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浩  饶邦康 《湖北教育》2011,(12):31-31
金秋九月,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恩施市人民政府表彰了108名“恩施名师”,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恩施市委、市政府认为,大张旗鼓地评选“恩施名师”,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幸福教育”成为尊师重教的主旋律,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呼唤名师,教育改革催生名师,于是各地各级中小学名师评选活动便应运而生。最近几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非常注重名师队伍培养,都在“打造”名师。然而,名师热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抓好名师的评选、培养和使用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念超前、业绩卓越的教师队伍,意义是深远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名师都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论是师德修养、教学艺术和水平、教科研能力都是一流的,是名副其实的名师。然而,有些学校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对“名师”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够,急功近利,评选与考核名师的政策不科学,致使评选出来的“名师”名不副实,不仅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反而冷了不少一线教师的心。笔者认为,校级名师评选与培养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覃彦 《今日教育》2008,(1):14-15
2007年教师节,37位教育工作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选为第二届“重庆名师”。 2006年,《今日教育》对首届“重庆名师”作了《重庆名师之“魅”》策划,受到全国读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7年教师节,37位教育工作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选为第二届“重庆名师”。2006年,《今日教育》对首届“重庆名师”作了《重庆名师之魅》策划,受到全国读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高职“教学名师”的评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五年制高职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名师”的评选指标体系,精心组织评选活动,推动“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名师工程”在全国各地的深入实施.一大批优秀教师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这些名师是各级各类学校一笔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可是,在当下的教师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名师赋闲或退化现象。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跟教育主管部门名师评选标准不科学、缺乏对名师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名师再成长激励机制等因素有关以外,关键还在于名师如何正确对待荣誉和保持荣誉。  相似文献   

7.
《广东教育》2009,(7):67-67
为庆祝建国60周年,表彰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校长,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决定在全国职业院校开展评选表彰“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和“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活动。受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负责开展我省百名杰出校长和教学名师推荐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8.
经“湖北名师”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并向全社会公示,28位老师最终入围“湖北名师”,其中“初等学校名师”9位、“中等学校名师”10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位。教师节期间,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基金会对评选出的名师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9.
黄永丰 《甘肃教育》2013,(24):95-96
2011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首批陇原名师的评选.并幸运地被授予“陇原名师”称号。按照评审规程.每位参评者需要向评委陈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追求。为此,我重新翻阅了自己从教近三十年中所教学生给我的留言,其中不乏赞美与感激之词,但对我内心触动最大.也是我选择将其陈述给评委的是以下三段留言。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教  相似文献   

10.
吴蔚 《教育与职业》2005,(28):17-19
为了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平台.让广大职教工作者了解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2005年8月22日召开了“九五”、“十五”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部分精品成果报告会。这次报告会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支持下.经过专家审议.从众多的“九五”、“十五”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中评选出来。为推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将部分精彩的专题报告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质量工程”)的重要部分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全面启动。这次评选工作采取差额评选的办法 ,将在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上报的150名候选人中评选出100人予以表彰奖励。奖励高校教学名师 ,在新中国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其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4号文件 )精神 ,促进教授上讲台 ,鼓励名师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通过名师的引导示范作用 ,促进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材建设 ,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去年底,襄樊市教育局首次启动了“襄樊市中小学名师”“襄樊市中小学名校长”评选活动。此次评选将产生20名中小学名师(含“湖北名师”5人)、5 名中小学名校长。  相似文献   

13.
周如俊 《江西教育》2004,(20):45-45
朱永新教授在其教育随笔集《享受教育》《“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一文中写道:“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前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名师这幽默的语言,却道出了教科研的最有效方法,教师的素质自我提高、教育名师的成长秘密!  相似文献   

14.
矣勇 《云南教育》2009,(22):2-2
11月6日.云南省教育厅召开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奋战在中等职业教育一线的60位教学名师和30位杰出校长。据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和杰出校长的评选,在云南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名师队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带动全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我省于2004年实施了第一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共评选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63名。5年来,他们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与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通过公开课、示范课、送教下乡、专题讲座情况等方式来培养和带动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彬 《上海教育》2008,(1):32-33
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名师的时代。中国教育需要名师来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需要名师来担起中国教育的脊梁,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急迫地需要名师了。可是,名师是等不来的,恐怕我们也等不及,于是名师培养工程与名师评选活动在这片热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具体的学校,都不乏名师评选的踪影;留给我们思考的,就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名师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8.
莫慧娟 《中学理科》2007,(9):108-109
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教为民”意识,优化教育形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从2003年起至2005年连续三年,某市教育局每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人民满意学校”的评选活动.评选的主要内容为学校收费行为是否规范、办学思想是否端正、师德师风建设是否加强.参加评议投票的,除了所有中小学在校学生家长外,还必须有学校所在地的街道(镇、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名师靠什么成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前,个别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为了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富有创见性地推出了“名师工程”。于是,其它地方和学校也不甘示弱,都憋足了干劲,也竞相推出“名师工程”。一时之间,“名师”制造如潮涌动,搏得“名师”桂冠多如过江之鲫。然而,物以稀为贵,草因多而贱,超载的人群倏然削弱了名师原本厚重的分量,泛滥的称号立即黯淡了名师令人敬仰的光辉。试问,名师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名师应该靠什么来成名?难道,名师是按照计划指标评选出来的?亦或是依靠行政手段培养出来的?或许,看罢下面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的成长历程,我们能够获得某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作为“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从2007年开始,将原来每3年评选一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改为每年开展一次。根据《意见》要求,今年4月,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启动了“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