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外交事业的发展》,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和世纪之交新中国外交的新发展。本课是"外交无小事,国家利益至上"的典范,重点内容是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尼克松政府施政的重大突破口,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典范。尼克松访华对两国而言是双赢的。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  相似文献   

2.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二课,课程标准关于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依据必修1政治文明的主题和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课标和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我认为,在本课的处理上,着眼点是美...  相似文献   

4.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由于笔者所在地方未将“太平天国运动”列入高考考点要求,因而给了教学探讨和教材整合更大的空间。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学习过太平天国运动内容,并在中考试题中有体现。因此,我们选择了将本课设计为一堂学法指导课:除对太平天国的史实进行回顾及运用革命史观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外,重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洪秀全,指导学生通过研习相关材料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以点带面,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本课为历史(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岳麓版教材将其归入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列在该单元之首。有关“西学东渐”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课标要求与设计理念 关于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益的理念,结合教学实践与教材内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设计思路:以张裕葡萄酒公司发展兴衰史为主线,整合教材,由“个体到整体”,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1957年到1971年,日本在联合国中先后支持美国针对中国的“暂缓搁置”、“重要事项”、“逆重要事项”等决议案,企图阻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代表权问题是日本对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要日本对华政策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对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政策也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思路关于"五四运动"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单元主题为"内忧外患和中华民族的奋起",呈现出近代中国发展的两条鲜明主线,即"反侵略"和"求民主",本课的学习应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二条主线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教情学情】《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岳麓版教科书把“新航路开辟”作为“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的第一课,可谓是匠心独运。首先,新航路的开辟是工业文明的前奏,把握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主要以中美关系正常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打造全方位外交格局等事例为线索,展示新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的丰硕外交成就。对外关系史实际上也是国家发展史,背后是国家命运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更迭与转向[1]。本课以中美关系变化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重点关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与教材分析】 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四课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这条主线展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重点介绍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地位和作用,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及其影响”的这一“学习要点”看,应该说本课是第一单元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在“联合国”有着非常明晰的表现,中国在联合国创立时成为“四警察”之一,主要是抗日战争的贡献,但也得益于美国的“抬举”。美国此种“抬举”纯粹是出于对中国的利用,中国因美国的操纵而被排除在联合国门外工达22年之久的那段极不正常的历史就是有力的证明,中国恢复合法席位后,在联合国同美国霸权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双方也有多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柳合青 《历史学习》2007,(10):13-14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那么,如何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呢?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按照国际公认的准则应立即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采取制造“两个中国”等卑鄙手段,千方百计地反对和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了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根本原则,维护了中国主权的完整,粉碎了西方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  相似文献   

15.
本课内容非常简单,按课程标准,就是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执教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从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导入,引出主题——“和同为一家”,本课讲的是我国唐朝时期国内民族关系的状况。教师提问:“唐朝时,我国民族关系十分融洽。一位唐朝汉族的皇帝(唐太宗)为什么会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呢?”之后,引导学生看书找答案。  相似文献   

16.
本课教学内容是冀教版《学英语》第8册Unit2Lessonll:Thisisgoodforyou!这一课是围绕“健康”这个主题展开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词汇“bone,mus—elesandskin”和句型结构“For——,youneedto——99学生能够听懂、会说关于“健康”话题的简单话语,能根据读音规律,读出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本课的句型写出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标准中,本课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中天李中的星体之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空间的内容,在教材中居于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制作宇宙》、《修改模型》的内容。本课教学是从两课的学习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内容,希望借助模型使学生建立太阳系的概念,进而为后面认识银河系和宇宙的浩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朱新民 《历史学习》2003,(11):26-27
教育部考试中心刘秡老师在《论考试内容》(载《中国考试》2003年第1期)指出:“考试内容要经过科学‘组装’,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和独立的考试品种。”2003年高考文综第37题在科学“组装”考试内容方面,有如下成功之处:一、整合课程资源37题是一道历史学科内综合的材料解析题,由导语、三段材料和五个设问组成。导语开门见山:“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导语以这两件史实,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统领全题,拉开了本题考试内…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有四个学习要点,第一个就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从教学角度看,主要是说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的特点,即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如何形成的。人民版教科书的课题为“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的研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确立如下教学目标:借助史事讲述和史料解读,  相似文献   

20.
教学思路设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据此,岳簏版教科书“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设置了“联邦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和“两党制”四个子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