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考试》2007,(5):56-56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是应试教育下广大中小学生痛苦学习的真实写照。如今.应试教育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穷追猛打。  相似文献   

2.
<正>20年前,也就是董旭午老师走上高中语文教坛的第五个年头,他自发地开始了"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当时称"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理由只有两个:一是他对"死瞄、死教、死考、死练"、目中无人、摧残身心、高耗低效的应试教育很不满,看不到什么希望;二是他受到了陶行知"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受什么样的教育"的思想的启发,要教学生过上一种真语文学习的生活,进而让他们接受一种真语文教育,将来能够成长为能力强、素养高的"语文人"。如今,20年过去了,全盘应试化、急功近利,"追分不见人"的高中教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各种不利因素都在挤压、冲击着他的"生活化语  相似文献   

3.
案例: 为了了解实施整体改革几年来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市教育局决定在期末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统一出卷调查。市局的通知在教师会上传达后,教师中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教师们议论纷纷:“卷面调查不就是统考吗?”“现已实施素质教育,还要搞全市性统考干什么呢?”“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应试教育的写照。搞统考这不是又往老路上靠吗?”“上头既抓素质,又抓考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教学中,特别是进入复习考试阶段,对来自学生中有关疑难问题的发问,凡不属于考试范围的,老师往往用"那,不能考!"来作答."这不能考"、"那不能考"的现象是较普遍的.就教师主观愿望来讲,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实质上却反映了我们的教学观、质量观和学习评价观念上的陈旧和落后.应试教育最大的缺憾,是把学生作为客体,过多地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把纸笔测试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惟一尺度.  相似文献   

5.
袁东顺 《语文天地》2011,(12):45-47
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依赖课本(文本教材),教什么,考什么,是典型的"教教材",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结果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很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应试教育必定造成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必定造成"考什么就教什么"的错误模式,造成政治这门课程普遍不受重视,结出学生畸形发展的苦果来.  相似文献   

7.
写作与其他知识组成一样,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够掌握.可学生除了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之外,极少自己主动去进行写作训练.平时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的多寡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写出一篇好文章.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瓶颈 1.教学指导思想与实际教学相冲突 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与教学目标存在分歧,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找不到方向.高中语文教学的"从考"、"从分"现象相当普遍.语文是高考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郑心合 《教育文汇》2011,(10):17-17
“一票否决”是一些学校领导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以自身的功利化行为迫使教师追求教育教学功利化。教师只有追求学生考高分,考核才得“高分”,才能成为“先进”或“优秀”,才能有更多的绩效工资。教师唯“分”是举,如果学生考不出高分,就会恨铁不成钢,周六、周日“加餐”补课。学生如果考不好,就体罚或变相体罚。  相似文献   

9.
王锦 《小学生》2013,(12):20-20
素质教育虽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应试教育也依然存在,学生的高分仍然在升学中不可取代,为此家长要求学生考高分,学校要求教师抓高分,教师教导学生考高分。部分教师在受外界"分数评价"的影响下,在教学中对学生一股脑儿地"费尽心机"、苦口婆心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通过对学生的再三分析、再三强调、再三讲解、再三练习巩固,学生得到了"全面的知识",考试也许会  相似文献   

10.
<正>读初一的儿子班上要开家长会,会上有一个环节是同学们的座右铭展示,有位同学的座右铭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被老师否决了,老师说:"爸爸妈妈看到你的这句话会伤心的。"乍看不觉得什么,深思之后却触目惊心,只是我们麻木的心已经学会将这样的事情看得平常了。在通往名牌大学的路上,哪一个学生可以不经历"残酷的初中应试教育,惨无人道的高中应试教育"?霸气的高考口号如"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大家已司空见惯,熟  相似文献   

11.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在中小学校广泛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最新公布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而且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给学生排名次。  相似文献   

12.
<正>一、当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应试教育过于生硬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深远地左右着教学工作中的走向。初中语文教学不得不围绕备战中考而展开。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初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考高分",更多的是传授一些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忽视了实际应用。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很多学生作文都是生拉硬套,立意、措辞相对生硬古板,仿写的内容相对较多,极大程度地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一、运用现代英语教学观念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提高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有很多老师认为,只有进行"应试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考好试。所谓"应试教育"就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教学,即考什么就教什么,采取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只放在成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大革命,它要力图打破过去固守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要求改变那种只强调严格训练、被动学习和枯燥无味练习的灌输教育。应试教育的效果也只有通过考试来评判,在学生中流传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考得学生要补脑,考得家长心乱跳”。分数成了应试教育的惟一标准,为了高分,教师刻板地教,学生刻板地学,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试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国家高瞻远瞩之。  相似文献   

15.
应试教育是以学生的学科分数做为唯一重要指标来评价学生的。“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是对这种教育的形象描述。应试教育一开始就是同教育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这样一条违背社会常规、违反教育规律的轨道,牢牢地把我们的校长、教师、学生以至于家长捆在了考试的“战车”上,忽视了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其结果是我们花了大量投入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6.
孩子放学回来,父母总喜欢问:"你今天考了多少分,老师表扬了没有?""长期以来,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教育畸形发展",出现"以分论人"、"高分低能"、"高分录取"等一系列不完善的教育弊端.如今在适应潮流的新课改浪潮中,我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实施过程教学,杜绝照本宣科,把课堂交给学生,把问题让学生自行完成,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的进步。尽管应试教育在日常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愿却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教育手段,并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育者善良的教育意愿总是不得不被现实左右。我们脱口而出的是:"不好好学习,将来有什么出息!""考这点分,丢不丢人!"教师对学习有一定障碍的学生常这样出言不逊。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全面铺开,极大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教改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乡村课改工作举步维艰,课堂教学依然是“涛声依旧”,何故?分数:至高无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关注的是“分数”,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评价目的的纯利益性,致使农村教师不得不为“分数”而教,一切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为了扎扎实实地应试,“分数”自然在农村教育评价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去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变成了“分、分、分,老师的命根,考、考、考,领导的法宝”。评价一位学生主要看其考试成绩;评…  相似文献   

19.
中学的语文教育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存的两难境地。虽然与其他主要学科有相同之处,但语文这一母语学科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又可以使我们很有信心地同时挑战这对立而统一的两种教育。根据中学语文浅教深考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深学浅考的应对策略,这或许也正是笔者对当今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另一种解读与诠释。反题:浅教深考现在我们基层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老师教学生教得浅,考学生却考得深。教的是一般知识,考的是特殊知识,不考学生懂的会的,单考学生不懂的不会的。造成这种微妙的语文教学心理的原因非常复杂。或许是…  相似文献   

20.
贵州印江高三学生李坚在今年的高考中,做了件出格的事--绞尽脑汁争取门门考零分.按照他的说法,是想以此方式反对现行教育制度.最终,他仅语文得了12分,加上20分的民族分(他是苗族),总分32分.之后,李坚一直处于舆论旋涡.日前,重庆社会科学研究院某研究员认为:"考零分对抗应试教育,变成一场作秀."(8月26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