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中考试题命题中,命题者往往会在题干中设置层层干扰条件.丽考生在分析题于中的隐含条件时,往往忽视“理论联系实际”,得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答案,这就中了命题者设置的圈套.现通过实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为了迷惑考生的视觉和思考,命题者煞费苦心地编造出“错误答案”和“准错误答案”:为了在现代文阅读中列出“得分点”,命题者往往无病呻吟地弄出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他图形位置关系复杂,命题者存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而存解中考题时,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某个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某种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4.
题干是指对一个问题提问时的语言表述。很多考生在做题时,对题干不作分析,结果找不到答题方向,或者偏离答题方向。试想,命题者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几十万考生去回答,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但是命题者还得预给出标准答案,以求高考的公平性,那他在制定答案时一定要规定答案的要点。因此,命题者往往会在题干表述中引导不同的考生向答案聚焦。这就要求考生阅读题干时细心、明锐。具体说来,题干有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项选择题是中考政治试题的主要题型。为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准确牢固,命题者往往在该题型中设计一些认识或思维上的“陷阱”,考生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下面结合例题,谈谈这些“陷阱”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一、眼前有“考官” 历届的高考作文考场上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考生看到考题就头皮发麻、两眼发黑、脑袋一片空白,其为文当然不知所云;有的考生则匆匆忙忙读完题干,便连呼“简单”、“简单”,结果“下笔八百言,离题千万里”。真个是“淡化审题年年喊,届届都有跑题人”。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生缺乏“考官”意识。考生一定要明白,自己参加的是高考,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人才是真正的考官。因为他们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命题的。对作文考什么和怎么考十分明确。但考官命题的内容是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已经训练过的,故而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7.
命题者与做题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命题者总是会针对考生易出错的知识和方法等设置相关的“陷阱”,制造各种障碍.作为做题者考生就应该在应试中想方设法挖掘和破解题中的陷阱和障碍,这就要求做题者在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明确命题规律,知道命题为什么会出这种题,考什么知识,要用什么方法等.同时,要求做题者做到:①全面分析并灵活运用已知条件;②重视题设中的限制条件;③克服思维定势;④养成对结果验证的习惯;⑤注意转化过程的等价性等.下面就解斜三角形及其应用问题中的命题者在试题中设置的“陷阱”进行分类透析,以提高考生对各种“陷阱”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它图形位置关系复杂,命题者在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而在解中考题时,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某个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某种特殊情形,从而导致漏解.下面  相似文献   

9.
有人做了一个概括,颇能说明问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本身也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所以“话题作文”,即是用一段…  相似文献   

10.
高考题中的解答题,必有一道三角函数题.命题者往往将一部分条件隐藏在题目之中,设置陷阱来迷惑考生.下面列举可能出现的“陷阱”题,以提醒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姚成 《中学理科》2006,(3):40-41
在高中化学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12.
高考成语运用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往往针对成语误用频率较高的情形,设置成语实际义辨别不准、误用褒贬、用错对象、词义轻重不分、与语境义重复或矛盾等五大陷阱来干扰考生答题。  相似文献   

13.
段丽华 《现代语文》2010,(9):130-130
我们常在考试作文中见到这样的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考生在面对一则给定的材料时,往往愁眉紧锁,无处下手,总感觉自己所立之“意”似是而非,与命题者的意图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否定式选择题逐渐增多,由于同学们受肯定式思维的习惯影响,常因审题不慎而选错失分,故很有研究的必要。现进行肯定式和否定式分类对比例析,供参考。1 题干中的肯定与否定 对于题干中“成立与不成立”,“正确与不正确”,“经过与不经过”,“真命题与假命题”,“一定与不一定”等条件要求,考生总习惯于前者肯  相似文献   

15.
综观近几年高考单项选择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总是围绕一些知识点多次重复命题,其主要特点是:①题干的关键部分或四个选项惊人的相似;②有些试题的正确答案“雷同”。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7,(1)
综观历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总可见命题者独具匠心的设计。为考查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周密性和深刻性,提高区分度,命题者十分青睐并精心设计极具迷惑性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多解问题、思维易疏漏问题等,常常令考生防不胜防,往往一时疏忽,掉进命题者巧布的“陷阱”,误入命题者妙设的“圈套”,造成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两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如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这种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确实,她为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般的创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是否深刻、思维是否严密,命题者常会在试题中精心设置“陷阱”,考生如不注意往往会误入“陷阱”。本文对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陷阱”加以分类,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中考物理选择题中 ,命题者往往抓住考生的心理特点及思维习惯 ,在题干上巧妙地设置一些干扰因素或隐含条件 ,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步入误区 .例 1 如图 1所示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在水平恒定的拉力F的作用下 ,沿A、B、C方向做直线运动 .已知AB =BC ,设AB段光滑 ,拉力做功为W1;BC段是粗糙的 ,拉力做功为W2 .则W1和W2 的关系是 (   ) .图 1(A)W1=W2(B)W1>W2(C)W1<W2(D)不能确定(1 999,重庆市中考题 )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 ,但干扰因素很强 .通过题干所述 ,会把考生的思维引向对“光滑”与“粗糙”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阅读近两年来经常考查这一类题目:品味文中句子,谈谈它好在哪里。命题者的意图往往不但要考生挖出句子的意义,而且要品出句子的特色。这些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时让考生难以下手。现根据教学中的点滴积累浅谈解答句子“好在哪里”入手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