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复杂化,大学生的生命观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而审美教育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人格完善、情感教育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拟就此作初步的探讨。蔡元培先生首倡“以美育代宗教”,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在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导致生命中生存与生存的异化,人对存在的思考,产生生命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必死”与各种“坎坷”和疾病给人身心造成的痛苦,带有不可避免的根本性,而要超越“苦海”,唯有进行审美,审美机制是人类进行自我拯救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反宿命论既是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生命观教育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在生命的视野下,审美教育不只是认识美、欣赏关、创造美的教育,其价值追求也不只是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应该是人的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构建审美教育要以生命的自然属性为根本,以社会属性为核心,以多方参与、共同关注为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虽说爱美是人类的天忭,但要培养荚的情操与鉴赏的兴趣及观察力,使人生充满乐趣,人格健全,确实有赖于美感教育的推行。鉴于此,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存民国元年便极力倡导美育,认为美育应列为教育的宗旨,并在我国首次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也非常重视语文审美教育,他说: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教育的危机是立人的终极目标丧失,因为语教育存在诸多审美缺陷,语审美性具有本体意义,着眼于立人,必须以审美性导引工具性, 以审美价值导引工具价值。语教育的审美径指向有三:一是建立语感,进入语的审美天地;二是求真求美,引导学生欣赏,创造美;三是陶冶情性,在语审美中完善人性。主张兼收并蓄,以审美实现语教育的复归与扬弃。  相似文献   

8.
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的(即智慧与欢乐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性。智慧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引导学生超越有限现实,学会从生命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领悟人生,欢乐的人生态度就是让学生在功利追求与人生意义和乐趣之间保持平衡。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片面开发、培育使人性遭到割裂和失衡,审美教育可以恢复心灵的丰富、完整和和谐状态,并在审美移情中培养人性中珍爱生命的素质和情怀。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过分注重教师的技能化培训,而忽视了教师生命的完善与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完整性并使之走向完美境界,就必须完善教师的生命价值,使其在帮助学生完整地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创造着属于教师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回顾西方审美主义由古希腊到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再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审美质态,可以见出审美文化永恒地自我颠覆的特征。生命的自律性演绎是审美文化形式变迁的根源;对生命形态的追诉,是审美文化自我颠覆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生命形态对于审美文化的本体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审美教育应突破传统的法式和范围,培养诗性情怀,开启审美智慧,提升、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2.
从尼采关于生命存在特性的论述出发,以生命存在的悲剧性、游戏性、超越性为依据,结合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阐明了审美教育作为生命存在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在毁灭中获得喜悦"的教育;在审美教育的内容选择以及评价标准方面,必须是以个体生命是否得到激扬为核心;而在审美教育的路径选择上,则必须是在张扬个体生命存在的偶然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的基础上追求类存在的普遍性、同一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审美教育应突破传统的法式和范围,培养诗性情怀,开启审美智能,提升,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4.
审美视野中的生命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德育是以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为宗旨的。而美与生命共在,审美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存在形式。由功利化德育走向审美化德育是生命德育的追求,审美化的生命德育是生命诗意栖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语文审美教育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永恒的课题。教育,就其最为本源的意义上讲,它是使个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有个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逐渐习得并掌握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知识、技能与能力,而且还要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蔡元培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理论的提出,赋予了教育以关注生命、呵护生命的本质,也赋予了大学语文教学新的课程使命。从课程性质上看,大学语文以"文"为主的选本取向决定了课程教学要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为主,并在审美中体会生命意识的张扬。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要侧重通过经典作品的分析和赏析,让学生成为审美对象,从而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发现生命之"真",感受生命之"善",使大学语文成为学生确立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的向导,并使教学对象的生命之"美"在知、情、意的融合中澄明。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出发,讨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与生命教育内涵之间的关系,探究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生命教育的实质性意义,以引发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加以深思,进而推动生命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一款第4条指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等院校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我们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审美教育工作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对审美教育的观念进行更为完善的思考,以及对审美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更为完整的确定就显得尤其重要。条款中特别强调应“建立较为合理的艺术教育体系”。观念是先导,内容是核心,只有具备新型而完整的审美教育观念,具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建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存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与完善的过程。终身教育具备的人学价值及终身学习的意义,表明了人的生命完善可以不断地通过接受教育、终身学习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终身学习与生命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是一个无止境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终身学习是一种进步的学习思潮,在这一理念下,学习贯穿于生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终身学习有助于充实和完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终身学习是通向生命完善的桥梁,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