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以二氯亚砜为原料与苯和甲苯反应合成二苯亚砜和4 ,4′- 二甲基二苯亚砜的反应条件,并用IR 对二苯亚砜和4 ,4′- 二甲基二苯亚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VB1为催化剂,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安息香缩合反应得苯偶姻,再以无水K2CO3为催化剂,苯偶姻和乙酸酐通过酸酐醇解反应合成苯偶姻乙酸酯,研究了反应时间、碳酸钾、苯偶姻与乙酸酐的投料比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碳酸钾):n(苯偶姻):n(乙酸酐)=1:2:10,在70℃水浴中回流反应60min,获得的苯偶姻乙酸酯产率高达96.1%,并通过IR和^1HNMR对苯偶姻乙酸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新型制备苯硒酯的方法.以苯为溶剂用二苯二硒与三丁基膦处理有机羧酸给出高收率的苯硒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邻二—(二氯甲基)苯在冰乙酸条件下,滴加少量浓硫酸,酸解合成邻苯二甲醛各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邻二—(二氯甲基)苯与浓硫酸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在90—100℃,反应时间为90min,邻苯二甲醛的收率可达92.3%.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间接测定粗苯馏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粗苯重量比,有色谱法和蒸馏法两种方法,其中蒸馏法为仲裁方法.文章通过对20个粗苯试样蒸馏法与色谱法的比较,找出在一定范围内粗苯中的杂质萘峰与茚峰高之和与重量比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代替蒸馏法测定粗苯重量比以指导粗苯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基于酒精灯的设计理念,结合苯的性质,得出苯灯设计的可行性。该设计解决了苯燃烧时不宜控制、污染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检测发现,在装修后的室内空气中,以苯类和甲醛为主的有害气体含量有几百种之多;根据办公室和住宅装修后苯污染实测数据和苯的毒性分析,对比国家标准提出防控途径和治理措施,旨在提高人们对室内苯系物污染的认识并有效地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8.
一、苯和苯酚的结构及性质差异1.苯与苯酚结构的差异苯分子是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构型,键角为120°,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互相沿对称轴的方向重叠形成六个碳-碳键,组成一个正六边  相似文献   

9.
通过合成8种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并用所制备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对苯蒸汽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大小;骨架的有机化将有利于其对苯蒸汽等有机分子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对苯的吸附性能最好。在结构特点上总结了影响多孔材料吸附性能的众多因素,为作业场中苯的吸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氨氯地平中间体邻苯二甲酰亚胺氨氯地平(PHTHALOYL AM LOD IP INE)中残留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均在0.1-64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4、0.9987、0.9993和0.9995;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96.2%-103.7%和2.7%-3.4%之间。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是测定药物中间体中残留有机溶剂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方法,对大鳍鱯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鳍鱯雄性亲鱼精巢、肝脏和肌肉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90g/100g;其次是精巢,为26.38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38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精巢最高,占53.41%;其次是肌肉,占52.93%;肝脏中最低,占51.96%。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61g/100g;其次是卵巢,为22.42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7.04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卵巢最高,占52.85%;其次是肝脏,占51.76%;肌肉中最低,占49.OO%。从脂肪酸组成来看,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雄鱼与雌鱼的三种组织器官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脂肪酸相似,它们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和C16:1n-7(棕榈酸)。研究揭示了大鳍鱯繁殖期雌、雄亲鱼主要组织器官在物质构成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性的变迁史,压抑史。这种压抑的文明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欲望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劳动是一种历史现象。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周易》是一部占卜之书,但其中所体现的文学批评思想则是相当丰富的。其一是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事实上它同古希腊时出现的文学“摹仿”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周易》中对文学艺术本质的认识也是这种摹仿的观点,而且这种摹仿是对客观存在的直接再现。其二是关于文学体裁,《周易》中所体现的文学体裁思想是后世文学体裁的一个源头。其三是关于情与辞,《周易·系辞》进一步探讨了情与辞的内在联系,辞的风格往往因情的不同而不同。其四是关于文学的审美,《周易》中的审美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八卦的审美卦象;二是断辞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4.
Following a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retired pers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experience in this area of three major Israeli universities over the past 5 years. Each program'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and current status is described. Data is then presented on 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backgrounds of the retired participants, their motivations, course interes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grams, and social relations to other retired participants. In conclusion, some of the unanticipated “payoffs” and potential relevance of the Israeli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retired of other countries is discussed.

Rabbi Elazar ben Azaryah said: Where there is no Torah, there is no proper conduct; where there is no proper conduct, there is no Torah. Where there is no wisdom, there is no reverence; where there is no reverence there is no wisdom. Where there is no knowledge there is no understanding; where there is no understanding, there is no knowledge. Where there is no bread, there is no Torah; where there is no Torah, there is no bread.

Mishnah, Pirkei Avot 3 (21)  相似文献   

15.
被我们当下所言说的这个作为概念的“中国”并非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近代以来产生出来的,是思想在这段历史里活动的主体,也因此,这种思想才被称作中国思想。它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命题。与它在中国思想里相伴随的是西方,它们构成了中国思想的基本格局。西方是“中国”的工具,作为“用”的一面被“中国”利用着,“中国”通过西方将自己明确为中国思想的本质。但对于思想而言,它只是思想的一个逻辑学环节,它在这个环节里表现得十分紧张,因为它意识到它正被描述为人的反面存在着。思想正在努力摆脱“中国”这个环节获得自由的表达。然而,这个努力目前依然还在这个环节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17.
铸造大学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造大学之魂”是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文化是大学之魂”深深地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其核心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赖以坚守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根本。铸造大学之魂,对于大学办学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8.
试析教育智慧的生成特性及生成的内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教师教育智慧的主要特性是生成性。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爱——教育智慧之灯;人格——教育智慧之依托;教育观——教育智慧之理论支持;知识储备——教育智慧之基石;实践反思——教育智慧之促成因素;成为研究者——教育智慧之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人的思维处在与主体、与客体和与自体的三维制约关系中:主体维与对象维结合形成思维中的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课题;主体维与自体维结合形成思维中的逻辑,这是逻辑学的课题;而对象维与自体维结合则把认识与逻辑统一了起来,形成思维的具体运行方式,这是思维方式论的课题。当思维客体是辩证的且以辩证思维方法加以把握时,就会形成辩证思维方式。这就是辩证逻辑的对象。它从在本质上是关于辩证思维方式研究的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爱”的思想有两个特征: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对象而言,后者就其程度而言。从其对象看:既是对人的爱又是对物的爱,其中对人类的爱涉及家庭、君臣、朋友之间。有差等的爱源于人类的爱自己和“同感”。孔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相比:前者强调爱有差等,后者强调爱无差等;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人性,更具生活的艺术性;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与基督教之“爱”相比:前者温和,后者极端;前者表面提倡爱有差等,实际主张博爱,后者表面主张博爱,实质却是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