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有力抓手和主要阵地。我市教研室于几年前向全市推广“备——说——上——评”一条龙教研形式,为传统的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较好效果。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1)直线型的运行机制往往会造成主讲教师单方独进的局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教研氛围。说课是群研的好形式,但也因缺少前馈(说课后紧接着上课)而弱化了应有的价值功能;(2)指向性不明,重“教”轻“研”。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而非理性的,就事论事,就课说课,缺乏教研的深度和力度。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对“备——说——上——评”的教研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反思,并经逐步补充和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观念,为创新营造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通过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研环境,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有:  一是“尊重”。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意尊重每一位教师,相信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对每位教师的创新能力都满怀希望和期待,积极鼓励每个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参与”。鼓励、支持每位教师参与到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新才能。  …  相似文献   

3.
教研是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关键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需求出发,历经20余年四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和持续迭代升级,创造了“三段十步”“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该范式坚信教研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要聚焦改课,改课需要教研组织、文化重建;以“混搭”专业实践共同体为载体,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重建了教研活动机制,教研员、专家全程陪伴,集体会诊,适时示范,教师“抽签+自荐+推荐”,人人卷入,深度合作,全程全面参与改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实践表明,该范式有效助推了教师全员的专业成长,也推动了区域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相似文献   

4.
同伴互助,专业切磋是校本教研的根本;教师协作,共同发展是教研活动的灵魂。为了使每个教师在群体的合力中都有较快发展,我们围绕“三课一循环”开展活动,促使教师人人参与,在互补共生中合作成长。  相似文献   

5.
组织教师听、评校内教研课,尤其是每一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参与的“一人一课”,是众多学校沿用多年的传统做法。为了提高“一人一课”活动的实效性,需要对其进行改良和完善,从单纯关注表面的数量走向关注深层的质量,从单纯关注教研课本身的质量走向关注团队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社会学科备课组的教研活动的流程是:“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时间长了之后,教师在进行教研活动时经常会觉得老套、乏味,没有兴奋点,更重要的是这种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明显的指导与深刻的促进作用,大家把组内的教研活动当作任务草草完成,组内的教研活动逐渐丧失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在教师专业成长空前重要的今天,究竟应该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文化,用一种什么样的教研文化让教师沐浴其间?笔者认为,校本教研的核心在课堂,落脚点在课堂,课堂的成败决定课改的成败。事实也证明学校几乎所有的教研活动,都是在围绕课堂这个中心旋转。所以,校本教研的精髓应该是“以课(堂)为本”的教研。怎样实现“以课(堂)为本”的校本教研目标,实践证明营造“把课挂在嘴边”的校本教研文化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宝泉 《贵州教育》2010,(20):37-38
2010年3月17日,我校科学组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由我校初二年级的两位教师先后开设同一节课——“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对比式教学教研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听课教师都深有感触,得到不少的启发和收获。现谈谈笔者听课后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在校本教研氛围中探究“弹性化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教师全员参与、合作探究、全体受益的教研,是教师人人要做,人人能做,人人受益的大众化教研。校本教研是进行“弹性化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的保证。在校本教研氛围中探究“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模式,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单人单课孤军奋战的局面,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才智,教研组内合作,集体研究,加以优化整合,并在课堂实践操作中,予以完善修补,反思总结,最终形成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教学设计。以一个年级五个班为例,每个班级的教师认认真真备一个主题单元的课,通过集体讨论,再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行组内教师资源共享,这样半个学期的课只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问就能备好了,还能充分保证备课的质量。教师在认真备课、集中研讨的过程中,既钻研了教材,研讨了教法,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课,是让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课。研究课活动是教研组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呼唤根植于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课例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这种教研方式是以一个个实际的课堂教学为例的教学研究,它是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的一系列研讨。提供教研的课例不是优质课的观摩,也不是应付评比、评估的“做秀”课,而是立足于自然状态下的常态课。为此,我区在课改实验中,积极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到一所学校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语文教师会课,几位教师上的都是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第二课时。俗话说:“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几位执教者各尽所能,尽力上出了自己的特色,真可谓精彩纷呈,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会课后,该校组织了听课教师对这几节课进行了点评,以下是其中几位听课者的评课摘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局小学段利用辖区内教研资源,开展片区教研的探索与实践。在片区教研中,通过创建片区教研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了“巡诊式”、“同课异构式”、“年级递进式”、“专题研讨式”等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故此,我校采用“滚雪球”式的语文教研活动,在“说讲结合、同课异构”的合作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县级生物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卢龙县提出“同课异构合作教研”新模式,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例观摩、分组合作评课研讨、大组合作评课交流、教研员总结等环节,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全县初中生物教学和教研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题教研活动以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成为了基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的一大亮点,也成为目前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指向。因此,研究主题教研模式的高效应用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并提出应用主题教研模式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解析问题——甄选主题——课例研讨——反思改进——解析问题”的流程,形成结构化的教研活动模式。此外,还需致力于为教师提供一个全员参与、个性展示的培训平台,助推教师在专业理念、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改的推广实施,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一课三析”就是其中的一个教研活动。以下三个案例,是由我们学校三位教师执教“循环小数”中的课前导入部分。三位教师都采用了同一组信息,但是由于导入的方法不同,所以收到的效果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8.
王丰 《江西教育》2011,(3):29-29
校本教研强调以问题研究为核心,增强教研的目的性,减少随意性,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确定有自身特色的教研方式。按照“选点——寻线——入面——拓路——搭架”的五环节模式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可以取得一定的实效。下面以语文“习作讲评课”主题教研活动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教研组长是教学第一线的“水下作业兵”,又是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舵手”。然而要当好教研组长,还应做到“六勤”。一、勤听课。教研组长不仅要设计各种类型的教研课和组织本组全体成员听课,在每学年自己还应听完本组每位教师的各种教学课。以便调查摸底而...  相似文献   

20.
陆梅 《教学与管理》2001,(11):74-74
近几年来,在广大中小学盛行“说课”这种学科教研活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好课题。体育“说课”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把自己的备课过程、构思和教学设计向同事或领导所作的介绍。它比实际上课更节省时间。更能代表一个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但是,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说课”活动中,把“说课”当作是“背课”,或把它当成是一堂理论公开课。因此,笔者对“说课”这一新颖的教研活动形式作了如下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