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秘监书体     
何坦野 《寻根》2001,(3):109-111
秘书自古以来是与字打交道最多的职业之一。汉字是一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单自发展的字体系,汉字的各种书写变化,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中国书法艺术。秘书们在案中运用书法艺术,一千多年来,渐次形成了一种书体——秘监书体。  相似文献   

2.
正唐代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专门谈及了同处唐代的大书家张旭的草书书写状态,其敬服之心溢于言表,他是这样说的,"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相似文献   

3.
张旭与怀素     
谈起唐代的草书,人们马上会想起“张颠狂素”。因为盛唐的草书亦越出二王规范,在章法上变今草为狂草,在用笔上极尽变化,气脉飞动,刚柔相济,以豪放纵逸的新面目显现了盛唐气象。张旭以及继张旭而起的怀素,代表了盛唐草书的最高成就。张旭,字伯高,吴县(今江苏苏州...  相似文献   

4.
颠张狂素爱美酒李祥林在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一说起草书,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唐代书坛上的两位大家──"颠张狂素"。"颠张"者,文人张旭也,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金吾长史,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张之草书作品,见于宋《淳化阁帖...  相似文献   

5.
胡秋萍     
《寻根》2011,(4):F0002-F0002
胡秋萍一九六二年生于河南开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6.
胡秋萍书法     
《寻根》2011,(4):3
胡秋萍一九六二年生于河南开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44-244
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行草书名家作品邀请展暨上海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于9月6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8.
蔚学高可谓通观古今的"杂家",不但书法、绘画兼长,更能驾驭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绘画方面,写意花鸟、工笔人物,样样栩栩如生,笔笔落墨精彩。书法方面,蔚学高的草书潇洒飘逸,游龙走凤般自然流畅。与其说蔚学  相似文献   

9.
在国我书法史上,论书体在民间家喻户晓者,当属中晚唐的“颜柳”二体楷书。“颜筋柳骨”人人皆知。大概因其规范性、民俗性、普及性,所以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学书启蒙的楷范。颜真卿(709~785),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县),五世祖颜之推时迁居京兆万年县(今西安市...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是汉字由隶书向正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一时期的汉字,隶书作为成熟的字体仍在广泛使用,同时楷书、草书也逐渐形成,行书形成并成熟,四体纷呈。本文对这一时期隶、楷、行、古文的字体特征作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书体皆备,名家辈出。如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盛、中唐时期的张旭、怀素和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唐代书法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群星,除了与大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生活的活跃有重要关系外,也与唐代历代君主...  相似文献   

12.
名人信札 拍卖升温信札,又称手札、书札、书简、书翰等,系古代尺牍演变而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有书信往来,当时书写于竹简或木片(牍)上,因书写材料和文字的局限,其时文辞较简练。至东汉,书信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得以发展。魏晋时期,伴随行书、草书的普及,书信的表意功能更加强化和扩大。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开设“建十聊书画”专栏,藉此来探讨中国书画笔墨技巧及精神层面的关系,解读一个好的书画家是如何通过“寄兴笔墨”来表达个人修养、品格和心胸的。对书法略感兴趣的人,大多会说出汉隶、魏碑、唐楷之类的将时代与书体相提并论的若干术语。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自是有时代使然的缘故,那么,时代又是怎样  相似文献   

14.
“红崖天书”考释刘乐一,李业成所谓“红崖天书”,指在红崖山石壁上刻的文字。红崖山处在贵州安顺地区关岭县境内的关索岭,距贵阳市约180公里。山的西侧有一块高约30米、宽近百米的石壁。在石壁北端一块高6米、宽10米的岩面上,有一些书体独特的文字,非篆又非...  相似文献   

15.
甫入龙年,书法家们在“龙”字上各显其能。一时间各类书体、不同大小、千形百态的“龙”字真是随处可见。但我面前的这一特大榜书“龙”字,宽3米,高2米,气势宏大,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第一眼看后,我脑子就忽然闪现出“大江东去……”那诗句的画意。我并不懂笔迹学或笔迹心理学,  相似文献   

16.
吕德廷 《寻根》2010,(2):48-51
<正>画押是在公文、契约或供词上签署自己的名字或画记号,表示认可文书的内容。顾炎武《日知录·押字》(卷二十八):"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不知始于何代。"虽然我们对于押字的起源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在唐代已经出现了。敦煌文书中存有大量唐及五代文书,许多公文、契约文书都保留了那段时期的画押。敦煌地区的签字画押应该是沿  相似文献   

17.
<正>一、小说与fiction中国的古典小说与西方的"小说"不完全是一回事,西方的叙事文体fiction在汉语中找不到对等的文体,而只有"小说"一词与之相近,于是fiction便译作了小说。小说与fiction只是近义词而非同义词。中国作家真正按照西方的fiction文体作起小说来,还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此前的小说,为了区别于后来的小说(fiction),汉学家浦安迪给它提了个名字,叫"奇书体"。  相似文献   

18.
上古巴族的廪君蛮以白虎为图腾知者甚多,除廪君以外,巴人还有一些部族信奉的图腾不是白虎,而是以龙蛇为图腾却鲜为人知。有关文物工作者最近在湖北恩施自治州利川市境内鱼木寨的一座古墓上发现的古代巴族崇拜龙蛇的浮雕图案便是例证,完全证实了远古巴人确有以龙蛇为图腾的部族。该图案长宽约80公分,图中弯曲错落的龙蛇宛如一个草书福字,其构思妙巧、雕工精细,实为罕见。  相似文献   

19.
成书于考据学高峰期的《阅微草堂笔记》创新了笔记小说的文体,是"著书体"笔记小说的典范之作。纪昀的这部小说形式短小,叙述简洁,是汉魏六朝小说文体风格的继承;纪昀刻意追古,这与乾嘉学术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纪昀的小说借助花狐鬼魅探索自然、社会的真谛,著述倾向明显,这是受乾嘉学派反理学、探求新义理、尚博学的学术风气影响的结果。作为学人小说,纪昀的笔记小说拒绝通俗小说的言情倾向,小说重探讨情与理、情与法的关系,有不少"资考证""补史阙"的条目,这提高了小说的品位,体现了乾嘉学人的雅趣。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开设"建十聊书画"专栏,藉此来探讨中国书画笔墨技巧及精神层面的关系,解读一个好的书画家是如何通过"寄兴笔墨"来表达个人修养、品格和心胸的。唐代有位草书巨匠张旭,人称"张颠"。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米颠",他就是被称之为书画史上一个巅峰式存在的米芾。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江苏镇江)。虽然官至校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