧。那么,为什么将燃烧着的木炭快速伸…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原理 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代替空气或氧气气源,用吸附了氨的木炭代替氨气气源。 将高锰酸钾和木炭共装在一试管中,在受热的条件下,混和气体通过催化剂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相似文献   

5.
师: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呢?你认为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一样吗? 生:不一样。(多数学生点头表示赞同)肯定不一样。因为氧气能供给人、动物和植物呼吸,人把氧气吸进去用完了。 师:如果我认为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怎样证明谁的看法正确呢?有同学说人把氧气吸进去用掉了,你们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生:火柴擦燃了用口吹它会熄灭,这就可以说明人把氧气用掉了。  相似文献   

6.
8岁的帕科气呼呼地对父亲说:"华金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恨他,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父亲拿来一袋木炭,说:"儿子,你把挂在绳子上的那件白衬衫当做华金,把这袋里的木炭当做你想象中的倒霉事。你用木炭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块,就象征着华金遇到一件倒霉的事。我们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帕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他拿起木炭就往衬衫上砸去。可是衬衫挂在比较远的绳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没有几块扔到衬衫上。  相似文献   

7.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相似文献   

8.
九五年秋季学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所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它不仅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富有启发性,学生感到亲切喜欢;而且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本文作者在对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了有若干问题值得商榷.(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P.11)内容:把木炭加热到发红,然后连木炭带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木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如果一开始就把燃烧匙很快地插至集气瓶的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热的二氧化碳会把中部和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应紧紧抓住碳元素的化合价(0、+2、+4)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可形象地总结为“碳三角”,如右图所示.“碳三角”在解题过程中有广泛应用. 1.判断单质碳燃烧所需氧气的质量 例1 在密闭容器中,有6g木炭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使之完全转化为一种产物,该反应所需氧气. 解析 木炭与氧气反应:①若氧气充足,产物为 CO2,需氧气的质量为x;②若氧气不足,产物为CO,需氧气的质量为y;依据 2.判断单质碳的燃烧产物或产物的质量 例2 一密闭容器中盛有9g木炭和16g氧气,在高温下使其充…  相似文献   

10.
氧生源     
有一天上自然"氧气"一课,我看到教师把双氧水倒入装有胡萝卜(切碎)的烧瓶时,只见烧瓶内立刻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当老师把带有火星的木棒放入烧瓶时,那快要熄灭的火星一下子又重新燃烧起来,这种现象太奇妙了.这时,我想,既然双氧水和胡萝卜能产生氧气,那么别的物体与双氧水放在一起会不会电能产生氧气呢?当我把想法告诉给老师后,他便热情鼓励我试一试.  相似文献   

11.
前两天的化学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把带火星的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一下就燃起来并发出耀眼的白光,那白光像焰火似的在集气瓶中闪耀,漂亮极了。真没想到,一块黑黑的小木炭在生命即将结束时竟能发出如此的光!经老师解释后,我才明白,带有火星的木炭在纯氧气的作用下,可以燃烧得比在空气中更旺盛。其实人和木炭不是一样的吗?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就如一小块木炭在炭堆中一样,有的木炭可以发光,有的则因为环境的原因而不能。有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在人群中“发光”,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如今,科技正…  相似文献   

12.
话说臭氧     
我们已经知道,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是你知道还有一种氧的单质是臭的吗?这种氧的单质因具臭味而得名臭氧。  相似文献   

1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知识容量大、内涵深刻。现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归纳如下,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这个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答:该实验是利用某物质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从而使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当集气瓶内外气压相等时,集气瓶内增多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此体积占实验前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的百分数即为空气中氧气体积的百分数。2.燃烧匙内的物质为什么要用红磷?能否用其他可燃物如木炭、硫粉、铝箔、铁…  相似文献   

14.
安徽铜陵市二中沈希杰同志来信,我读了化学教学1983年第1期刊登的“木炭具有吸附作用实验的改进”一文后,产生如下疑问:吸附了二氧化氮气体的木炭浸在品红溶液中,溶液逐渐褪色。这个实验的现象能否充分证明木炭具有吸附溶液中溶质的性质呢? 不妨作一简要分析:木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吸附,二氧化氮被木炭吸附后不发生质变。当木炭与品红溶液接触时,一方面是由于木炭的吸附作用使溶液褪色;另一方面二氧化氮作为一种氧化剂能够氧化品红,同样可使溶液褪色。  相似文献   

15.
木炭的妙用     
木炭是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的一种黑色、轻质的固体。由于木炭中有很多细管道 ,并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因此有很大的吸附能力 ,如果把木炭放入蒸锅中蒸一段时间在放入微波炉中低温烘干 ,这样的木炭吸附能力会大大增强。我们利用木炭的吸附功能 ,能帮我们做许多生活中的事情。自来水是用氯气消毒杀菌后的生活用水。消毒杀菌的同时会产生一种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是次氯酸 (HClO)与细菌作用的产物氯胺 (NH2 Cl)。如果我们在烧开水时在水中放入几节清洗干净的木炭通过蒸煮怪味就消失了。同理、在北方有些居住农…  相似文献   

16.
1吸附褪色   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褪色:将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投入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或滴有红墨水略显红色的水中,振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或溶液的红色变浅或消失了.这是因为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能把大量的气体或染料等微粒吸附在它的表面而使物质褪色,这属于物理变化.   ……  相似文献   

17.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水里的体积数。”它是我们定量比较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依据。但笔者认为:中学化学课本中,对个别气体的溶解性的描述是值得商榷的。 一、甲烷比氧气和氢气还难溶于水吗?  相似文献   

18.
肥皂的诞生     
50 0 0多年前 ,埃及国王胡夫准备宴请宾客 ,厨师不慎将一盆食油打翻在灭了火的木炭上 ,他担心引起火灾 ,就把木炭捧到外面。说也奇怪 ,当他洗手的时候 ,意外地发现手洗得很光滑。他把这事告诉了同伴 ,后来他们就在木炭上浇点油 ,用它来洗手。国王知道了 ,也叫人这样做。这就是最早的肥皂了。到了公元 70年 ,罗马学者普林尼首次用羊油和草木灰制成块状肥皂。这种制皂方法先后传到希腊、英国等地。俄国的皇帝彼得一世也学到了这门技术 ,不过他只许皇宫里的人和贵族这样洗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在布里斯吐建成一座肥皂厂 ,用煮化的羊脂…  相似文献   

19.
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褪色:将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投入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或滴有红墨水略显红色的水中,振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或溶液的红色变浅或消失了。这是因为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能把大量的气体或染料等微粒吸附在它的表面而使物质褪色,这属于物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木炭“跳舞”将一块木炭放在酒精灯上烧到发红,投入盛有熔化状态的硝酸钾的试管中,可观察到木炭在试管内欢乐地“跳舞”,发出明亮的白光。原理:硝酸钾受热产生氧气,灼热的木炭与氧气接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流将木炭托起,由于重力作用,它又会掉下,与熔化的硝酸钾接触;又反应,再一次跳跃。如此反复,我们可以看到木炭在“跳舞”。戏法人人变会$邳州六中@陈志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