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月光启蒙>节选自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月光母亲>讲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对来看望她的儿子只是傻傻地笑,笑得作者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2.
一、逻辑引读,感知文意 师:<月光启蒙>是诗人孙友田写的,有人称赞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写作,是用煤炭蘸着心血在写作.所以他的作品便成为战斗的呐喊.前进的号角,欢乐的歌唱.是谁培养了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诗人呢? 生:是他的母亲. 师:是啊,他母亲唱的那些歌谣为他打开了文学宝库的大门.今天,让我们也走进这清幽的月光,读读这些当年月光下吟唱的童谣吧.  相似文献   

3.
易错现象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纠错训练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  相似文献   

4.
《夹竹桃》是江苏版小语第十一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 ,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了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的幻想这一重点段后 ,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 :月光下的夹竹桃怎么会引起作者幻想的呢?(配乐朗读 ,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生 :我觉得作者是因为看到了月光下的夹竹桃投在墙上的影子 ,呈现出叶影参差 ,花影迷离的景象 ,才会引起幻想的。生 :我觉得作者闻着它的花香 ,看着它的模模糊糊的影子 ,出神了才会引起幻想的。生 :我觉…  相似文献   

5.
<永乐大典>正本自明朝永乐初年编成后,一直藏于深宫,真正接触过此书的人并不多.嘉靖间重录<大典>,至隆庆元年(1567)完成.这重录的<大典>便为副本.<大典>副本原储于皇史宬,后于清初移置翰林院,其残本保存至今.至于<大典>正本,不但目前未发现有任何踪迹,而且嘉靖后几乎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正因如此,关于<大典>正本的下落便成了一个谜,并引起过种种猜测:其一,毁于明末清初南京;其二,藏于皇史宬夹墙中;其三,嘉庆年间失火毁于乾清宫中;其四,万历年间焚毁;其五,明末焚毁于北京宫中;其六,殉葬于嘉靖帝墓.其中近年影响最大的是殉葬说.  相似文献   

6.
"却"字原本是一个动词,<说文解字>:"却,节欲也."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注>中这样说道:"却者,节制而却退之也."在<汉语大词典>中,"却"有很多义项,如:退、使退;除、除去;回转、返回;还、再;就、便等.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以花好月圆赞颂美满的姻缘和幸福的生活,明朝诗人于谦就在《翁莫恼》一诗中写道:“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古今诗人还写有许多花月相连的名句,像“月钩初上紫薇花”“一庭花影三更月”“暗香浮动月黄昏”……它们都有意无意地道出了明月与鲜花之间的不解之缘。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发现许多花木对月光非常敏感:杜鹃花沐浴在月光下,能开出稠密的花朵;紫茉莉总是在静谧的月光下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而在日出后收敛花容;三色旋花能在月光下发生化学作用,使花瓣产生光泽从而显得鲜艳夺目;南非的花鱼草在满月的…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有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和杜甫<阁夜>两首诗.关于"荡荡空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通'影',月光."(教材第19页)关于"日暮阴阳崔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影,日光".(教材第43页)这两种解释,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不同国籍、时代与风格的两位伟大音乐家,通过两首有着不同创作背景和表达方式的"月光"作品,呈现着独具特色的审美意境,流露出相异又相通的心路历程.将华彦钧的<二泉映月>与贝多芬的<月光奏呜曲>进行对比阐释.发现二者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相通的音乐情感表现,他们分别通过弦与键达到了共同的音乐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0.
典藏金句     
▲我一直坚信,一个人悄然独行,便能感受整个世界. --王智慧<孤独>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二中学 ▲总有声音在呼唤,遥远而贴切;冬日,冰雪宁静而淡泊,轻柔而刚毅,是流动着的<蓝色多瑙河>中渐醒的音符.  相似文献   

11.
魏晋玄学主要探讨名教与自然之关系.魏晋时期,儒学顺两汉独尊传统,仍深居人心,孔子亦继续保持圣人形象,在此情形下,很多玄学家便不得不正视儒学,何晏与王弼都注释了<老子>、<周易>、<论语>三部经典,其中两部属于儒家.王弼一方面顺文化传统,认孔子是圣人,主张孔子高于老子;另一方面又深契道家,不觉便以老解<易>、以老解孔,多有不当之处.通过辨析王弼对儒道两家三部经典的注解及圣人体无论,来评价其儒道融合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生的最爱     
我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于1966年当上了一名普通教师.从此,我便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讲台不久,我便接到了一次公开教学的任务,讲课的内容是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当时我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王小妮的诗歌是易感的,质地纯粹,以隐蔽的女性姿态从生活中打磨出诗性之美,并糅和着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月光白得很>散淡幽深,达到了人与天地万物的高度和谐统一,于虚实相继间让人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4.
    
我做了一个美好的梦:纯净如练的月光里,乳白的鸽子展开双翅,迎着月影的光圈轻轻飞去,几瓣洁白的莲花缓缓滑落到水波里.夜风拂来,月影、花影和花瓣随着波光一起荡漾;清凉的秋风拂过被月光映得透明的梧桐树叶,拂过了积了层薄霜的屋瓦……  相似文献   

15.
校园"怪味"童谣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一)缘由 几乎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谣:20世纪60年代的儿童,深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奉献精神的熏陶,流行的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劳动最光荣>等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童谣;70年代的儿童,流行的是<歌声与微笑>、<小螺号>这样的童谣,尽显淳朴的劳动人民情感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孩子们在<丢手绢>、<小小少年>等童谣中自由成长,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位作家曾说过"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好的童谣不仅具有教育性,还充满了美好的童趣;不仅滋养了儿童的幸福生活,还引发了成年人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6.
宋朝的月光     
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些许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作此痴想.  相似文献   

17.
欣赏音乐     
我欣赏二胡的悠扬婉转,如泣如诉.<二泉映月>,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泉水在映着月光的天下第二泉里流淌,随着琴弓滑过弦的一刹那化作一段段旋律萦绕在耳边.时常听着听着,我的泪也像泉水从眼眶流出--这也许就是我爱音乐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语文》2014年第3期刊登《让有效灌注课堂教学》一文在讲解《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句时,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明白:月光的传播速度,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是每秒30万公里,这样快的速度,人眼观察不到,所以人们感觉月光是不动的,这就是动极而生静。"从表面上看,这是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的成功案例,但细细思来,似乎稍有不妥。  相似文献   

19.
<正>在许多中国孩子的语文课本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贝多芬月夜散步,听见一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鞋匠的妹妹——在弹自己的曲子。他进门,看见月光与大海,便即兴为鞋匠兄妹弹了一首曲子,二位陶醉后,他自己跑回去,花一夜时间记录了曲子,名曰《月光曲》。在另一个现实世界里,贝多芬从没有写过《月光曲》这玩意儿。31岁那年,他写了《升  相似文献   

20.
杨雪 《文教资料》2009,(18):37-39
<红楼梦>流传至今,从开始流传那一刻便有不同的仿书出现,本文旨在通过仿书文献综述,区别仿书与续书的区别,对仿书进行综述研究,寻求<红楼梦>仿书的文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