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运用混沌学的层次自相似性理论知识分析达斡尔族网络语言生活的现状。据初步调查,达斡尔族网络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与现实生活中达斡尔族语言使用状况及语言态度相吻合,但又不是单纯的部分加部分等于整体的叠加。在自相似性结构中,网络语言生活不可能包含达斡尔族语言生活的全部信息,表现出一定的非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中新词族"X控"源自于日语"コソ"(con)的音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一些新的特征,并在网络中迅速流行开来.本文立足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从构成和功能、语义表达和词的演变发展三个维度来对"X控"词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附缀式词族"X控"的演变过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被"字句和被动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被"字句表示被动这一说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怀疑,本文从分析"被"后名词性成分的论旨角色入手,结合与其它语言被动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从类型学的视角类看,"被"字句所表的各种语义都可以被纳入广义上的被动范畴。  相似文献   

4.
母语为英语者口语中混用"不"和"没"的个案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两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否定词"不"和"没"的情况进行了个案追踪调查,对其在从初级一到中级一的三个阶段混用"不"和"没"的偏误情况加以分析。文章指出,只有否定跟过去有关的行为动作或情况时,学习者才会较多地混用"不"和"没"。混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是任意用"不"否定跟过去时间有关的行为动词来表示学习者所认为的主观意愿;第二是误用"没"来否定跟过去有关的认知心理类动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否定词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时髦“族词”及其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英时髦族词(吧族、秀族、拼族、族族)为例探讨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背景与文化心理倾向。族词时髦词能产性强,呈现出一种简缩化倾向,大量出现在网络语言中。其表达形象、传神、时尚,与时俱进,为语言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方妍 《现代语文》2010,(4):141-143
"楼XX"是一种新兴语言格式,源自上海的一起倒楼事件,之后,这种格式被新闻媒体广为运用,多指代与建筑质量问题有关的新闻事件。本文通过搜索"楼XX"词族的一系列成员,探讨了这一词模的结构、语义特征、发展演变和流行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语言,是互动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综合语料发现,21世纪网络新生句式主要包括倒装句式、英汉混用句式和"被"字句式。互动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新生句法结构松散,句子构成打破了现代汉语的构句规则限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有对语言不利的一面,建议互动语言学寻找更为广阔的研究对象,以促进互动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形成了新的语言集团.并不断向传统编码挑战。网络语言传播带来的品位、伦理、合法性等问题,影响着青少年的语言态度和语言情感。网络语言传播促使网络语言向着健康、明、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许多非传统用法的"被"族新词大量涌现。部分"被"族新词产生了新用法,如受事主语被强制、受事主语被欺骗、受事主语被"娱乐"等。这些"被"族新词的涌现与流行,与语言的求新机制、类推机制、经济机制等语言机制以及与公众渴望参与舆论和诉求表达的心理、公众渴望了解真相和追求真实的心理、公众渴望个体权利实现最大化的心理、公众渴望生活娱乐化和幽默化的心理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联网及日常报刊杂志上悄然出现了一大批以"被就业"为代表的"被××"类"被"族新词。这些"被"族新词的涌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对"被××"类"被"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是具有社会现实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陈跃 《文教资料》2011,(12):40-42
社会上对"网络语言"持有各种观点,作者认为,"网络语言"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它的使用局限于一定的场合;它同以往的语言文字革命不可同日而语,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革命,因为它是以主流的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的一种变体;"网络语言"的个别词语进入主流语言应该规范。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作为信息时代的语言变体,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靠写错别字"卖萌"的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网络语言现象,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语言,在网络世界却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对语言形式的无意义的游戏化,体现出网民在语言形式上不断求新猎异的心理以及渴望通过语言的团体性得到群体认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39-45
网络语言的出现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但其究竟是不是"一场革命",需要重新审视。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网络语言的特征和属性并没有超出这些基本认识。网络语言是在技术手段没能达到语音对话时形成的社会方言和语言变体。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这种创造语言新质的方式将会被改变。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广大网迷的日常交流语言。一些网络用语以其简洁、诙谐、创新、时尚的特征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但也有一些网路用语呈现低俗化倾向,对汉语言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污染我们的网络空间,因此,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对于网络语言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应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加以把控、规范和引导,唯有如此,网络语言才能文明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红 《学子》2014,(10):61
正当前,网络语言因其言简意赅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而思想活跃的中职学生对其则更为喜爱,凸显了这个年龄段学生自由、前卫的个性。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它能够年轻化整个社会群体,创造新的时代文化。一、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上特用的语言,它主要以网络生活为主体,而且在网聊、网络社区的键盘语言中被使用得  相似文献   

16.
试论网络语言的双语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是指网络中通用的语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术语,一类是网民所使用的网络惯用语。它是在双语境下产生和发展的,里面有大量的双语混写混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也带来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样式,网络语言有别于日常规范化用语。因此,对于网络语言的这种双语混用的现象应区别对待,对其规范化也必须遵循网络本身的规律和网络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张金帅 《文教资料》2009,(36):33-34
网络语言自在网络上出现.至今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并不断地使用、传播,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其规范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从语言发展规律、语域、修辞和网络文明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确立网络语言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所形成的理学派别,因把"理"或"天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是形而上学之"道",是宇宙的本源),在后世被人们称为"道学派"。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主要在南宋孝宗乾、淳年间,其在理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辞赋创作,无论是书院类辞赋还是世俗类辞赋,理学思想始终都是统摄其作品的主线,但其赋作并没因此陷入单纯说理的困境,相反在其辞赋中朱熹把文道关系结合得恰如其分,形成了醇厚典雅,雍容不迫,寓理于景的文风,他的辞赋作品也因此被同时代或后代人视为骚体赋作的楷模,具有了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4,(9):2-2
《青年记者》2014年第4期交往异化与大学生"微控族"现象 "控"取自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目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微控族",包括"微博控""微信控"等。"微控族"将虚拟空间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和阵地,对于自身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都极为不利。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反思,采取一系列举措,帮助大学生回归理性的人际交往轨迹。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在网络语体中,病句、汉字、符号、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杂糅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组成方式.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