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价值中立"是西方心理咨询特别是人本主义取向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在我国的高校心理咨询中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本文试从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对象的特征等方面来说明":价值干预"是高校的心理咨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魏青 《宜宾学院学报》2006,6(9):103-106
“价值中立”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强调尊重与相信人的价值和潜能,在心理咨询中坚持不介入、不评价、不指导的基本指导思想。但事实上,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咨询双方必然发生价值的交互影响,无论咨询者怎样努力,都难免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到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产生影响。“价值中立”是不现实也无法做到的,只有辩证而理性地看待“价值中立”,才能有效地实现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3.
价值中立是西方人本主义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取向要做到不干涉、不指责、不评价。高校心理咨询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在这种特殊背景下,针对高校心理咨询不同的阶段,我们只有正确的运用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价值中立"是人本主义取向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倡导不评价、不指导、不干涉的价值中立原则。但在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中存在局限性。本文试从心理咨询的性质、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以及高校的教育目的等方面来说明:"价值干预"是高校心理咨询的可行性选择,应该努力寻求科学的"价值分析"原则。  相似文献   

5.
吴洁 《华章》2012,(30)
价值中立原则是人本主义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中,基于我国高职院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心理咨询师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价值中立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辩证而理性地运用价值中立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价值中立或价值参与是心理咨询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两者的内涵、价值问题的本质,说明两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心理咨询中应将价值问题与本土化、个体的特性结合起来,辩证地对待价值中立,并把它与价值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价值中立基础上恰当地价值参与,才能促进咨访双方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的概念作深入的探讨,指出这一原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内在意蕴,即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坚持个人情感的不介入、个人价值观的不评价和咨询师价值引导的不指导。这既是要求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完全的价值中立,也是对咨询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做到助人自助。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心理咨询重视"以来访者为中心",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价值参与是和价值中立相对立的一种态度。我国很多学者认为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价值参与是必须和必要的,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和方法,如价值澄清、价值归因、价值选择、价值认同、行为反应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中小学更有效地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0.
"价值中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是: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向上、向善、自我发展的潜能;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能掺入个人情感与价值,不能对来访者进行价值评判,也不能强迫来访者服从咨询师的价值观念,要对来访者的情感、观念、行为给予无条件的尊重与接纳.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心理咨询重视"以来访者为中心",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价值参与是和价值中立相对立的一种态度。我国很多学者认为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价值参与是必须和必要的,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和方法,如价值澄清、价值归因、价值选择、价值认同、行为反应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中小学更有效地进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2.
在咨询过程中,价值中立的不可能、不应该已成为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共识.既然如此,那么,学校心理咨询就应该对学生来访者进行价值干预.那么,如何干预呢?有学者如江光荣提出"侧重价值的功能性干预,避免内容上的干预"的观点.笔者不是很赞同.  相似文献   

13.
邓彩艳  黄奎林 《教师》2011,(26):8-9
在我国实际的高校心理咨询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价值干预。高校心理咨询属于发展性咨询,咨询目标必须与高校的育人目标相一致,咨询对象正处于价值观还不成熟的阶段,高校的心理咨询是免费咨询等因素决定了需要在咨询中进行价值干预。且在进行价值干预的时候,需要遵循自觉、适时、适度、谨慎、侧重价值的干预功能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实际的高校心理咨询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价值干预。高校心理咨询属于发展性咨询,咨询目标必须与高校的育人目标相一致,咨询对象正处于价值观还不成熟的阶段,高校的心理咨询是免费咨询等因素决定了需要在咨询中进行价值干预。且在进行价值干预的时候,需要遵循自觉、适时、适度、谨慎、侧重价值的干预功能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存在现状、理论渊源、教育视域和实践层面来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全面强调"价值中立"原则,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导向.辩证地加以分析和认识,"价值中立"原则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更适合被定位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价值"的把握,应该提倡"小中立,大导向"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翔 《江苏教育》2007,(4):61-62
价值中立是成人心理咨询中奉行的一个主要原则.它主张在文化和技术的双重意义上保持并体现咨询师对来访者人格最大意义的尊重。其潜在的话语是:①价值多元是民主、健康、和谐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②个人拥有价值选择的权利;③成人具有自主进行价值选择与判断的理性。  相似文献   

19.
自心理咨询从西方引进中国,就一直没有摆脱西方固有价值观。心理咨询的科学化、中立化仍然是中国心理咨询界追寻的目标。但是,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却强烈地冲击了心理咨询的这种价值取向。文化心理学认为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自然也不可能有普世的价值观,文化是社会中人建构的结果,而心理咨询更是基于本土文化上的一种心理调试技巧。因此,心理咨询推广和开展的原则不应当是价值中立,心理咨询的历史文化建构和本土化才是提高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咨询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具体实施却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双重关系"难以避免、"价值中立"受到挑战、"自愿原则"难以遵循.为使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主动寻求摆脱这些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