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洋是个聪明、活泼又淘气的小男孩,他平时站不住、坐不稳,爱发脾气,还经常抢夺玩具,甚至打人。连他的家长都常向我们诉苦说:“这孩子真难管,在家谁的话都不听。”对于这样一个“个别”孩子,我开始了有意识地观察。 一天,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游戏,我不小心碰掉了小洋的帽子,连忙对他说:“小洋对不起,是郑奶奶把你的帽子碰掉了,我给你戴好。”当我随手把帽子给他戴好时,发现他正用感激的目光注视着我。随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能说出孩子10个优点,你是个优秀的家长;如果你能说出孩子5个优点,你是个合格的家长;如果你连孩子一个优点都说不出来,那你该是个‘下岗’的家长!”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庆祥提出等级家长的概念。他说“:通常有三等家长:一等家长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长用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长用拳头管教孩子。你们应该争取做一个一等、至少是二等的家长,千万不要做三等家长。”“作为家长,你还有义务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陈庆祥向所有家长发出“通告”。在教大家该如何做个好家长之后,陈庆祥又举了一些反面教材,以此说明:如果…  相似文献   

3.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常常听到孩子向家长告状:“他打我。”“他骂我。”“他不和我玩,还抢我的小手帕。”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明道理,教育他待人谦让随和,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有的家长则是无表示,不敢去正视这一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不计较和谦让责怪为无能,甚至对孩子教唆说:“他打你,你不能打他吗”孩子在园受欺侮,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呢我认为,首先,年轻父母对这种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园打闹、吵嘴是一个普遍现象。你看,刚刚还在吵吵打打的小朋友,眨眼之间又会高高兴兴地玩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5.
倒着说     
《小学生》2002,(4)
游戏人数:2人或2人以上游戏道具:几枝铅笔、几页纸游戏方法:你和你的小伙伴聊天,你说一句话,让你的小伙伴倒着说一遍。比如你说:“你好”,他就说“好你”;你说“Good morning”,他就得说“morning Good”。游戏之前先把所要说的几组句子写在纸上,一个人先读,另一个人倒着说;说完之后,反过来,再进行一次。  相似文献   

6.
作为家长,该在数学方面帮助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有个学龄前的孩子,你就念书给他听吧。你除每天给他讲故事、读报纸等而外,还可念一些含有数目字的东西给他听,这样你的孩子就可早早懂得数目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和他玩数字游戏,提问题,如:托德比埃伦个子高吗?你宁愿要两个镍币还是两个一角银币?那橙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大吗?这两块积木中哪一块更长、更重或更厚?这是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7.
作为家长,该在数学方面帮助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有个学龄前的孩子,你就念书给他听吧。你除每天给他讲故事、读报纸等而外,还可念一些含有数目字的东西给他听,这样你的孩子就可早早懂得数目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和他玩数字游戏,提问题,如:托德比埃伦个子高吗?你宁愿要两个镍币还是两个一角银币?那橙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大吗?这两块积木中哪一块更长、更重或更厚?这是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8.
小“飞机”适合年龄:3 ̄4岁。游戏目的:发展宝宝的本体感和平衡感。游戏玩法:家长用双手扶在宝宝的腋下(把宝宝当成小“飞机”),抱起宝宝一同转圈。两个人在转圈的同时,当宝宝的双腿伸直举高时,家长对宝宝说:“小‘飞机’升高了。”而当宝宝的双腿伸直放低时,家长就对宝宝说:小‘飞机’降落了。”注意事项:家长要视宝宝的情况,调整转圈的速度。“龟兔赛跑”适合年龄:3 ̄4岁。准备:做游戏前,家长给宝宝讲讲《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游戏目的:发展宝宝手膝着地向前爬行的能力和双脚连续向前跳的能力。游戏玩法:家长先设定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宝宝…  相似文献   

9.
家教琐言     
给孩子买个布娃娃,玩腻了他扔了。给孩子讲个好故事,他可以记一辈子。孩子喜欢做游戏,一会儿也不闲。你不耐烦了,就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好动呢?”  相似文献   

10.
家有婴幼儿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小孩任性:“他根本就不听你的话,到了商店要这要那,不给买就又哭又闹,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不抱起来哄他就没个完。”“我那孩子简直是你的死对头,你让做的事,苦口婆心费尽心思,他就是不做,你不让他做的事,你制止他,他偏要去做。”  相似文献   

11.
跳啊跳准备:家长准备好重约300克的枕头(或其他物品,下同)。游戏目的:发展宝宝双腿夹物向前跳的能力。游戏方法:让宝宝双腿夹住枕头向前跳。过小桥准备:家长准备好重约300克的枕头和宽约15厘米、长两三米的玩具平衡木(或画线代替)。游戏目的:发展宝宝的平衡能力。游戏方法:宝宝将枕头放在头顶上,迈上玩具平衡木(当成“小桥”),边走边说:“小枕头啊你真好,坐在头上别乱跑,一二一啊过小桥,你是我的好宝宝。”小马驮粮准备:家长准备好重约300克的枕头。游戏目的:发展宝宝负“重”爬行时身体的协调性。游戏方法:家长将枕头(当成“粮食”)放在宝…  相似文献   

12.
在家庭教育咨询中,家长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孩子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买什么,但是你给他提点要求,他却不干; 孩子特别“皮”,不听话,你给他讲道理,他也懂,但就是不照着  相似文献   

13.
谢桂华 《江西教育》2003,(10):30-30
有家报纸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某家长带孩子上街配眼镜。当医生说她的孩子眼球已变形时,这孩子却脱口而出:“妈妈,把你的眼球移植给我吧!”这也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却透露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那就是我们的不少学生已经缺乏健康的人格,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了。我认为,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从小就是你爱她、护他,为他做好了一切,可你从来没有要求他给你爱,没有教给他该为你做什么。正是由于平时家长的百般呵护,才有了诸如此类令人心寒的“给我吧”。要变“给我”为“我给”,就必须反弹琵琶,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作为教师,我们要好好地帮…  相似文献   

14.
许多家长把创造性看做是一些杰出发明家或天才艺术家所独有的特质。其实不然,近十年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而是个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特性。幼儿同样具有和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萌芽。在游戏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受习惯约束的想像力,就是这种创造力的萌芽。如果仔细观察儿童,看他们的游戏、图画、手工、劳动、唱歌等,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儿童都不只是按老师、家长讲的去做、去说的。他们的行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创造因素。比如,孩子在做游戏时,把你的绒线拿来给娃娃打针,因为她想布娃娃会生病;…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皮皮这次期末考试砸了锅,他很害怕被爸爸知道,但老师偏偏要家长签字。怎么办?皮皮苦想了一天,终于在爸爸心情很好的时候,他跟爸爸玩起了游戏,“爸爸,你闭上眼睛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啊?”于是爸爸真的闭上眼睛在皮皮的试卷上签了名。皮皮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时,连说了三个“好险”。要家长签字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6.
家长忌语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段话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多给孩子鼓励,多给孩子认可,少一些批评。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避免以下语言: 1.“你不听话,我告诉你们老师!”这种语言滥借师威慑服孩子,易使学生与老师产生隔阂,从而不相信家长的能力。可换成:“你想,你们老师是怎样教你的呢?”  相似文献   

17.
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语都要注意。一忌孩子有错误时,如:学习上不专心、贪玩等,家长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说:“反正他还小。”“他还是介孩子嘛。”这等于告知孩子:不专心、贪玩也行。二忌在孩子失败时,气愤地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孩子。”“一辈子都没有出息。”这等于判了孩子死刑,至少也给孩子泼了一盆冷水,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一般孩子到一岁半就要上托儿所了,托儿所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孩子上托儿所适应得快慢同家长在孩子入托前的准备工作有密切关系。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条。首先,家长应正面诱导,多讲一些托儿所的事给孩子听,最好能带孩子到托儿所去熟悉一下那里的环境。让他看看那些已经入托的孩子们的活动,玩玩托儿所里的大型运动器械,使孩子知道托儿所里有许多老师、小朋友,老师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做游戏、学本领,还会讲许多好听的故事,使孩子对托儿所产生兴趣,激发他上托儿所的愿望。对孩子来说,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长千万不可用恐吓的口气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把你送托儿所去。”“托儿所有大灰狼,把你吃掉。”其次,家长应事先了解托儿所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如早晨几点入所,几点吃午饭,几点午睡,几点起床,什么时间开展一些什么样的游戏等等。在暑假期间家长就可给孩子安排相应的作息时间,使孩子早日适应托儿所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20.
追“小猪”适合年龄:3~4岁准备:皮球。游戏目的:发展宝宝向指定方向跑和控制身体的能力。游戏玩法:家长拿球(将球当成“小猪”),把球滚向远处,宝宝向球滚的方向跑,追到球后,把球捡回来交给家长。家长可变换滚球的方向,让宝宝反复做游戏。注意事项:家长应视宝宝的情况调整滚球的速度。赛“马”适合年龄:3~4岁准备:自制的硬纸棒。在硬纸板上画出马头,将“马头”剪下后固定在硬纸棒的一端,马”就做好了。游戏目的:发展宝宝双脚连续跳的能力。游戏玩法:家长和宝宝各骑一匹“马”(双腿夹住硬纸棒,双手握住“马头”),同时从起点双脚跳向终点,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