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某教育集团下属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归就业力调查",共回收超过8000份有效问卷样本.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海归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虽说海归的起薪并不高,但后劲十足,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后,平均年收入高达32.7万. 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67.2%起薪不足6万.无论4万还是6万,都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数字.相反的,这两个数字与国内毕业生的起薪相差不多.既然起薪相似,那么,海归们的留学价值又体现在何处?他们的留学是否纯属多此一举?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知道,起薪只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既不能决定职业生涯的走向,亦不能决定职业生涯的成就.对任何一名职场中人来说,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不是起薪,而是日后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     
5000元留学生归国工作期望起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日发布《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蓝皮书》(2014),在数十万的调查数据中显示,超过半数(57.94%)留学回国人员期望留在北上广深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最受追捧的行业是金融业。绝大多数回国工作留学生的期望薪酬在5 000~10 000元,实际上半数本科生的待遇甚至低于5 000元。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看上去很美的留学却因为性价比过低,令人心碎。  相似文献   

3.
随着越来越多80后和90后"新生代海归"选择回国发展,他们的就业质量随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203名"新生代海归"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人口学背景、海外教育经历、国内求职活动三方面对其客观及主观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首先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回国时间、留学形式、留学区域、留学年限、学历、求职频率、面试次数、就业区域和单位类型影响客观层面的就业质量—即平均月薪;而独生子女、回国时间、留学形式、逆文化适应、第一份工作寻找时间、面试次数、offer次数、就业区域和单位类型等则影响主观层面的就业质量—即工作契合度、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同时,客观就业质量能够影响主观就业质量。根据上述发现,本研究使用ISM模型建立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发现社会人口学和部分海外教育经历因素在"新生代海归"的就业质量模型中发挥深层根源性作用,海外教育结果(如学历、逆文化适应等)是处于中间的关键连接因素,国内求职活动是影响就业质量的表层直接原因。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生代海归"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计,2013年我国迎来了史上最大"海归"潮,留学归国人数达40万。对比2011年的18.62万、2012年的27.29万,2013年中国的"海归"人数涨幅十分惊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将增长到66.6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则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性拐点。为什么会出现"海归"热潮?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家庭团聚是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其中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发展有信心而回国,66.7%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对就业匹配与毕业生工资起薪关系的研究发现:控制了人力资本变量后,过度教育从无影响变为显著负影响,专业匹配从显著正影响变为显著负影响;控制社会资本变量后,过度教育和专业匹配对起薪的负效应都减小约2%。从不同子样本来看,过度教育对高学术优势院校毕业生起薪的负影响更大,专业匹配对低学术优势院校毕业生起薪的负影响更大,教育不足仅对男生和非"211"院校毕业生起薪具有显著正影响,对总样本和其他子样本都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说法·数字     
《师道》2012,(11):59-59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累计有近82万名留学人员回国。据统计,1872年之后的百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13万1978年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超过230万。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员200多万。另有统计:教育部直属高校中78%的大学校长是海归;中国科学院81%的院士、中国工程院54%的院士有留学背景;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21人是海归。  相似文献   

7.
目前,海归回国正在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人选择归国创业、就业。据人事部门提供的最新资料,近年来留学回国人员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川等地留学回国人员年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2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新一代留学生归国之后遭遇了就业困惑,甚至一度出现了“海归”变“海待”的尴尬局面。为了给广州8000名留学生打造就业平台,广州留学生服务管理中心新近成立了留学人才配置部,也称为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为归国留学人员和企业提供双向服务。根据调查,目前在广州市创业或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超过8000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到了约75%,30岁左右或以下的占到40%左右。这些人大多没有工作经验,回国后面对着和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同样的就业难题。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毛尽忠指出,2004年是广州就业形势最好的一年,实际提…  相似文献   

9.
信息速递     
动态英国大学生就业机会与起薪增加英国大学毕业生招募协会访问了224家公司企业后预测,今年毕业生平均起薪将增加3%。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英国大学毕业生应该充分利用充满生机的就业市场,尽早开始寻找就业机会。预计今年毕业的26万名大学生将会争夺9万个就业机会,由于工作机会增加,实际上平均每个工作的申请人数从去年的37.6人减少为32.9人。该协会说,大学毕业生起薪连续3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通货膨胀的平均数,对大学生来讲是个好消息,显示雇主重视大学毕业生的价值。"(《科学时报》2006年6月20日)北大举办向荒漠化宣战国际大学生论坛6月4日是…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留学生》2005,(2)
英国成中国学生留学第一目标国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工作部日前公布了“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英国首次超越美国,以较高的比例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第一目标国,紧随其后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加拿大、德国、新加坡、法国和荷兰。在有关“归国意向”的调查中,海外留学人士(包括在读的和已经在海外工作的)中的87.7%表达了回国发展的意愿。其中三分之一(34.5%)的人表示毕业即会回国;53.1%的人则表示会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回国。在参与调查的所有留学生中,超过一半的人认…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留学工作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2016年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2.23%,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中国的“人才磁铁”效应逐渐明显。与此同时,海归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  相似文献   

12.
《出国与就业》2008,(2):55-57
根据最近慧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2007中国海归人才生存调查报告,对目前海归的构成、特点以及企业对海归的认可度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近半企业对海归满意,而独资企业对七成海归不满意。录用海归的企业认为海归的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务实精神,而这严重制约着海归人才的职业发展。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归因为在国外留学生活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海外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到2007年,中国已经有超过100万人出国留学,回国人数也近30万,这些海归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欧美同学2007北京论坛上,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记录当代海归辛勤奋斗史的系列出版物——"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举行了发布会。没有华灯,没有霓虹,仪式虽然俭朴,但意义却又非凡。  相似文献   

14.
海归主要与国内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产生竞争,国内一线城市是海归与国内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以上海为例,海归对上海市研究生就业市场有极大的冲击,2013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了35万人,到上海就业的海归人数在5万左右;上海市毕业研究生3.8万人,在沪就业人数3万人左右,海归在沪就业人数已经远超本市毕业研究生人数。海归和国内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趋同使竞争愈发激烈,造成人才流动失衡。通过深入分析这一竞争态势的成因,提出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和就业结构、大力支持自主创业、重视留学教育和国内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力等政策建议,有助于解决高学历人才的就业难和就业流向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Study Abroad     
《今天.双语时代》2007,(3):122-122
2007年主要留学国家就业趋势,英国:电子通信和金融行业的“海归”吃香,美国:工科、商科专业易就业,起薪高,加拿大:金融.会计.MBA等商科专业持续火热,德国:IT.制造等技术领先领域受追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关注志愿者回国后的就业问题,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334名归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发现志愿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但由于专业不对口和薪金期望值高,就业满意度不高;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用人单位对志愿者项目不了解,志愿者海外服务经历不被认可;高校对志愿者缺乏就业指导和服务。对此志愿者应提高自身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合理定位起薪标准和求职岗位;地方政府应落实教育部通知精神,加大对志愿者求职的支持力度;用人单位应提高对志愿者项目的认识,做到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高校应对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月27日发布《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从2007年到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人,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70%,半数以上毕业生起薪高于1500元。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中职学校在校生有2200多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农村户籍学生占到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82%,近70%来自中西部,45.7%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采用两水平线性模型探讨院校特征影响我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起薪的两种路径:一是直接影响各院校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二是调整不同院校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性别、专业类型、就业状况等对起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届毕业生起薪的整体差异中有12%由院校层面的差异造成;院校类型调整性别、专业类型、就业状况对起薪的影响呈现多样化趋势。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理清院校因素影响应届本专科毕业生起薪的机制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11,(8):11-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海归收入满意度问题广受关注。中国首份《海归就业力度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海归的薪酬在5000元以内,其中近三成处于“小白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归国     
《留学生》2010,(9)
加拿大近三成中国留学生希望回国工作【新浪网】近期,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6月,加拿大中国留学生总量突破4万人,相当于国际生总量的20%左右。平均每4个国际生中,就有一个中国学生。该报告还显示,28%的中国留学生希望回国就业或创业,其就业和创业方向以金融、信息科技及环保节能等领域为主。海外留学人才回流加速,是近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