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有关研究人员做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儿童分成四组,每组配一个实验员,在实验员与儿童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得到了儿童的信任之后,主试者分别要求四组儿童为孤儿院的幼儿捐款。第一组实验员向儿童宣传慷慨捐款,同时自己也捐款;第二组实验员宣传不去救济孤儿,把钱留给自己;第三组实验员宣传人应该慷慨,但自己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之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学生不同的反馈方式:对第一组学生每天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学生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对第三组学生只测验而不告知其学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的成绩有迅速的进步;第二组的成绩平稳上升;而第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变化。八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又进行了八周。结果发现,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平稳上升;而第三组学生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杨立行 《家长》2013,(7):35-35,46
心理学家阿伦森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被试者分成四个小组,并分别给予不同评价:对第一组的评价始终是否定,对第二组的评价始终是肯定,对第三组的评价先褒后贬,对第四组的评价先贬后褒。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反应为不满意,第二组为满意,第三组极为不满,第四组最为满意。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感觉的心理规律即“阿伦森效应”,又称“增减效应”。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斥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斥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  相似文献   

6.
罗西  心文 《教师博览》2009,(3):29-29
心理学家罗司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裁"树苗     
<正>又到植树节了,小迷糊班上要组织一次植树活动。班委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第一组挖坑,第二组栽苗,第三组培土,第四组浇水。到了目的地,各组就展开了劳动竞赛。  相似文献   

8.
有位教育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班的30名学生分成了3组,每组10人。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对第一组的学生经常表扬、鼓励;对第二组的学生经常批评;对第三组的学生则不闻不问。几个月后,第一组的学生进步很大,第二组的学生有一些进  相似文献   

9.
脑内投篮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些身体情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学生坚持在20天内每天练习投篮,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投篮成绩记录下来,中间的练习不提任何要求,顺其自然。于光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第20天练习投篮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再做任何投篮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投篮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令人吃惊:第二组的投篮进球率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的进球率增加了24%;第三组的进球率增加了26%。与投篮实验…  相似文献   

10.
曲淑梅 《考试周刊》2011,(25):218-218
莱科克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用一个历史事件内容,让学生探索一个战略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分为5组:第一组,完全自己发现,无人指导;第二组,给予简单形式的指导;第三组,除了形式指导外,再作原则指导;第四组,除形式与原则指导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都有着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其中关于反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罗斯(D.Ross)等做过一个很有趣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三组,每组给予不同的反馈。对第一组,每天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三组,则不告诉其学习结果。如此进行8周后,改换条件,即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了8周。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学生显示出稳步的进步,而第一组与第三组情况则变化很大,即第一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成绩则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2.
3种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沿公路步行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庄。第一组:实验者不告诉实验对象距离目的地有多远,只要求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第二组:实验者只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目的地有40公里。第三组:实验者不仅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还让他们知道路边每隔1公里就有一块里程显示牌。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人越走情绪越低落,大部分人难以坚持到底;第二组人走到一半后开始叫苦,最后只有一部分人到达终点;而第三组人一直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大多走到了目的地。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目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演绎得浅显易懂,在我们漫漫的人生征…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罗司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4.
用脑子投篮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些身体情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学生坚持在20天内每天练习投篮,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投篮成绩记录下来,中间的练习不提任何要求,顺其自然。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第20天练习投篮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再做任何投篮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投篮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令人吃惊:第二组的投篮进球率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的进球率增加了24%,第三组的进球率增加了26%!与投篮实验相近,英…  相似文献   

15.
<正> 曾经有人做了这么一个实验: 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学习相同的内容。每天学后,都要测验,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测验的结果,第一组的学生当天就告诉;第二组的学生一周告诉一次;第三组的学生不告诉。学习八周后,经过统一考试。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距很显著,第一组最好,第二组中等,第三组最差。然后再进行八周的实验。这次第一组不告诉每天测验的结果,第二组每周告诉一次,第三组当天测验,当天告诉。结果考试后三组的学习成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组由最好的变成了最差的,第二组仍然是中等,第三组由最差的,上升为最好的。产生差别,发生变化的奥秘在哪里?——反馈。完整的学习活动,必须包括反馈。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感受  相似文献   

16.
漠视     
姚磊 《班主任》2003,(2):38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学生分为三组。他经常对第一组的成员给予赞赏和鼓励,对第二组的学生采取一种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而对第三组的学生不断地给予批评。实验结果表明:经常受到关爱的第一组成员进步最快,总挨批评的第三组成员也有所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成员却几乎  相似文献   

17.
人是情感的奴隶,许多时候,会因褒贬产生情绪波动:有人欣赏你,即便你有一点瑕疵,也能给予中肯的评价,让你心情愉悦,做事分外卖力;反之,若有人处处和你过不去,让你在众人面前出糗,你还能心如止水,淡然处之吗?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项实验,他将参与实验的人分成4组,并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相似文献   

18.
三种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沿公路步行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庄。第一组:实验者不告诉实验对象距离目的地有多远,只要求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第二组:实验者只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目的地有40公里。第三组:实验者不仅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还让他们知道路边每隔1公里就有一块里程显示牌。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人越走情绪越低落,大部分人难以坚持到底;第二组人走到一半后开始叫苦,最后只有一部分人到达终点;而第三组人一直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大多走到了目的地。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目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演绎得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19.
捐款人是谁     
《高中生》2008,(16)
某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最终确定是赵某、钱某、孙某和李某中的某个人捐的。经询问,赵某说:"不是我捐的。"钱某说:"是李某捐的。"孙某说:"是钱某捐的。"李某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20.
爱心     
上五年级时,王老师让我们捐款帮助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姐姐,她比我们高一年级。听了这个消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我说“:说白了,也就是拿钱,具体干什么,还没人知道呢!”苗帅说“:能不能不捐?我还要去买鞋呢!”我们这两排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第二天,该捐款了,我拿着1元钱交给了王老师,当老师看到我捐1元钱时,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用不相信的眼光看了看我。当时,班里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看着我,而我却微微一笑。我们那十几个人都捐了1元,我们庆幸自己没有进入这个套钱的“圈套”。一会儿,轮到了王丹宁。“王丹宁,100元!”老师向她投去了赞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