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兰 《中学生电脑》2010,(8):63-63,67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特点是通过音乐乐曲的美感和歌词中表达的情感来教育、熏陶和启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教师应将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渗透进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中,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是表现情感的教学。在小学音乐课本选用的音乐作品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靠音乐教师去揭示,才能使之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陶治。多年来的音乐教学工作使我体会到,运用多种方式强化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对于全面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一、结合简笔画,创设情境,用诗一般的语言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感世界。 歌词是一种诗化的语言,是一种极凝炼而又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歌词的内涵,我…  相似文献   

3.
王卓 《儿童音乐》2011,(2):72-74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课是通过听、唱、动等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一门艺术课。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自主地学习。其中学唱歌曲是每堂音乐课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学习一首首儿童歌曲,从中得到亲身体验歌唱的乐趣,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途径。那么想要学会一首首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其中学会歌词记住歌词内容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刚刚踏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汉字发音才刚起步,语文课上学汉字的进度与音乐课上接触的歌词内容的完整性不一致,使得他们对音乐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汉字产生了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了几种针对一年级学生快速记住歌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想象的空间里,迸发出更多的音乐词汇,在这里形象地称之为"歌词想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音乐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让学生展开"歌词想象"的翅膀呢?  相似文献   

5.
音乐主要是依靠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小学音乐尤其如此。小学生年龄偏小。道理懂得不多,而有些道理在语文课堂已经懂得,如果再将音乐课当作语文课来上,讲一番道理,那就会失去音乐课的特点了。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主要是凭借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到底应该怎样上?这是很多音乐教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喜欢上音乐课到喜欢上音乐课,这也是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并且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我觉得,音乐课就应该让学生上得轻松,学得愉快.本来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上音乐课时感受到一种美的感觉,特别放松、陶醉的感觉,真正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培养学生从小对音乐产生兴趣,充分把握开学第一节音乐课,扣紧学生的“趣”,因材施教,设计音乐游戏锁住学生的心。寓教于“乐”,把思想教育、美育贯穿于音乐课堂中。注重让学生听音乐,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参与体验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想象,每一刻体验,让学生大胆地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在音乐中体验情感。注重音乐知识的基础普及,设计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巧学,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回答,让学生的思维在音乐课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体验音乐的快乐。在歌词中学哲理,在歌声中找到自信,陶冶音乐情操。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在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现在的音乐教学课堂来看,音乐课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之前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需要音乐,喜欢音乐,人才的艺术素质决定整个民族的素质。可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学生没有音乐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热情,甚至有些学生对音乐课反感。如何找到一种与学生所期待的音乐课合拍的教学方式,成了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话题。本文从化繁为简,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记号,借力用力,借用多媒体、歌词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体味歌曲的内涵,把教材外的歌曲引进教室,让学生拓展视野等四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契机,及时诱导学生的创造欲望,使音乐学习和创新培养得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一、编创歌词,唤发创新愿望爱唱歌是孩子的天性,好的歌曲人人都喜欢唱,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歌曲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编创歌词,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学习歌曲《请你唱个歌吧》,当学生能熟练地演唱之后,我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学生的视唱练耳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可以这样说,七年级学生对音乐课是喜爱的,学生的直接模仿记唱歌词的能力也是相当强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唱曲谱却是一件难事,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如何指导好学生的视唱练耳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遇到的一件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2.
习明 《班主任》2007,(5):43-44
音乐课上,老师快速板书了一段歌词……班主任刚好经过教室门口,“我无法容忍这样上音乐课,我不能让我的学生唱这样的歌”,于是,班主任严肃地建议音乐老师擦掉黑板上的歌词,换上其他歌教学生。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课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但是多数学生们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音乐教师一个人在讲课,而学生们却无动于衷,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到学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那么,音乐课堂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识谱是音乐课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音乐基本技能之一,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但是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模唱歌词的能力都比较强,而唱歌谱却有较大难度。因此,识谱教学往往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识谱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本身就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一条途径,几乎所有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但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运转,所以,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上音乐课,一上音乐课请假的学生就特别多,这一现象引起我的思考:如何让音乐课展示出更多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本身就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一条途径,几乎所有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但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运转,所以,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上音乐课,一上音乐课请假的学生就特别多,这一现象引起我的思考:如何让音乐课展示出更多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呢?我尝试着做了一些探索。一、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音乐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音乐课,已经不再是只满足于完成传统的教学任务,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然,音乐课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  相似文献   

18.
郑锡川 《学周刊C版》2014,(9):114-114
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本身就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一条途径,几乎所有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但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运转,所以,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上音乐课,一上音乐课请假的学生就特别多,这一现象引起我的思考:如何让音乐课展示出更多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呢?我尝试着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是诉诸人的情感和听觉的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音乐教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音乐课堂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农村小学更为突出,有部分学生把音乐当作了紧张学习的放松,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深厚,听觉敏感性不强,缺乏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