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查 《语文知识》2004,(11):10-10
巾 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相似文献   

2.
女子爱美,因而与服饰文化深深结缘,这从古代女子称谓中便可略见一斑。及笄、笄年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一头锐,一头钝。最初是用竹子制成的,后多用骨角、象牙、金玉等制成。古代女子十五岁要举行成年礼,即笄礼,就是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个髻,插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相似文献   

3.
4.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我国古代寓言作品,学生除了从中获得古代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外,更多的是得到了人格精神的熏染和育养。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语文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品鉴这些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哲理与人文精神,彰显其精神价值,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服饰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神农时已经产生了。我国古书《墨子·辞过》、清代雷鐏《古经服纬》等谈到最初的衣服应该是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后来传说黄帝创上衣下裳,即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 到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成。且看甲骨文中“衣”写作“”或“”,就可看出当时衣己有型,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  相似文献   

6.
7.
8.
刚性的“教材权威”观念,教材的单一性、封闭性、稳固性和恒定性,制约着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性,造成教学过程中过强的规定性、封闭性、绝对性和僵化模式,使得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对教材的解构过程,无法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教材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的生命体之一,拥有鲜明的主体性。中学语文教材必须破除“权威”观念,摆脱工具地位,真正成为具有能动作用的、多层次多元的、具有主体意识和综合性、开放性、可读性以及个性化特点的“场”系统。  相似文献   

9.
生活或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年龄的代称.理解起来有些麻烦。现将常见的年龄称谓收集并解释如下,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古代服饰     
辛欣 《考试周刊》2013,(88):33-34
服装是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自五千年前的远古时期服装就有了一定的形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装无论从色彩上款式上还是面料上都逐渐成熟.各个朝代各个民族都设计制作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服饰,其中的一些服饰已经成了典范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例如唐装、旗袍等.作者简要阐述了对古代服饰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对新版中学语教材中的部分言注释提出了自己的商榷意见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高中文言课文中出现的众多古人的服饰形状、质地、色泽等进行辨析 ,从多姿多彩的服饰来认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思想品行 ,以便更好地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 ,让学生切实掌握古代服饰知识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服饰也不同,因此,人们以不同服饰名称采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的代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服饰多姿多彩,通过有关服饰的成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解我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建设建设走过了一个世纪,它与时代共患难。中国现代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80年代改革开放四次伟大的变革,中国语文教育亦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语文教材的改革顺时代变革而变革。从20世纪初语文科独立到今天,语文教材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于21世纪来说,一百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珂以誉之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6.
17.
互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类型,如:本句互文见义,对句互文见义,多句互文见又等;使用得当,可达到意义全面而行文简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归纳为“综合型”与“分编型”,并对这两类教材作简要分析,针对其弊端提出“一分为三”的重建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新思路,即将中学教材分为《汉语》《文章》《文学》三套书。本文对这一思路重建教材的教学设置及三套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材建设是中学各学科教材建设中最为复杂、争议最大的学科。对此,笔者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现笔录于此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从根本上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已刻不容缓。只有教材改革了,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语文版教材比老教材似乎比较地好些,但那也只是长矛到大刀的改进,还不能算是火药发明的突破。它和别的教材一样,仍然漠视汉语作为一种母语的民族性,它抱守着与时代不符的老信条,固执地在过去的时代所形成的迷途上踉踉跄跄——语文教学的失落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