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择校表面看起来有与教育公平相违背的一面,但事实上,择校并不妨碍教育公平。择校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结果,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风"问题,同时规范择校费的收支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2.
择校就是挑选学校。近年来,教育界最大的热点之一当属择校。人口流动、生活富裕及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都是导致择校的根源。笔者结合兰州教育实际,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择校现象的影响和如何解决择校问题三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有“收费择校”“关系择校”和“权利择校”之分,尤其是“收费择校”,教育理论界对此褒贬不一。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综合分析各家之言,以期对90年代以来我国择校问题的研究进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周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41-142
本文主通过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及择校政策的分析,分别从优质义务教育供求矛盾和教育效率两个角度探讨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择校现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择校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择校是受教育选择教育场所的一种行为,这本属于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却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抵制和舆论界的批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择校与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有着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此项规定是国家为了让每个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择校现象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当前中小学择校现象的种种表现、弊端、产生的原因以及妨碍到教育公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适龄儿童免费实施的学校教育,是国家承担的一项公共事业,体现着公平原则。然而近些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低龄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得该阶段的教育公平受到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择校"的实质是教育选择权利的普遍缺乏和不平等.其产生的原因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高度筛选型社会下人力资本积累理论的效用以及各利益主体间的既得利益格局难以打破。择校本应在促进个体个性发展、教育业态繁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上具有积极作用,而"中国式择校"不利于社会公平和阶层流动。解决"中国式择校"难题应从改进公平、提高效率、构建多元尺度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适龄儿童免费实施的学校教育,是国家承担的一项公共事业,体现着公平原则.然而近些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低龄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得该阶段的教育公平受到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0.
浅析择校与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就学是大众都在寻求得到更好的教育利益回报的结果,可是这种原本自发性的选择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越演越烈,引来诸多非议,文章主要对择校就学的教育公平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择校就学是大众都在寻求得到更好的教育利益回报的结果,可是这种原本自发性的选择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越演越烈,引来诸多非议,文章主要对择校就学的教育公平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择校热"是我国教育界长期讨论的热点,从为什么择校、择校择什么、择校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改善择校问题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衡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影响义务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的难点问题。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获得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运用教育选择功能理论、阶层优势与社会选择理论、教育成层理论对择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明确其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择校现象愈演愈烈,择校就隐藏着教育不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教育不公的现象,在某些领域还很严重,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透过择校现象,分析了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事实上,我国各大中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开始这项改革,到1993年已基本实行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入学也取消了区、县、市毕业统考,除少数学生经保送、推荐入学外,多数学生划片升入初中。然而,随着新政策的推行,由于一些措施不配套,特别是学校问差别的客观存在,择校就读现象愈演愈烈。中小学择校现象始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最早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现在已逐步扩展到小城镇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农村。从所择的学校来看,  相似文献   

16.
从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择校现象中探析教育公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择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择校现象的出现有其主客观原因。可以看出,就近入学体现的是教育机会均等在量上的体现,择校入学则是教育机会均等在“质”上的体现,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对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禁止择校"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教育公平的目标有合理性,却不具可行性;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实施该政策,有悖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伊莲 《师道》2005,(11):16-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正与正义的标志之一,教育公平,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前途与命运。教育没法绝对公平,但教育应避免人为的不公,并不断向着更公平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廖厚才 《教师》2012,(24):5-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精英主义情结催生了教育对名校的追逐。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名校的刚性需求遭遇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供给不足,导致今天的"择校"现象。名校之间的竞争,家长"不输在起跑线上"信念的支撑,导致对学生的提前掐尖,也造成了如今家长普遍性的教育恐慌。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滋生的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的"游戏规则"以及默许的"小升初考试",严重干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秩序,同时加剧了择校现象。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成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导致2012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资深媒体人廖厚才老师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影响义务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的难点问题。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获得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运用教育选择功能理论、阶层优势与社会选择理论、教育成层理论对择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明确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要规范择校行为,使其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政府必须加大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力度,改革现行择校制度,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中学教育,为人的成才提供多种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