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的基本主题。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及学校都提出了“打造学校品牌”的口号。应审慎对待品牌概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如果全盘照搬企业中的品牌概念,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提升学校品质应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努力方向。学校品质是“学校品位”和“学校质量”的统一,核心是从师生的视角来发展和提升学校。“学校品位”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和“学校建筑”上,“学校质量”可视为由“学生学习质量”和“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构成。要强化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教学的深度变革,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彰显学校建筑的“场所精神”,通过这些策略来有效提升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2.
教育产业化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改革损害了学校的公众形象,这表现在诸如“学店”、“企业”、“官场”等若干隐喻中。这些隐喻表明学校面临着一种正当性危机。这具体体现为学校社会整合功能的消解、专业自主性的弱化与教育精神消失于应试教育中。因此,学校改革也是一种道德面貌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学校改进是一种“系统而持续的努力,目的是在一所或多所学校里改变学习条件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条件,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持续性是学校改进的重要特征.美国的研究表明,许多学校持续改进的过程模型都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休哈特循环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过程模型引导了学校科学、理性的持续改进.介绍和分析美国教育学会的“卓越学校的关键——持续的学校改进”模型和全美学校评价学会(NCA)的“学校进步的突破点”模型,对我国的学校改进研究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的差异决定了美国采取的是行政分散控制型的教育体制,韩国则是行政集中控制型的教育体制。然而,两国在中小学校内分别成立的“学校董事会”和“学校运营委员会”机构,却显示出了它们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自治性、民主化、法制化等共性。当然,美国的“学校董事会”与韩国的“学校运营委员会”相比,还具备历史悠久、成员构成多样化等特性。分析两国学校内部领导机构的共性与区别,对于我们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22年11月5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学校安全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和山西太原同步举行,会议聚焦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有关精神,围绕“学校安全政策解析”“学校安全教育体系构建”“学校安全风险治理”“学校安全实践探索”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理清了工作思路,对深化学校安全研究、改进学校安全工作,起到了较大的启迪和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6.
“主体型学校管理”是以校长为首的全体师生为主体 ,实施主体性教育为目标的学校管理模式。“主体型学校管理”是相对于“依附型学校管理”而言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学校管理依附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 ,是一种被动的从属关系 ,上面安排什么 ,下面做什么。校长可以不必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考虑 ,只要守好摊子 ,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对上级负责就可以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主体型学校管理”应运而生。学校管理者除了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上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之外 ,还需要完成由“依附型学校管…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及高校、高中扩招政策的影响下,职业学校生源持续减少,以致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办学难以维继,这种现象在90年代末尤为明显。为此,当时的许多职教工作者大声疾呼,认为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低谷”!许多职业学校开始另寻出路,减少或放弃了“中职”办学,甚至转向办起了“普通高中”、“高考复读班”,或致力于学校升级。  相似文献   

8.
国外制定学校章程的实践经验和法律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法》把“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列为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并赋予学校行使“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中就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意识,依据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少学校都在争创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其亮点就在一个“特”字上。“特”,意味着与众不同。有人将一些专门的学校,诸如语言学校、体育学校、艺术学校看作是特色学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样的界定并不清晰。上述这类学校,更恰当地说,应该称为专业学校,而不应该叫做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特”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个特定的校名上,而是体现在一所学校所反映的丰富内涵上。具体而言,特色学校的“特”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实际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其原因有:办学自主权概念本身的界定不清;学校这一主体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地位模糊;没有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片面强调政府对学校的“放权”,而忽视学校自身的“用权”;缺乏促进学校办学自主权运行的机制;受现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因此,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真正实现,关键在于重新界定办学自主权,明确学校的法律主体性质和法律地位,重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将政府“放权”与学校“用权”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能促进学校办学自主权有效运行的机制以及改革现有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为政之道是什么?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有千秋,莫衷一是。其中一说,乃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子张、子路等弟子所云:“政者,正也”,意思是为政之道在于正。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于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个高度概括的词,正派、正直、正义等,都离不开一个“正”字。不同政党,不同时代,对“正”字有不同见解。那么,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校校长来说,“正”字应作何解?愚以为,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用人正派公道。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人用得好,就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12.
校园系统工程的策划--CI设计与校园环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园CI的内涵在传统的操作上,教育几乎等同于说教,校园里充斥着各种声音,广播喇叭声,琅琅读书声、教师讲课声,班主任的训斥声、校长的教导声,然而,教育行为的本义是“润物细无声”。在培育和改变人的行为上,心理学指出暗示、模仿、感染、从众、顺应、同化等以及连着归属需要因素,无时不在引导着孩子们。我们希望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避免说教带来的腻烦、逆反或抗拒。因此,结合上期(2003年第19期)“活动”、“服务”、“发展”三理念,从教育角度看应该有如下内容,这是校园CI或者说学校形象的第二个核心体现。1.教育是一种活…  相似文献   

13.
韩永正 《河南教育》2004,(10):11-11
营造“学习型学校”,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和行动纲领。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真正学习”,使之成为“学习型学校”,是教育界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以“研究性变革实践”为主基调的时代背景下,教研组这一学校中层组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宠儿”。叶澜教授认为,重心下移是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转型的核心特征。改进教研组的活动方式,强化教研组在整个学校变革中的枢纽性地位,是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必然产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文化管理:超越规范的学校发展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发展是一个由凭借“校长能力与魅力”的“没有规范”到依靠“学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立规范”,再到通过“学校文化与价值追求”的“超越规范”的发展过程。文化管理作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崭新理念,是超越规范管理的学校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16.
李彬 《湖北教育》2010,(2):36-36
如今。学校工作总结日渐沦为“鸡肋”。究其原因就是总结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学校领导只是把它当成学校管理餐桌上的最后一道菜,认为宴席散去。一年的工作也就圆满结束。其实,学校工作总结会不是一年“最后的晚餐”,而应该是学校管理辞旧迎新的一道“套餐”。近几年。笔者在年终总结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将总结会的形式做了创新。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校办学竞争”仍是一个有待明晰的概念。而时下所倡导、理解的市场化、私营化学校办学竞争实质上仅停留在招生、升学两个方面。学校间的竞争应该是一个不完全开放的领域,而且学校竞争要发生,需要有一个真实有效的平台为载体,竞争的前提是分好类。因此,“竞争办学促进学校发展”的内涵、意义、实现的方式与边限等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确证的。  相似文献   

18.
胡轩变脸记     
曹成龙 《陕西教育》2005,(12):29-30
有许多孩子在家里是“四体不勤”的小懒虫,在学校却是得了小红花的“劳动标兵”;有的在家里是个多嘴的“小八哥”.在学校却是个闷嘴“小葫芦”……为何孩子在学校与家里的表现大相径庭呢?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代化》2006,(4):2-5
“城市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甚至在同一地区,重点学校设备先进、老师待遇优厚,而普通学校连运转都难以维持。一些人大代表提出,当前教育不公现象愈演愈烈,“政绩观误区”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较广义的界定,组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这些价值观念、信念及基本假设是“由组织在学习处理适应外部和综合内部的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一直被认为是很好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