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部性产生了产业集聚的主要向心力,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集群为城市化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给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社会需求,为产业集群带来不断的要素与产业转移。可以说,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集聚,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将产业集群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空间上围绕城市或城区而展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更多地以近域推进的方式加快城市的发育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城市连绵区不断形成,少数特大城市会向国际性大城市演进,但我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与城市社会结构的差异也将日益扩大。为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必须与时俱进。中等城市将是江苏省21世纪上半叶城镇数量增长甚为突出的一种类型,发展中等城市是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的重点之一。因此,在当前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新时期,有必要通过追踪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和城市化演进的基本轨迹,来审视和解决中等城市的发展问题;同时,还必须结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围绕体制创新,来研究中等城市的专业型、特色型、开放型和区域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库车经济圈的建构:寻求南疆经济发展的引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亚及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升了新疆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国务院[2007]32号文件的贯彻实施,为南疆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大库车经济圈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优越的区位优势,必然会成为环塔里木经济区域内最有影响力,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也必将成为带动南疆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引擎.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部开发中,城市已成为开发和建设的重点,城市化是西部开发的主要切入点。西部城市化发展主要存在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数目较少,密度较低;城市规模较小,职能单一;城市体系不够完整,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强以及城市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西部地区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的后期,即将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西部的城市化发展应采取合理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走多元化、集群化、可持续性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设黄山特色国际旅游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市的区位条件适合建立一个较大城市,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也需要加快城市化建设。黄山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特对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构建有特色的黄山国际旅游城市作了一些积极的思考,以促进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大都市圈的构建及其人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都市圈是现代城市发展空间组织的一种基本模式。在中国,上海大都市圈的构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将强有力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区域整合。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大都市圈人口的现状特征是:人口规模偏小;已基本进入零增长和负增长阶段;性别比下降,老龄化加速;人口化素质全面提高;外来迁移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市化显加快等等。  相似文献   

8.
西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城市化水平较低,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总体目标和任务:以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5%.到2015年力争达到45%左右为宜。发展思路:以现有中小城市扩张为主,建设新城市为辅;积极发展特大型城市,合理引导大中型城市规模扩张;有序发展小城镇,优先加快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地州的城市化,促进城市化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相协调。具体措施:加大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安排力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处理好进城农民在农村的土地使用权处置和离土补偿问题,为农民转化为市民建立低限度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提高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和效益,积极推进行政区划改革,促进特大型城市快速发展,拉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事关我国全局的重要问题。以滨州市为例,从资源、区位、环境和经济水平及潜力方面,分析了东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建设,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城市建设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和依靠改革创新,培育良好的城镇发展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广泛传播了城市生活方式和罗马文化,促进了帝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自治制度,解决了兵源和官吏短缺问题,巩固了帝国在行省的统治,促进了帝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凯尔特人的文明开化;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加速了基督教的传播。但是政治因素的介入和过度忽视经济基础的作用。片面追求生活方式城市化.造成城市财政困难,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展是人类推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人种、生产、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发展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政治性和人类性;发展观包括发展的内涵、目的、主体、道路、机制和标准等问题,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需要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而体现在城市化进程的选择上,就是走加速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因此。应该加快城市发展机制的改革,为加速发展大城市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兼论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发展是指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个性发展是指个体在需求、生活习惯、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念等方面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全面发展不是全才发展,不影响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在逻辑和哲学上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创新人才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自“发展”一词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词典后,发展便注定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本文把发展观演变与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揉和起来,围绕发展观的三次演变,在发展观演变与发展经济学二者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分别是:传统发展观和结构主义学派;协调发展观和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观、自由发展观与发展经济学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发展 ,同时应当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 ,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强调了要搞好西部大开发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会见泰国科技部长功·塔帕朗西2004年7月23日,徐冠华部长在科技部会见了来访的泰国科技部长功·塔帕朗西一行,双方就中泰两国的科技合作交换了意见。 功·塔帕朗西兼任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和泰中友好协会主席,他此行是应国家体育总局的邀请,来华出席关于中国举办200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和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签约仪式。 会谈期间,功·塔帕朗西向徐部长介绍了将于今年十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泰国科技展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人力资源是中国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之一。中国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庞大,但文化素质偏低,就业压力大等,都是较为严峻的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必要探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生存发展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存与发展是同一个问题,人的生存方式的特点就在于用发展求生存。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发展无疑产生了消极后果,但这并不是天人相分观念的恶果。人类中心主义需要反思并赋予更合理的内涵,但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反思人类既有的实践与生产方式,建立生产与需要之间合理的辩证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与生活品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援助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方发展援助弥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不足.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始接受双边和多边发展援助.这些援助在缓解资金短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对华援助给援助国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将发展援助政治化,减少或终止对华援助并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不会因此停止.中国希望得到发达国家的援助,但绝不依赖这些援助;援助可以促进发展,但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