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 1967年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以小狗为对象做了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他把小狗分为两组,一组小狗接受两次不同的实验,另一组小狗作为对照组只参加第二次实验.第一组小狗先进入一个无法逃脱的电击装置里,开始它们努力挣扎,但是无论它们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后来它们只好躺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然后让它们进入另一个装置中,这个装置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中间仅仅隔了一个可以跨越的隔板.第一组的狗全部哀叫着躺在地板上不作任何尝试和努力去逃避电击,而作为对照组的第二组狗全部可以轻松跨越隔板逃脱电击.  相似文献   

2.
一、习得性无助的概述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Seligman&Maier)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在实验中,塞利格曼把狗分为两组,首先,把其中一组放进一个设有电击装置但又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然后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足以引起狗的痛苦体验。实验者发现,这些狗最初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发觉经过再三努力仍无法逃脱后,它们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里,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当经过前面实验的狗被放进这个笼子并…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狗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首先,他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里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这些狗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离笼子,但经再三努力,发现根本无法逃脱后,狗的挣扎程度逐渐降低.而后,实验者把这些狗放进一个中间放置隔板的笼子里,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  相似文献   

4.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给狗施加电击,电击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觉仍然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你体验过绝望的感觉吗?那是一种极端无助的感觉,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逃脱的感觉。绝望者是痛苦的,因为他无法改变目前的处境:绝望者是悲观的,因为他已经不再去尝试努力了,他只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绝望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下面一个经典实验。实验过程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绝望心境形成的过程。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组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铁笼一分为二,把狗放进笼子的一边,并在这边笼子底下通电,狗受到电击刺痛,会很快跳到笼子的另一边去。而当另一边通电时,狗又会跳到没通电的一边来。然而,把另一批狗放进笼子中受电击,它们却不会做任何跳跃,只会浑身发抖。原来,心理学家曾把这些狗栓在铁柱上,不时用电刺激它们。狗受电击后开始也挣扎、跳跃,但无论怎样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挣扎后,这些狗都放弃了挣扎。这就是为什么把它们放进铁笼中,只要轻轻一跃就能摆脱电击刺激,而它们却不做的原因。应该说,这…  相似文献   

7.
塞里格曼用小狗进行过逃脱制约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先将小狗放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中,然后施予一个会令小狗很不舒服,却还不会致死的电击。小狗当然会在笼子里四处奔逃,但是多次努力尝试,还是没有办法逃离笼子时,小狗就会放弃挣扎,  相似文献   

8.
笑对胜与败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分三个阶段。把一只小狗放入分成两半的电笼,在第一阶段中,只要它从电笼的左边走到右边就能避免电击。小狗疯狂地在笼子里上窜下跳,很快就学会了电击时跑到右边的安全岛。第二个阶段,无论它怎么做,跑到哪里,都会受到电击。于是,小狗在拼命地挣扎之后完全放弃了努力,一动不动地趴在笼子里受电击。第三个阶段,只有左边有电击,右边恢复安全。但是这个时候,小狗已经不会再尝试了,它还是像在第二阶段一样,听天由命地接受本可避免的电击。看了这个实验,相信大家都为那小狗感到遗憾:与其趴在失败的笼子里哀号,还…  相似文献   

9.
体验绝望     
绝望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下面一个经典实验。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绝望心境形成的过程。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暑假里,我第一次看到家里养的小狗生了一窝狗娃娃。刚刚出生的狗娃娃成天蜷缩在窝里,小小的身体,稀疏而杂乱的毛发。连眼睛也没睁开,只有一条小小的缝。它们的四肢也还是软软的,无法站立,只能勉强爬动。那小而黑的鼻头随着呼吸一伸一缩,特别可爱。它们常常钻到妈妈的肚子下,紧紧咬住妈妈的奶头不肯放,半蹲半躺着,只顾拼命地吸,还一边吮着甜美的乳汁一边享受着狗妈妈给它们舔梳皮毛的惬意。两个星期后,小狗的眼睛慢慢睁大了,从细线变成了一弯新月,最后成了一弯满月。不过,小狗的眼睛大而无光,看上去像隔了一层毛玻璃,迷迷蒙蒙的。小狗…  相似文献   

11.
“学来的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首先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塞利格曼(Seligman)在一个实验中,先让狗形成对声音与电击之间的条件反射,即声音一响就给以电击。这样,狗一听到声音就逃避(跳过箱子的栅栏)。此后,把狗放到一个不能逃避的箱子里,声音一响,同样给以电击。开始几次,狗还象以前那样企图逃避,乱窜乱跳。但是,经过几次无法逃避的电击后,狗干脆躺下来哀鸣,接受电击。根据这种现象,塞利格曼认为,当动物(甚至是人)已经知道不能控制它所处的环  相似文献   

12.
学生“习得性无助”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教学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时毫无动力 ,缺乏进取心 ,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 ,乃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 ,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习得性无助”。由于这一现象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问题 ,所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赛利格曼和他的同事对“习得性无助”的分析是最系统化和最有影响的。他在 196 7年用狗做的实验证实了“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存在。在实验中 ,塞利格曼把狗分为两组。首先 ,把其中一组放进一个设有电击装置但又无法逃脱的笼…  相似文献   

13.
警惕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得性无助感”这个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于1967年用狗做的一项经典实验。实验中,心理学家把狗关在一个装有闹铃的封闭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由于狗被关在封闭的笼子里,所以它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逃避这种电击。多次这样实验之后,心理学家改变了实验条件,他们在给以狗电击之前先把笼门打开。结果却发现,在铃声响起后,狗不但不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狗捆绑在实验室里,反复电击。起初,狗受到电击后奋力反抗,但由于捆绑结实,狗无论怎样努力都徒劳。最后,狗不做任何反抗了。这一实验证明:当动物处于经过努力仍无法避开有害的情境时,它所获得的经验会使其消极地接受命运,而不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赛利格曼称这一现象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之后,赛利格曼又做了这样的实验,他将被试者带入一问噪音很大的房间,然后告诉被试者如果想降低噪音,可以去调节一个按钮,其实这一按钮是无效的。当噪音引起被试者烦躁时,被试者就试图操作按钮降低噪音,可发现根本不起作用,之后就不再尝试了。当赛利格曼把他们带到另一间情形相同的房间时,他们根本不去操作按钮来减少噪音。可见,“习得性无助”现象也会在人身上发生。  相似文献   

15.
①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训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训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刘艳红 《班主任》2008,(3):27-27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只狗锁在笼子里,并对它进行电击,狗反应很快,迅速逃窜(事实上它无法逃离紧锁的笼子)。这样反复多次后,再给狗以电击,它就一动不动,麻木地接受电击,即使把笼子打开,它也不会逃跑。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当动物(甚至是人)知道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时,会产生无助感,  相似文献   

17.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看了《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这篇文章。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的感受颇多。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夫妇养了一只小狗,他们请训狗师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时,女训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妇俩惊讶地问“:小狗难道也有目标吗?”女训狗师非常严肃地说“:小狗和人  相似文献   

19.
“狗友”     
我的“狗友”是几只玩具狗。第一位是花花。它是一只背袋小狗,家里人都叫它“小美人儿”。它不只美丽,还很高贵,几乎是人见人爱。我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狗友”是可可和爱爱。别看它们名字不同,个头不同,但它们是一家的。那只大一点的狗,名叫可可,那只小一  相似文献   

20.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