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恺之 《大观周刊》2011,(20):61-61,35
动画可以让无生命的东西运动起来,它的英文名字是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运动起来的意思。节奏是事物生命和运动的表现形式。在动画中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节奏也是为叙事、塑造人物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程禹 《传媒》2014,(10)
正水墨动画是传统水墨画与动画相结合的产物,以动画的方式为静态的画面赋予了生命,是中国特有的动画艺术形式,也是世界动画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的出现使中国动画打破了长久以来"只进不出"的局面,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式的动画体验。诞生与发展1960年,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了。这是中国动画、乃至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创举。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碰撞的结果,将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水墨画引进了动画的创作之中,将两种艺术的优点集于一身。这部水墨动画一问世,中国水墨所特有的意境气氛和优雅灵动的画面感,以及那些来自于齐白石笔下的动物造型使整个动画片带上别样的艺术情调,打破  相似文献   

3.
论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婷 《现代传播》2005,(5):65-67
如今,文艺作品作为商品也进入了市场,特别是动画片的商业性尤为突出,这是否意味着动画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呢?应该说,动画片首先应该是为了审美的需要,即满足创作主体和观赏主体两个方面的审美需要,这是个基本前提,惟其如此,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一、动画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一)审美主体与自然、社会、人生的高度融合动画原本是无生命的幻象,动画家将自己对生命、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理解、思考,倾注在动画之中,使无生命的图画仿佛有了思想,有了情感,实际上是动画家自己的生命律动通过动画形象显现出来,才唤起了观众的…  相似文献   

4.
数字媒体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媒体逐渐代替了电视和影院的动画消费模式.李四达编写的《新媒体动画概论》一书,从媒体变迁的视角出发,以大量丰富的数据探索了传统动画终结的历史宿命和新媒体出现后动画的机遇.大量生动的插图以及实际案例展示让该书在众多有关媒体动画的书籍中脱颖而出.该书以明快清新的笔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媒体动画的范畴、特征以及类型,并且对新媒体动画的盈利模式以及产业链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新媒体动画"的概念,并分析其特点,认为新媒体动画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动画的跨界产物."综合媒介""混搭"与"视觉多样性"是这种动画的突出特点.原创性、流行性、波普性和时代感是其基本特征.该书丰富了当前我国新媒体动画的理论和产业研究,而且对于动画的人才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内需的驱动下,拼贴艺术在动画中的运用越发广泛。本文分别从拼贴为动画带来的镜头景深层次感、美术画面肌理感、以及视觉心理的装饰性三个层面对拼贴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阐述无纸动画技术不仅使动画创作者对拼贴素材的个性化处理更为方便,而且还为拼贴艺术动画的表现与处理方式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带来了新活力。言而总之,探究拼贴艺术在动画中的趣味表现及其技术运用,对今后动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近些年中国动画出现了"复古热"当然这个复古热不是旧衣旧穿,而是指的旧衣新穿,以新的形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的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创作者们抓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可再生的价值,使中国原创动画再次得到社会好评.本论文主要从中国动画的发展进程、选题、选材进行了分析论证,来探究中国原创动画找到了动画的新出路.能否认为这次原创动画热潮是因为有效的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元素符号有关系,也为今后国产动画创作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凯文·凯利提出这个问题——"科技想要什么?"看上去倒是颇有深意.你想想看,我们会不会问"火车想要什么?"或"钢笔想要什么?"当然不会,我们也不会问"蚯蚓想要什么?",因为我们不会对那些我们认为它们没有自由意志的低级生物问这样的问题,更不用说对没有生命的东西了.现在凯文·凯利问"科技想要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他已经将科技视为一个有生命、有自由意志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8.
新海诚是日本动画产业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首位以独立动画制片人身份跻身日本顶尖行列的动画家.与一般商业动画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并组织大量人手的模式相比,新海诚模式尤其适合个人或者小型团队.新海诚动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以独特的视角诠释感情和生命的意义,并通过符号鲜明的背景和色调处理,带给观众别样的视角冲击.  相似文献   

9.
动画产业 "动画产业"是"动画"与"产业"的组合词.<辞海>中对"产业"的解释是:"指各种生产的事业."从市场调研到节目的策划、创作、制作、播出,从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营销到另一个动画节目的策划,整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人们称之为动画产业.动画产业链大致由如下几个环节构成: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创意和制作→动画片的发行和播放→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营销→资金回收→资金再投入.  相似文献   

10.
同一地区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家族相似"的文化风格,在地方文化的影响下,动画的文化风格也必然处于一种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空间性的地缘进退,扩张或者萎缩,另一方面则是时代性的流变.商业性竞争和技术革新是动画文化风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同一种文化在历史时空的重组中会坚持自身的某种文化基因,动画文化风格的变化在这一文化的基因库中发生,因此动画文化风格表现出的形态重组与基因稳定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1.
浅谈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洋 《今传媒》2010,(12):98-100
青少年一直以来都是被全世界重点关注的"生命军"。在社会大发展背景中衍生的纷繁复杂的传播媒介已然成为青少年认识世界的窗口,而在这众多的"小窗口"中,动画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现如今在跨文化融合交汇的浪潮中动画片及动画电影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青少年面对传播媒介的一系列心理特征,通过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来探讨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从这些影响看看动画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术片"现象是中国动画所特有的,"美术片"时期也是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片"样式长期影响了中国动画的创作模式,既显现出丰富的美术形式、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传承理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对于"美术片"的研究,特别是对"美术片"的特点、历史局限及价值的分析,是当下研究中国动画艺术"本土化、民族化、产业化"三个核心问题较为清晰和实际的出发点,对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动画艺术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画艺术的本性似乎很难与悲剧相融合,但悲剧题材的内容经过动画艺术形式传达出来,构成了亦悲亦喜的审美效应.本文结合对经典动画作品的赏析,从感性愉悦、理性觉醒、生命自由三个层次,揭示了动画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平 《青年记者》2017,(14):22-23
动画相较于其他影视产品类型,有着鲜明的特性,同时也有影视产品的共性.从2000年至今的17年间,网络动画产业新的样态、业态、生态正在形成. 网络动画的定义 网络动画最初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进行发布和播放的动画片.”此定义仅强调了动画片播放的媒介是网络,如按此定义,传统电视、电影动画在网络上播出即可称为网络动画,这就使网络动画的概念缺少特质和内涵.百度百科中这样定义:ONA,全称Original Net Anime,直译为“原创网络动画”,又简称为网络动画(Web动画),指的是以互联网作为最初或主要发行渠道的动画作品.①虽然此定义将网络的意义更加凸显,但仍没有突破前述概念的桎梏.网络动画应强调此类产品的内涵和特质,所以比较恰当的定义为:网络动画是根据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制作并以互联网为主要发行渠道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5.
张梦蝶  秦文竹 《传媒》2015,(17):72-74
中国动画也曾经历过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国产动画以别具一格的"中国学派"风格享誉中外.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却因种种因素走向式微,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动画强国.2015年7月热播的3D动画片《大圣归来》,上映单周票房突破3亿元人民币,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被誉为中国动画的华丽回归,似乎让人重新看到中国动漫"逆袭"的曙光.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现今国产动画走向式微的原因,并以《大圣归来》为例指出中国动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丁海斌 《档案管理》2021,(6):20-22,25
当代档案学在转型的过程中是面临危机的.新《档案学概论》在内容上贯通传统时代与信息时代,来回应时代的需求.围绕着"变"与"不变",转型时代的档案学寻找着答案:不变的是档案与档案工作本质的东西,本质意味着永恒.不变的是基础理论,是本质与抽象的东西;改变的是技术与应用,是形式与具象的东西.尤其处于信息时代,笔者正在做出努力,使新《档案学概论》所代表的档案学成为传统档案学与数字档案学融为一体的新档案学.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动画综述张正楠动画常给人一种魅力,主要是它能使人看到一些客观不存在的或做不到的东西。如过去的白雪公主受到了各种年纪人的喜爱,但那时的动画是二维的,而且帧间的变化较大,所以是卡通式的,给人的印象就是真实感不够。计算机出现后,在60年代就有人想把它...  相似文献   

18.
动画是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探讨文化传播效应时,动画特殊的文化影响力就注定成为不能忽视的议题.本文试图以日本动画传播的成功经验为案例,深入探讨动画"议程设置"效应在提升国家声誉资本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当今国家形象认知的新特点,国家形象塑造的新方法与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非常依赖于画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由于来不及传送画面,或者拍不到画面,或者是在一些成就性的报道当中缺少画面,往往只能通过所谓的"空镜头"去"搭配"播音员的配音,这样的新闻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近年来,依赖MG图形动画技术制作的MG新闻图表动画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得以在新闻中广泛运用.本文旨在探讨运用MG动画这一特殊的手段,破解电视画面使用当中的不足和缺陷,使电视新闻更加直观、生动.  相似文献   

20.
在CG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一部"笨拙"的定格动画<玛丽与马克思>出其不意地爆发出了强大的情感冲 击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禁促使我们再一次思考是否电脑特技是赋予动画魅力的唯一方法,还是另有途径?本文以这部影片为线索展开对定格动画魅力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