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凯 《新闻与写作》2001,(10):21-22
在《半月谈》上刊登的,由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帅政和盂晖采写的报道《张平:为人民而歌》,一经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被评为新华社的部级好稿。张平评价说.《半月谈》的这篇槁件是对他创作历程的最全面、最恰当的论述。 这篇报道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社会影响?我觉得,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首先是选题准,抓住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 当时,反腐电影《生死抉择》轰动了大江南北,这部电影改编自张平的小说《抉择》。人们痛恨腐败,关心反腐败,而张平的小说正好传达了他们的心声,因此。张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因此,其叙事行为与小说、戏剧、电影等允许虚构的作品存在很大差异。而在用电视媒介叙述事实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当各种新的电视手段出现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新闻价值论与受众最大化理论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小说与电影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小说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艺术在叙事、表意、艺术表现和对作品诠释上都有很大不同。本文通过分析茨威格同名小说和徐静蕾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部作品,论述小说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在叙事时空、语言表意、外在表现形式和对作品的诠释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1993年,陕西作家陈忠实发表了他的著名小说《白鹿原》.20年后的2012年,陕西籍导演王全安历时十年将小说搬上银幕,拍成了备受关注又颇受非议的同名电影《白鹿原》.对比小说和电影,诗性特征和诗性智慧可以说是小说和电影最大的不同,也是电影表达中的最大缺失和瑕疵所在.  相似文献   

5.
让经济新闻充满魅力!越来越多的读者发出这样的呼唤。有读者曾感慨地说:如果看经济新闻能像看社会新闻一样轻松,像看小说一样有趣就好了。当然,经济新闻不同于小说,但是,新闻的重要、及时、新鲜、真实等特性往往比小说更能吸引读者、震动读者,这就是新闻特有的优势。因此,作为一个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应该学会运用新闻这一优势,认真研究经济,研究生活,研究读者,在经济新闻的判  相似文献   

6.
《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本文对比原著小说、导演阐述、剧本、电影四种文本,对故事重组、叙事转换、人物设定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从小说到电影非扁平化的新型改编方法。  相似文献   

7.
试论影视剧的叙事方式及叙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与小说、戏剧、电影都是在讲故事,但由于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艺术形态,采用不同的叙事语言,叙事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通过对电视剧、小说、戏剧以及电影之间的比较阐述了各自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8.
电影《推拿》讲述的是以"沙宗琪"推拿中心为核心的盲人故事。本文从推拿小说入手,分析了小说和电影的差别,讲述了电影怎样以纪实性的方法开展描述,以及这种方法给影片带来的社会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寻解决影片中问题的方法,来帮助电影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9.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表现在电影本身就是艺术上,还在于它是文学传播途径的一个载体,很多文学著作被改编成电影后而被大众所熟知。本文从对小说与电影的两者关系中,阐释电影对小说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胡阳 《今传媒》2021,29(4):91-93
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处于中间枢纽的张艺谋以解码者和编码者双重身份完成了小说文本文字符号向电影视觉符号转化的跨文化创造。从小说中江南后花园知识女性的颓靡到电影中北方高门大院女性的挣扎,从小说中井边紫藤花的盛开到电影中红灯笼的高挂,笔者将以传播学的解码、编码视角拓宽影视改编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改编而成的系列电影为基础,探讨电影创作者在进行电影文本创作时如何运用修辞陌生化与修辞熟知化等修辞原则,使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审美价值得到成功转换与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与其他叙事相比.电视新闻叙事有以下特点: 一.电视新闻叙事是一种真实叙事 电视新闻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等.都是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电视新闻叙事与当代叙事学主要讨论的小说、电影、戏剧等艺术虚构叙事的最主要的区别。电视新闻的无假定性的真实叙事(以下简称真实叙事)与小说等的艺术虚构叙事(以下简称虚构叙事).无论在叙事目的,叙事手段.还是在叙事功能等方面均有诸多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出版社于2000年年底推出了电影小说《刮痧》,而电影《刮痧》2000年底同期公映则成为了这部小说的一个强光亮点。这一种借力造势的出版运作方式及电影编剧之一的旅美作家王小平女士在电影素材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的成功,使这部既源于电影又区别于电影的“电影小说”带着新异的特色出现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 在近十年的留美生活中,曾出版过长篇小说《孽缘》、《白色圣诞》、《曝光》等作品的王小平对种种发生在身边的华人遭遇深有感触,时时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声所震憾,于是,她和她的丈夫,我国著名影视导演郑晓龙在美国经…  相似文献   

14.
解读西方新闻娱乐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新闻界出现了新式新闻这一术语,最初采用这个术语的卡茨(JOhnKatz)说:“新式新闻是一个速配的混合物,它部分是好莱坞电影和电视电影,部分是流行音乐和流行艺术,它将流行文化和名人杂志紧紧混合起来,使小报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互相结合”。新式新闻的主要表现是将信息和娱乐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作品历来被影视导演所青睐,她的作品多次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与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半生缘》为例,结合小说作为语言艺术和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通过探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区别与联系,为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一部《归来》震撼电影界,在电影上映之前,导演张艺谋就曾说,这是他对电影之路的归来,对早期张艺谋电影的回归。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期待非常高,想看看又一部改编自严歌苓小说的电影,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在电影上映之后,各界评论不一。本文旨在从主题、情节设置、人物等方面,将小说《陆犯焉识》与《归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而优秀的小说文本也在与电影不断进行着跨界改编合作,共同完成故事叙事的篇章。在时代的发展下,以严歌苓为代表的海外华文文学成为兼具审美价值与社会性话题的作品出现,其从自身出发的身体体悟而凸显的自由的人性价值与极具电影化的写作风格使得她的作品屡屡被翻拍。然而,尽管小说文本与电影作品在时代的探索中发展出了相对适宜的合作道路,但它们在叙事方面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叙事视角的角度以冯小刚导演拍摄的改编自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作品《芳华》为例,探讨在时代视阈下小说与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叙事视角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大家下午好!感谢上图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来和大家谈谈小说与电影的问题.小说改编成电影,实际上是由来已久的事,至今被大家认为改编得好的电影确实不多.  相似文献   

19.
黄色,本是无任何贬意的色彩,可曾几何时,人们却把那些渲染低级下流“性”行为的报道称做“黄色新闻”了,并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对其他低级下流传播形式的定性表述名称,如“黄色歌曲”、“黄色电影”、“黄色小说”、“黄色故事”,如今又有了“黄色磁带”、“黄色光盘”之类的新名称:由此不难看出,“黄色”在这里的基本表意为低级、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十七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十七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最后以小说《祝福》的改编为例,通过对《祝福》的改动,做到了由小说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成为"十七年"期间文学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