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献小议近几年来,“文献”一词大为流行。这一词出现在我国古籍上,首先于《论语·八佾》记载孔子的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古人注释时,都把“文”解为典籍;“献”解为贤人,合起来讲,就是指要了解过去的历史,一方面要取证书本记载,一方面要探研耆旧言论。以“文献”两字用于书名,由马端临《文献通考》开始。这书的写作形式,充分体现了“文”和“献”相互依倚的作用。凡是顶格写的,都是书本记载;凡是低一格写的,都是名流贤者的议论;二者交相为用,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文献通考”。近人以“文献”二字用于书名的,有郑鹤声、郑  相似文献   

2.
随笔二则     
信息传递与黄远生血祸 1997年我曾在古籍书店买到一部1984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上海书店发行的厚厚上下两册《远生遗著》.  相似文献   

3.
“一般不退”与“一般都退”我们大多数报刊编辑部都有一条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来稿“一般不退”,三个月未见采用通知者,作者可另行处理。既然大家都有言在先,而且众口一辞,作者每发一稿,须得静等三个月,只有投稿的义务,没有责问的权利了。这样做,我觉得有三弊:一是有的稿件并非无  相似文献   

4.
魏令华 《新闻三昧》2008,(10):45-45
新闻要有时间概念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一定要新鲜,讲求时效性。但有家石油企业报最近发表的消息,要么没有时间概念,要么时间概念模糊。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导语上;比如:“为认真落实油田‘5321’工程,  相似文献   

5.
邵燕祥 《传媒》2000,(10):41
《辞海》的分册版本 我没参加过辞书的集体编纂,不知在正式成书以前集稿汇编的程序。不过我知道,现在通行的《辞海》,在正式出版前,曾经以20分册的形式印出,内部发行,当是作为征求意见本吧。 记得那是在“文革”后期,读物很少,大家从干校回来,处于阅读饥渴之中。我所在单位有一位年轻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挑字眼儿”当了一个时期的编辑,落了一种职业病:在读书看报阅文件、资料时,碰见错别字总是习惯地用笔勾出加以校正。对文字工作者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可一到机关里来,便引起人们的反感,说我这人“好挑字眼儿”。“字眼儿”挑到领导身上会惹出“有损首长尊严”之嫌;挑到青年人身上,则会招来“有碍年轻化”之怨。一天,一位老战友狠狠批评了我一句:“不是你所管的范围,何必如此讨嫌!”重语相刺,令我反思,心里醒悟道:可不是嘛!于是把这种毛病收敛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2009年中图学会志愿者行动中江西小组趣事二则。  相似文献   

8.
求是记忆     
吕丰 《浙江档案》2008,(12):32-33
浙江大学11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烙进我们灵魂深处的印记。除了几代求是人为教育和科学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品格外,还有一幅幅记忆影像中的校园建筑。由这些影像串联而成的历史空间。绵延着每一个时代独特的韵昧。它们已不单单是一幢校舍、一栋楼宇,同时也是大学的符号和象征。阅读它们。仿佛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在解读学校的岁月变迁。  相似文献   

9.
陕西日报的“求是篇”专栏,自90年7月初问世以来,在广大作者的热情支持下,截止去年6月底,已发表90篇文章。因其短小,二、三分钟就能读完;论述的多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写的多是作者的独特发现和深切感受,常能给人以启迪。加之,读者把新闻评论视作报纸的眼睛,透过“求是篇”这只“小眼睛”,也能窥探报纸的若干意向。因此,她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虽说文无定法,不拘一格。但是,各类文章既有文章的共同要求,又有自己的独特要求,因此,“求是篇”  相似文献   

10.
随笔     
打死我也不再说 以前,我是见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属于那种发现别人脸上有雀斑,就赶紧如实相告的人,因此,不但得罪了不少人,还给人留下了狗拿耗子的印象。渐渐地,我知道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深悟之后,俺也就跟着看开了,干嘛折腾自己呀,干脆就随大流得了。因此,我一改过去“硬邦”态度,见谁都一副谦虚的笑容,赶紧附和着人家说好好好,是是是,大有向“徐善人”急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笔     
我在福建的一个小城已住了一个多月,这里喝酒的朋友不多,晚上无聊,经常以逛小书店打发时间。这无疑是消磨时间的一个良方,尤其是在外地逛书店,总是觉得比在北京逛书店心里踏实,完全可以说是“坦坦地”。 不知为什么,在北京一个人逛书店,  相似文献   

12.
随笔     
很久以前,我就萌生了为龙套做赞歌的念头,其由头就是《大话西游》。看片子时我曾经感慨,绞刑架上那两个小妖是电影史上最节烈的龙套。一部《大话西游》三个多小时,主角配角不下几十个,全都在忍受着唐僧的叨叨,却只有这两个小妖,振臂高呼“我受不了啦”,然后慷慨就义,谱写了一曲用生命追求耳根清净的自由颂歌。特别是第二个小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自己脖子  相似文献   

13.
随笔     
据说中世纪骑士们决斗之前,彼此握一下手,以示光明磊落,不藏暗器,握手由此而起源。它在中国的风靡,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中国古代的志士们见了面相互致意,是拱手作揖:一手握拳,用另一只手环住,然后向上向前举,态度显得恭谦不说,最重要的是与人保持距离,不触肌肤,所以香港自从SARS流行之后开始提倡中式揖礼了。而仕女们见了生人,是要款款矮下身去道个万福,形态当真是秀丽至极。这些旧俗被抛弃了,实在是莫大的遗憾。如今,握手是世界通行的有代表性的问候礼节之一,这一点看国家元首会晤的新闻可以看出来。我第一次与人握手是初次见单位领导。本身是嘴拙的人,见了领导舌头更像是上  相似文献   

14.
随笔     
小时候,翻开家里的户口簿,我奶奶的职业栏里记录着“家务”两个字。估计有这么奢侈职业的中国妇女现在已经不多了,更不用提操持此职业的中国男人了。可是,在大洋彼岸,回家大干家务革命的男人却呈增长势态。自从1990年以来,父亲是家庭妇男的美国儿童增加了70%,达170万左右。 美国男人回家从事家务工作的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裁员以后被迫回家的,这  相似文献   

15.
随笔     
名字说白了就是一个记号,一个标签,写在身份证上,以免和别的人类混淆。《说文》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命”。我的理解是那时候是原始社会灯火管制,天黑以后就看不清对方毛茸茸的脸,就用口来叫别人的名字来相认,尽管是“嗷嗷”几声,类似于暗号切口的作用,但应该也是名字的雏形。 名字除了标识的作用之外(例如周星驰被卖身到华府不叫唐伯虎而叫做  相似文献   

16.
随笔     
谈谈情,吃吃饭 我从学校毕业的第一年,第一次被某人正式邀请吃饭——就是表示开始的那一种,从此不只是谈工作谈理想谈文学谈人生,也不只是隔着半米的距离散步——不知怎么,第一个感觉就是惶恐,很惶恐,死活不肯去。不记得对方又说了些什么,只记得他最后一句,好像很潇洒:“……那我可自己找人喝酒去了!”  相似文献   

17.
随笔     
我在廊坊的一家腌臜小馆里,看到那张脏兮兮的过塑菜单主食一栏中,在西红柿鸡蛋面、炒饼、米饭之间赫然写着:方便面。当然,你若点这道主食,店家不是给你一包面再拎一瓶开水让你自己泡,而是给你煮好,再加点菜叶子,并问你加不加鸡蛋。有不少中学生中专生及打工仔打工妹常到这里来点这道方便面加鸡蛋,我见他们吃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  相似文献   

18.
随笔     
约稿的绝招 某报副刊版有五个编辑:女浅浅、女秀秀、女小曲、男小刚和我。我们的头儿对名人的“裹脚布”通通放行,对新人的作品打回去重改五遍,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是竞争上版,所以如何用千字50—100元的低成本去吸引著名作者,是每位编辑夜夜失眠的原因。于是,各村都有了各村  相似文献   

19.
随笔     
我原以为高中时,到上海奉贤农村下乡所用的与猪圈一墙之隔的厕所,是平生所见最生猛的厕所:前有农家顽儿硬生生将头挤入一板薄门下端的缝道明窥,后有“芳邻”循味而来暗视;直到若干年后,在越南湄公河三角州一小饭店打尖,才算见识到更胜一筹的。当时女主人将我引入饭堂后间一4米见方的木屋,入室后见其中空空如也,我连忙返出,一把揪住正欲离开的女主人想问个究竟;岂料她颌首一笑,反手把我擒住,塞回那个陋室,临走还轻轻将门带上。定神打量之下,只见屋内地板之间有着宽窄不一的缝隙,不过最宽的也只有一  相似文献   

20.
随笔     
身怀六甲 今年夏天孕妇多得让人起疑。一位孕妇解释说,明年是羊年,大家觉得羊年不好,所以都想在马年内把孩子怀上并生出来。我没有问她为什么羊年不好,他们中这些禁忌一般都很无聊,如摩托车牌号4不如8好之类。而且我就是属羊的,以我妈妈的精明,而允许这件事发生,说明这不是故老相传而近乎空穴来风。我也没有问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提早而不是推迟,这显然并不是马和猴之间的问题。能顺便契合一下早生贵子的祝辞,违拗一下刷上老家山墙的标语,对谁都是个轻松的决定,何爽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