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是近年来《红楼梦》人物研究中难得一见的学术佳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对比手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李鸿渊的《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既体现了其红学研究的思想和成就,也契合了《红楼梦》重视文本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造中最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常把彼此之间互相对立的人物、事件或同一人物、事件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对照起来进行描写,以突出人物性格,强化矛盾冲突,渲染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笔者就课文《范进中举》围绕范进中举前后的贫富、冷热、哀乐及荣辱的对比,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比较,是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人物对比,是《红楼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几乎都是成对出现的。我们读《红楼梦》,要认识其中人物,通过对比来认识人物可以说是一条“终南捷径”。  相似文献   

4.
小说中常用对比手法来渲染环境、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等。《孔乙己》就是巧妙运用对比艺术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典范,整部书都在教导人们文学作品尤其是好的小说应该怎么写,无疑是一部生动的写作学教科书。《红楼梦》又是文学鉴赏的最佳教材,是文章鉴赏学的极好范例。本文即从这二个角度切入,分别从情节与细节、逆笔与曲笔、对比与映衬、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人物描写以及艺术结构等写作、鉴赏的六个具体方面,进行有理有据的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大量地运用了反常表现手法,从而收到了强烈的出奇制胜、新颖别致、深刻隽永的艺术效果.其反常手法主要运用于人物描写、事件描写、故事情节发展和环境气氛渲染等方面.它对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题旨内蕴的揭示,都起了不同凡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鲁迅先生的《祝福》在写作上的特点,人们已经谈得很多了,诸如情节的凝炼集中,结构上的采用倒叙手法,环境描写的巧妙精当等等,然而关于它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却往往很少有谈及,被人忽略。其实《祝福》对比手法的运用是非常突出的,并且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它主要表现在对鲁镇的四次“祝福”和两次祭祀的描写中。第一次“祝福”是文章开头,描写鲁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在“满天飞舞”的大雪和“烟雾”中“乱成一团糟”的“祝福”。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而受尽折磨的祥林嫂却在这富人们的“祝…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人物病态描写,次数频繁,手法多样,是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构成与艺术氛国渲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纷繁多姿的人物病态描写,产生出同中见异、各臻其妙的艺术效应。由此足见作者艺术造诣之高超。  相似文献   

9.
陈浩 《甘肃教育》2014,(6):70-71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只有达到一定的强烈程度,才能激动读者并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而应用对比艺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在艺术构思上通篇采用了对比手法来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展现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比是《红楼梦》上下运用得较多的手法,或明或暗,或大或小。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对比是历代红楼人关注的重点,研究也较为透彻。《红楼梦》的女性形象类型大致有二,一是恪守封建传统遵循礼教等级的女性,二是萌生反制思想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黛玉与宝钗无疑是这"两种女性"对比的典型。因此,本文基于这"两种女性"的思维,力图对黛玉与宝钗的形象对比做出一些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该文指出《红楼梦》前八十回诗化境界的独到之处在于写出了平凡生活之中的诗情意趣 ,而续作却用纵向的故事叙述代替横断面的描写 ,使续作表现出人物形象苍白、不擅运用隐喻象征手法等诸多流弊  相似文献   

12.
对比是把外在或内涵有反差性的物或人对照着写以凸现作者意图的修辞手法。欣赏名著,我们可不时感悟到妙用对比的艺术魅力。一、景与景的对比先欣赏《红楼梦》中的描写:"一时大轿从大门进来,家里细乐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中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社会环境描写的对比(一)咸亨酒店两类酒客贫富的对比在咸亨酒店,贫富悬殊非常明显。短衣帮是做工的贫苦劳动者,他们要不起荤菜",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阔绰的长衫主顾则是有钱人,养尊处优、悠闲自在,则"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借形象反映生活的。艺术对比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相当重要和非常普遍的手法之一,注重艺术对比手法的研究和探索,无论是对创作或者是鉴赏艺术美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拟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几部古代  相似文献   

16.
对比艺术是文学家手中一根变化多端、魅力无穷的魔杖。在各种对比手法中,哀与乐、冷与热的比照,常能收到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一代巨匠鲁迅,他的《孔乙己》、《药》等不朽名作,具有极强的思想穿透力与艺术感染力。细察鲁迅小说,有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即是娴熟巧妙地运用哀乐相形、冷热互衬的对比手法。 《故乡》一文,通过“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描写了故乡的变迁。小说中着力描绘了那幅神异  相似文献   

17.
该指出《红楼梦》前八十回诗化境界的独到之处在于写出了平凡生活之中的诗情意趣,而续作却用纵向的故事叙述代替横断面的描写,使续作表现出人物形象苍白、不擅运用隐喻象征手法等诸多流弊。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各具特色.写黛玉出场,主要从正面进行心理描写、言行描写及从侧面进行外貌描写,揭示其性情;写凤姐出场,主要是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法,正面描写其言行举止,并通过黛玉眼中所见,抓住其服饰、容貌特征,展现其性格;写宝玉出场,主要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和侧面描写、正文反作、对比描写等手法,活现其形象.  相似文献   

19.
塑造人物形象常常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但运用这些手法时我们还常常穿插运用另外一种方法——对比烘托法,以达到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中心的艺术效果。现将课本中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所运用的对比手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段。其人物描写外貌不落俗套 ,语言生动传神 ,性格复杂多面 ;环境描写典型中体现了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