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记者》2005,(4):F002-F002
当年的全国“两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3000多名记看报名采访。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众多记者集中到人民大会堂,聚焦“两会”代表、聚焦盛会盛况。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此前,十届全国人大五次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发展现代农业新闻发布会接连开场……随着大会议程的逐步推进,一场场新闻发布会如期而至,一位位政府要员逐次登场,等待记者发问。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俨然成了记者们举手提问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13日《新民晚报》报道。8月22日上午,范敬宜乘车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路上,他看到了一辆红色私家车身披一幅大红标语“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于是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篇《小平同志,别朱无恙》。无独有偶,1998年他曾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因误了班车,打的时,的哥让他带三条市政建设方面的建议。结果,  相似文献   

4.
批评报道是记者通过实事求是的报道,对社会不良现象和违规行为进行批评,从而促使社会风气的好转或纠正某种政府的错误行为.前段时间,笔者通过参考报道形式,对“滑县上马污染项目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给予报道,这中间,对新闻记者如何行使舆论监督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人生的旅途中,青年时代的立志是很重要的。立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有梦想。志向(或是梦想)确立以后,就应朝着志向或梦想去奋斗。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失败、成功,尤其是执著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最后圆了自己的梦。  相似文献   

6.
7.
孙振 《传媒观察》2006,(3):61-62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全国发生了物质极为匮乏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上的国徽熠熠生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又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这里胜利闭幕。随后,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我作为浙江新闻界的唯一代表,有幸参加了招待会。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灯火辉煌、鲜花竞艳。灿如星海的水晶灯把会场辉映得格外喜庆,  相似文献   

9.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要学会十八般武艺,“发掘”工夫和“开拓”功力,应是其中的两项。发掘,就是从平平常常的动态或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发现新闻价值,并且挖掘出报道新意来。这就要求记者独具慧眼,即“新闻眼”,善于寻求独特、新鲜而深刻的意境。而记者要有敏锐的“感触进发点”,就必须具有我国古人所提倡的那种“一意求新”精神,“多识前言往行”,即多搜集事例和言论方面的资料,以供采写和研究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籍记者看河北”专题采访报道活动圆满结束了,作为河北台记者,我们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从11月19号到24号,六天的接触与沟通,六天的同吃同住同工作,六天的同甘共苦,我们从国际台、从外籍记者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感触了很多……  相似文献   

11.
12.
2005年6月1日,一篇题为《河北毒蒜祸及京津沪——无公害大蒜用剧毒农药浇根》的报道刊登在某杂志上。这篇报道说,永年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有毒蒜薹和蒜头正销往全国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省、市、自治区,尤其对北京、天津、上海等大都市的食品安全构成威协。这篇报道随即被众多网站转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永年大蒜”成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防范对象。老百姓谈“蒜”色变,说大蒜不能吃了。  相似文献   

13.
老记者徐熊在《我是怎样学步走的?》一文中讲他写一篇通讯引起的风波:我的第一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华中版)上发表后闹了笑话,当时一些读者竟把我当成蒋帮特务。  相似文献   

14.
15.
赵波 《军事记者》2008,(11):20-21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重大科研活动的新闻报道,由于法新社、路透社、俄新社等多家著名的境外媒体的介入,及大批境外记者的参与,加上许多网站与电视转播商、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手机媒体连横合纵出击,使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6.
引言:记者曝光上市公司负面新闻被算计,甚至有记者遭到全国通缉,而知名艺人郭德纲徒弟也曾殴打记者.一连串“打记者”的新闻频频发生,唏嘘之余更会启人思考.现如今,很多人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记者”,然而,奇怪的是当记者的权益遭到践踏时,许多人却不以为意,甚至有点幸灾乐祸.这就是当下中国媒体人的真实处境.作为媒体一线记者,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区域性媒体从事曝光新闻的操作手法及运行机制.在传统戏剧中,红脸扮演正面角 色,为人处世隐忍宽容;白脸是反面角 色,待人接物尖酸苛刻.在媒体内部,记者大致可分两类:专门围绕不同行业 转,谓“跑线”记者;另一类为非跑 线记者,主要报道突发事件、负面新闻 等,舆论监督多半靠他们完成.如今的 媒体尤其是区域性媒体,某种意义上 说,记者也可分成“红脸记者”和“白 脸记者”两类.前者专司“跑线”,后 者则是专做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7.
赵苏 《军事记者》2001,(10):16-18
阎吾小传:阎吾,山东荣成人。1922年生。“七·七”事变后,15岁时即参加中共荣成县委领导的“河山话剧社”,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秋,他在战斗中负伤后到山东纵队宣传部任干事。1946年开始军事记者生涯,先后在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志愿军分社、海防前线分社、解放军总分社当记者,曾任新华社军事编辑组组长、解放军分社副社长、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等职。有新闻作品集《雄风录》、《奇志集》、《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面世。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十大名记者》一书。(…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春节刚过,一股扑面而来的道德春风便在燕赵大地上迅速刮起——石家庄日报社《燕赵晚报》记者王雪刚在采访途中遭遇歹徒抢劫一妇女钱包时挺身而出,严厉制止,被歹徒刺伤。这一消息在省会石家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广大人民群众对王雪刚的作为交口称赞;《中华新闻报》、《沧州晚报》等许多省内外报纸纷纷转发报道了王雪刚的事迹。大家为见义勇为、扶正祛邪的社会正气又一次得到发扬而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报纸流程比作生产链条的话,那么记者就是第一道工序和第一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强势崛起,引发了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作为传统媒体,报纸必须重新审视记者的角色定位,以“完整报道”替代“残缺报道”,自我完善,直面挑战。  相似文献   

20.
孙殿仙 《青年记者》2012,(10):36-38
我是一名年逾八旬的退休小学教师,家住栖霞市庙后镇骂阵口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大硝烟中,我读了6年小学.从5年级开始我就给报纸写稿子.但因文化水平低,写的稿子缺头少尾,连写3年都成了废品. 正在我一筹莫展,心灰意冷,想打退堂鼓之际,《大众日报》编辑同志给我寄来一本《青年记者》,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在她的谆谆教诲下,我又鼓起勇气,重新拾起了笔.从前我是个连新闻的五大要素和什么是消息、通讯、故事都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逐渐开窍入了门.时而有一些“豆庸块”、“火柴盒”见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