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专题复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这场波及全世界的战争虽早已硝烟散尽,但仍留给我们无尽的反思。就此,我们采访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瑞映教授,请他对一战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世界各国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总结一战教训,捍卫人类尊严,企盼和平安宁,深刻反思历史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当下面临的问题。芮信老师以教科书编者的视角追忆战争,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入手,研究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对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看法与思考,以说明学术研究不仅仅是做总结,而是要提出有意义的新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4.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世界各国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总结一战教训,捍卫人类尊严,企盼和平安宁,深刻反思历史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当下面临的问题。芮信老师以教科书编者的视角追忆战争,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入手,研究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对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看法与思考,以说明学术研究不仅仅是做总结,而是要提出有意义的新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人类奇迹般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和变革的阶段。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个世纪。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初会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呢?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影响人类20世纪初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学生学习世界历史应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有关“一战史”内容分布在选修和选择性必修教科书中,本文尝试从专题史教学的视角,梳理高中历史教科书,探索高中历史课堂“一战史”有效教学的实施路径,希望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推动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只有20年,它的爆发与一战结局必然有着深刻联系,而一战的结局则直接体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谈二战起源就不能不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说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是新的大战爆发之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市矗立着一座阿斯卡里铜像,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英联邦战争公墓委员会建立的,旨在表彰和纪念非洲士兵、脚夫或随行人员在一战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它被视作非洲一战历史记忆的重要象征,然而,这是殖民宗主国一战历史观的反映,并未体现非洲国家的独立认识。尽管如此,作为非洲一战记忆的一部分,有关铜像的故事仍值得人们进一步省思。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进步运动的盛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全国规模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与思潮--进步运动.其间,在世界舞台上,则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进步运动与一战的密切关系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1914年8月一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为进步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暂缓了美国政治中保守主义的回潮.随着1917年4月美国介入一战,进步运动中的许多变革目标得以实现,进步运动盛极一时.然而,美国的参战是打着进步运动的旗号进行的,随着战争的结束与战争消极后果的凸显,作为美国参战消极后果的替罪羊的进步运动也盛极而衰,并淡出美国的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0.
谢蜀生 《科技文萃》2005,(12):75-79
历史的伤痛--1918年大流感 1918年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自相残杀的悲剧正要落幕,一场更加惨烈的瘟疫却突然降临人间.颇具戏剧性的是,1918年大流感(The great influenza)正是在一战期间"平静的后院"、在战争中占尽了便宜的美国本土显身的.这场后来被称为"西班牙流感"的大瘟疫首先在美国堪萨斯州的福特·雷里军营爆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对近年国内学界翻译引进的、在西方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中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厘清相关的理论构建的源流和研究范式;对不同理论关于一战起源的主要观点加以概括和评介,以期为史学界深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供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层面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内容概述]有史以来,战争一直伴随人类左右,至今人类仍然不能消除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之前所有的战争都不同,这是第一次战火波及全球的战争,六大洲的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进来。一战前,人类刚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这也使一战格外惨烈。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投入热兵器和自动化武器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战争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强大杠杆,一个国家、民族或阶级的兴衰存亡往往就取决于一次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人类奇迹般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和变革的阶段。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个世纪。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初会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呢?  相似文献   

14.
下册1~7章35.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著,黄雁鸿等译,大象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第1版)第23章第一节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这样一段表述:"在20世纪初期,民族意愿并不是导致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0课,属于世界近代史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学习主题的范畴。该主题主要围绕“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四个知识点展开。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末期起,美国的普通教育中开始设置历史课程。近一个世纪来,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美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既有巨大进展,也遇到重重波折。 1884年,美国历史学会宣告成立。在这个专业组织的推动下,历史教学开始飞速发展。从这时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历史课程不仅进入了普通中学,而且牢牢站稳了脚跟。 19世纪末期,美国出现了一批在德国受过训练的专业史学家。他们认识到历史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因而坚决主张,历史学不应当是19世纪的贵族式的业余爱好,而应当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职业。在  相似文献   

18.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今天的世界,由于帝国主义依然存在,它的本性没有改变,特别是社会帝国主义在疯狂扩军备战,到处插手,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因此,重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分析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研究帝国主义用虚伪的“和平”词句掩盖扩军备战的反革命策略,对于认清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警惕帝国主义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发动新的世界大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和许多著作普遍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作为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不敢苟同,陈述如下。查阅诸多资料,认同十月革命加速“一战”结束的观点,其主要判断不外乎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影响。一方面认为,在十月  相似文献   

20.
一、泛的乖周 战争引起率命洋命制止战牵。1917年,俄国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井退出了一战,此后还进行了反对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斗争。据此回答1一3题。 l,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 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2.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