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诗歌批评走向迥异于标榜“国际性”的60年代,其论述采用的模式“以民族传统为纵经、本土社会为横纬,从而确定坐标的‘现实主义’”。诗评家所做的工作,是反身传统,重建民族诗风;回馈社会,关怀现实生活;拥抱大地,肯认本土意识;尊重世俗,反映大众心声;崇尚自由,鼓励多元思想,为迈向多元的80年代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70年代的台湾诗歌批评走向迥异于标榜“国际性”的60年代,其论述更加倾向本民族传统、本土文化。诗评家所做的工作是回归传统,重建民族诗风;回馈社会,关怀现实生活;拥抱大地,肯认本土意识;尊重世俗,反映大众心声;崇尚自由,鼓励多元思想,这为台湾新诗迈向多元的80年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禁忌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习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人们所共同遵守。女性禁忌在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中也普遍存在,其实质是社会性别论在新疆民族现实生活中的折射与再现。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新疆民族女性禁忌习俗的成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恨水的“和谐”文化思想主要是以审美文化学和审美社会学为主体建构起来的,包括对国家与民族、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等多方面的民族精神思考和人文人性探寻。他从国家与民族、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等方面进行审视,所呈现的是一种对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和家庭“和谐”的文化追寻。而张恨水的“和谐”文化思想还包括他的“和谐”文学观和在文学创作上所追求的“新旧合璧”、雅俗和谐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丁晓玲 《宁夏教育》2005,(11):11-12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大大地增强。人们常常面临职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理解和相应的生活态度,“自我”与“社会我”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或不等,人们理想状态中“我”的体验,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就人本身而言,矛盾、困惑会伴随我们终身,这无形中也是我们每个社会人在我们生命历程中必须要承担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中的个体主体性的沦落,显然不能满足近代化变革的需要,也不能适应正在变化的中国近代社会结构。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人们不得不在适应外在世界大势的同时,对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作全而的反省。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势的推动下,胡适和同时代的“五四”新文化人开始反省传统的人生观,并通过东、西人生观的对比,认定传统人生观是一种“人死观”,进而对之进行深刻的批判。胡适在这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构成其思想富有价值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追溯“五四”新文化人思想发展轨迹的重要线索。早在1895年,严复以“物竞…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国传统"无讼"理念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也是传统社会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其产生是儒家文化和其他社会因素相契舍的结果。“无讼”所蕴含的精神追求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惯性,影响深远。我们应以一种合理化的思维方式来对传统的“无讼”思想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探究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变革等方面对文化传统及传统的变革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兼及现代文化思想理论建设问题的思考。认为文化传统的变革及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健康态度”,就是要站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广泛地吸收全部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文化传统的补充。从而促进“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得以健康地发展,并大步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新形势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在一个纷繁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进行国际交流。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处世”能力来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以此为目标,本文着重分析在地球村中进行国际交流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念,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继承和发扬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对正确处理好新时期民族关系,顺利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具有很强的借鉴乃至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关系的角度出发,以“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侧重点,简要论述了“和而不同”思想在处理民族关系时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入世精神。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智慧。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儒家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21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这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论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间故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创作的文化财富。它以日常生活为基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的产生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之上,体现了整个社会的现状。民间故事是浓缩的现实生活,它植根于整个社会的制度和信仰之中,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标准、审美趣味和宗教信仰。从文化的视角对日本民间故事“三个兄弟谭”进行分析,可以探索出日本社会的原始的价值观,民族的精神形态,民俗文化和信仰等要素。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德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确发挥过重要作用,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它的弊端日益凸显。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严重滑坡,道德行为的严重失范,让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希望从“对话”的角度,重新认识“教学”对学生道德成长所起的“重要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心意六合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心意六合拳文化体系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思想、“中和之道”思想、“兵行诡道”思想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充斥着新机遇与新挑战的新时代,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心意六合拳的传承发展中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勤俭”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勤俭教育”是经济教育的一项内容,是传统课题,也是现代课题,即使到21世纪仍然是必要的。 一、“勤俭”的现代诠释 “勤俭”作为“中国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源泉”;作为“中华和东方民族伦理中的精华的首要的和本质的品格”,反映了我们民族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仍然应依据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来把握现时代“勤俭”的内涵。 1.勤劳与效率的统一。传统的勤主要是勤劳、耐劳、苦干、拚命干、硬干。而现在我们讲“勤…  相似文献   

16.
一、"现实生活"体验中的价值定位社会生活环境、价值观念以及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多元化思想的存在与发展,使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思想政治观念更加复杂化。要想准确把握当下人们思想政治的动态与脉络,就需要将宏观理想化的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微观的现实生活以及自身切实的成长需求结合起来。在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将其作为高扬人生理想宏伟旗帜的宏观教育,而忽略了受教育者自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许多人把政治课教学理解为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注入式”满堂灌,与启发式教学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当然,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注入式”满堂灌的毛病,教育缺乏吸引力,感染力,这种“注入式”的灌输方法应当废除。我们要在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结合现实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探索政治课教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一种传统 ,一面旗帜 ,一直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统”得以世代相传的主脉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突出和集中体现 ,是民族文化赖以生息繁衍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因。从爱国主义到民族精神 ,是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升华和深化。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考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嬗变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与扬弃 ,探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路径和着力点 ,努力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从发扬爱国主义向培育、涵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胡明 《陕西教育》2011,(1):65-6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已处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换期。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应用.已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如今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教师寻求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种共识不仅关系到现阶段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下面就自己在教研教改工作方面谈点滴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当前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生产力发展,弘扬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