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一、结合教学,激发灵感科技创新活动只有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精神将科技教育推向我们的面前,它要求我们将科学种子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在平时的科技活动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静静 《考试周刊》2013,(30):189-189
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的渴望,引导幼儿开展自我发展的创新实践。本文对如何激发幼儿创新灵感和创新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激励机制是由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来的,目的为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当今学生普遍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作文教学运用激励机制,能有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打通学生作文思路,为学生作文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源泉,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最具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做实验的目的同,并不是让学生只学会操作,而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原理,突破教材框架的限制,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要让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  相似文献   

6.
7.
一、灵感·智慧的火花 公元前三世纪的叙拉古,一个赤身裸体的人跑出澡堂,毫无顾忌地在大街上高声喊叫:“我发现了!我发现了!”这个赤裸者就是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他在澡盆里洗澡的一瞬间来了灵感,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原理)。  相似文献   

8.
李晟豪 《中学科技》2022,(14):16-21
<正>相传,古希腊国王怀疑工匠在制作王冠时偷换了作为材料的金子,于是要求阿基米德在不破坏王冠的情况下测出其中是否掺假。苦思不得的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可以用排水法测量王冠的密度,从而知道王冠是否全用真金制成。兴奋的阿基米德大呼着“Eureka!Eureka!”(我找到啦!我找到啦!)光着身子跑上了街。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思维。那么,能否在陶冶学生性情,扩展其思维的基础上,放飞学生的思绪,让其饱含激情地记录下自己当时诗歌创作的灵感呢?笔者结合新课标精神及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点燃学生诗歌创作灵感火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梦还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创造性的课题和科学上有所发现,人类历史上,梦里解决问题的不乏其人。发明家埃里亚斯·霍长时间来一直想发明一种机器来缝合两片布料,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创意的图纸,但一直没能找到理想的方案。一次,睡梦中霍吓得一身冷汗地醒了过来,原来他做了个梦,梦见非洲食人的野人在追杀他。霍在梦里看得一清二楚,野人所持长矛的上部有个小窟窿眼。他醒过来后,马上把梦中所见摆弄了一番,于是发明了今天的缝纫机针。爱因斯坦说,他一生中的主要发现之一,即著名的相对论,源自小时候的一次梦。梦里他坐着爬犁,发现速度越来越快,于…  相似文献   

11.
对同学们来说,现在正处于紧张的复习阶段,如果彼此之间多进行一些讨论和交流,复习效果肯定会大大提高.以下是对试题:“若函数f(x)=asin(x π/6) cos(x π/3)为偶函数,求a的值”的一席讨论,读者或许能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2.
灵感是指文学创作中,由于刻苦钻研,深入思考而突然触发的富于创造性的思路。灵感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不少作家在构思作品时,有时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突然来了灵感,找到了写作的突破口,顿时柳暗花明,喜不自胜。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农村自然教师,为教学自制演示温度计,方法如下:选一块大小合适的木板,画上刻度,在木板的上下两端适当位置各打一孔,用透明塑料管穿过两孔,并固定在  相似文献   

14.
豪放派始祖之一的大词家苏轼《题西林壁》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寓深刻哲理于景物描写的传世佳作。它揭示了一条真  相似文献   

15.
陈云 《考试周刊》2008,(51):120-121
本文从文学创作灵感的实质、作用以及获得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灵感产生的途径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怎样才能达到跌宕起伏呢?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的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去寻找作文的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斜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也更深地了解到指导学生作文的重点不是在于教什么写法技巧,因为小学生在技巧的理解上毕竟还是欠缺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体验生活,有目的地寻找写作的源头。根据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若是把作文教学当成情趣教学训练就会有一定的成效。那么什么是情趣教学训练?其实就是让作文走进生活中,以生活为主线,以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程度为情境,把读、玩、说、写结合起来,将借鉴点、兴奋点、训练点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对引题自身,从不同角度,加以细审博思,借助等价转换的方法,探寻解答途径和解题方法,以期促进解题学习和训练.一般说来,对同一对象,往往可赋予不同的数学解释,从而,也就可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答同一问题.就拿引题而论,应用不同的数学概念,便可引发不同的理解,能够将其转化为不同的等价问题加以解决.对引题,下面举出若干解释和转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阅读学生作文,往往感到感受肤浅,感情贫乏,有一种被动的完成作文任务的感觉。这种思路源头枯竭,茅塞永不顿开的作文局面,究其原因,用学生的话说,那便是没有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9.
灵感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或情感准备与认知准备处于交互状态时的某种突然的明悟。灵感的激发和捕捉对艺术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又是很难做到的,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他人。不过,对灵感进行心理机制上和审美机制上的分析可以有助于创作者形成独特而有效的灵感激发方式。从心理机制上来说,灵感是在意识松懈,潜意识"放纵"的状态下涌现的某种意象;从审美机制上来说,潜意识意象是被审美规则规范化过的才蜕变成为了真正的艺术灵感。在艺术灵感激发过程中,有一定的审美准备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学生作文,往往感到感受肤浅,感情贫乏,有一种被动的完成作文任务的感觉。这种思路源头枯竭,“茅塞”永不“顿开”的作文局面,究其原因,用学生的话说,那便是没有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