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     
上海市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市作为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2010年世界博览会正在上海举办。下面我们来逛一逛上海市……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一个国家时,人们往往注视对大城市的研究,因为大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而对小城市的研究则重视不够。事实上,认真研究一下小城市,我们会发现它们具有大城市所不能取代的许多特点。特别是美国,众多的小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如何加快城市建设 ,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 ,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 ,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些观点强调西部大开发重点要以大城市为依托 ,继续开发现有那些大城市 ,增强那些大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使之成为更加强大的西部经济增长极。对此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清醒地看到 ,这些大城市 ,尤其是西安、成都、重庆等大城市所患“大城市病”——“…  相似文献   

4.
上海是我国工业发展历史最悠久,工业门类最齐全的老工业城市。从1842年上海开埠以来到现在,历经160多年的上海工业,其布局形态与空间结构在不断演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土地市场化改革、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和级差地租作用等影响下,上海市工业空间结构呈现出内环线以内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外环线以外远郊地区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等的空间演变格局。上海城市工业布局演变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科技水平处于低位的国家的科技发展史,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占居主流的历史.中国和日本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这一历程。因此.研究中日两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两国科技引进与吸收进行比较研究上面来。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如何引进、吸收、消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对中日两国科技发展特别是科技引进进行比较研究,开始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能不承认科学技术不单单是经济范畴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6.
东方奇葩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坐拥长江人海口的上海,以得天独厚的长三角优势,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子来此闯荡,而颇具底蕴的江南文化更是晕染着生长于斯的人们。上海有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9所大学进入211工程,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是985工程高校。上海宽松的文化氛围自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科学子们。然而,对理工科学子们而言,上海发达的高科技产业同样具有不可抵挡的魅力。且不说上海各处密麻的科技公司,单就叫得上名号的高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7.
集团化是现阶段上海职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作为一个多种经济体 制、多种产业并存的大城市,上海的多元化格局决定了其职教集团类型的多样性.除继续建立行业性职教集团外,组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教集团也成为上海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的上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历史赋予上海成为全国的“三中心”、“一龙头”、创建国际一流城市的重任。一流的城市固然应当有一流的经济产业、一流的城市建设,更应当有一流的人口素质、一流的文化教育。在去年五月的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市府领导在谈到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非直升型发展而是在西方文明刺激下突然崛起的大城市,上海有别于其他传统城市之处甚多,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是因全方位开放而造就的人口的无根性。从19世纪40—50年代起,各地人口因社会动乱或自然经济解体而不断涌入上海,导致上海人口急剧增加,及至1937年抗战前已成为拥有385万人的中国首位大城市。 人口城市化是20—30年代上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降低经济圈内城市间的交易成本,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如何蝗升大城市经济圈内核心城市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是大城市经济圈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我国以香港、上海、北京为代表的三大城市经济具有不同的特点、优势,也存在各自的发展障碍,三大城市经济圈应该尽量扬长避短,不断降低圈内城市间的交易成本,提升整个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1.
《南方周末》近日发表署名薛涌的文章说,北京、上海等中国领先城市未来几十年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随着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必须提高产业层次。第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中国的沿海城市将成为中国内陆工业化社会和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社会的连接点。这样的城市,不可能是传统工业的中心,而应该成为金融、信息、教育、文化、医疗、高科技和国际交流的中心。然而,中国的大城市还没有这样前瞻性的战略。如今,美国的一些地域经济学家,已经从研究企业的地理分布,转向研究“创造阶层”的地理分布。过去他们分析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与纽约文化形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与纽约分别为中、美首位性大城市,尽管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不同,但两市都具有共性的发展轨迹。通过比较发现,上海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以及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均不及纽约。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较低、文化地位被矮化以及管理体制陈旧、“守好阵地”的保守观念等。  相似文献   

13.
京、津、沪三市由于在行政、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相似,(属大城市、小郊区),三市校办工业公司为促进勤工俭学事业进一步发展,于1987年组织了三市勤工俭学协作会,每年活动一次。第五届年会近日在上海召开。 在这届年会上北京市代表汇报了由于“北京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促进了勤工俭学事业的发展,使勤工俭  相似文献   

14.
科技·教育·人才与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产力离不开教育的振兴、人才的培养 ,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 ,研究生产力发展问题 ,必须首先弄清科技、教育、人才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它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依靠科技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建设现代化强国 ,也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决心和信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事实的具体反映。科学技术作为智能对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提起租界 ,往往把侵略、野蛮、反动、黑暗冠于其中 ,租界 ,意味着对中国主权的轻蔑、践踏与严重侵害 ,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汉口、青岛等一些大城市租借里 ,列强肆意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侵略 ,“租界是罪恶之薮 ,侵略之源 ,是人间地狱” ,这一愤慨真实地揭示了租界的历史本相。然而 ,租界作为殖民者侵略的基地 ,在客观上具有扩散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功用。租界内的市政文明、现代化的市政管理在当时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不妨领略一番。一、租界的形成1845年 ,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签订了《…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大城市目前处于交通拥堵社会问题普遍存在和突发的阶段。如何处理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成为大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评价因素。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在处理交通拥堵社会问题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城市的具体情况,能够提出我国大城市处理交通拥堵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过去单纯根据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统一分配的模式转变为在一定范围内由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直接见面,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改革举措,把大学毕业生直接推向人才市场,不仅使每个毕业生获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择业主体意识。然而,在大学生择业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择业中的功利性倾向也相当明显。 择业功利特征的表现 第一,向往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比起内陆、边远地区和中小城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等方面的发展快得多,社会文明程度高,工作、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重庆市正式成为中央直辖市后,新四川面临着历史的转变和挑战。在新形势下,重新调整全省经济和城市格局势在必然。当前,省政府拟把乐山建成拥有50~80万人口的大城市,远期建成拥有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对乐山市的振兴和腾飞将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要发展,必须优先发展城市,只有充分利用城市这个经济发展的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进外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出城市经济的吸纳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一 长期以来,为什么大城市人口几经控制,总是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经济学者和人口学者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但是,笔者认为,中等城市不能够合理发展,是导致大城市人口难以控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它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在“控制大城市规模”与“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大城市人  相似文献   

20.
《STS》教学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S》教学实践初探江苏省常洲市第二中学(213003)朱征在科技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与科学技术,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教学课程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