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作为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此前的中学基础教育中,生物多样性教育显得很薄弱,连生物多样性这一名词都未曾在教材中出现过。值得欣喜的是,在人教版先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必修)第九章第二节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内容,这是新大纲在知识性教学内容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青少年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地质环境灾害损害了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而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防疫过程将威胁到河流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地震直接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多样性保护应该坚持系统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开展地震对灾区生物多样性评估、优先恢复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恢复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开展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大对灾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异地生物入侵的危害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的异地生物入侵愈演愈烈,对全球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造成大威胁。研究异地生物入侵,尽早制定防范对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了异地生物入侵的危害,分析了其入侵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了综合统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提出从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管理、改善城市大环境,发展生物多样性经济、优化城市植物多样性,将自然和森林引入城市、增加城市鸟类和昆虫的多样性、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保存、提高从业者的生态职业素养、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生态学途径等方面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示范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丽水生态示范区的生物多样性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及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已引起全世界公众的高度关渡,并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有害质转移并列为全球四大问题之一。本文就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孝感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孝感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提出了若干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内涵与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既是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字国,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必须依法保护农业野生植物,依法引进新鲜植物物种。同时又必须深刻认识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和危害,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必须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安全问题的全球观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使生态安全问题全球性更加突出。加强国际合作、采取统一行动,实施资源技术、生态圈、社会心理等生态战略,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国家综合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如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全球问题的大量出现 ,国家安全的传统内涵受到了巨大挑战 ,各种新的国家安全理论便应运而生 ,综合安全便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分析了综合安全的内涵、产生背景和原因及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以南岳衡山为研究区,运用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法,对南岳衡山2012年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具体计算及对2006—2012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南岳衡山旅游区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均超过了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生态恶化;主要原因是旅游对生态占用的增长过快,即游客规模的迅速增加、基础设施的扩建、消费模式的恶化等。据此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南岳衡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年泰宁国家风景区旅游活动各环节生态消耗进行测算,并与当地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泰宁风景区生态安全处于理想状态,未来旅游发展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若以游客所有旅游生态足迹计算,风景区生态占用率为28.94%,若仅计算游客在风景区内的旅游足迹,其生态占用率仅为11.09%,表明泰宁依托周边城镇布局旅游设施的开发模式对降低风景区的生态风险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林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2):70-74,105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海岛旅游地本底刚性生态足迹、海岛旅游地旅游刚性生态足迹、海岛旅游地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足迹法评价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安全的三大关键要素.根据海岛旅游地特点,建立这三者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安全系数与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效率指数这两个评价海岛旅游生态安全指标,并确定了这两个指标不同状态下的临界值.据此,从两个维度对海岛旅游地旅游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度量.  相似文献   

16.
绿春县城一带13个村落延续了700多年的"阿倮欧滨"祭祀,不仅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可贵传承,更是哈尼族生态保护的典范实践。表层意义上,"阿倮欧滨"联合祭祀不断强化着祭祀圈13个村落的地缘联系,以及母寨"窝拖布玛"在其中的神圣地位;深层意义上,联合祭祀是对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至关重要的水源地"阿倮欧滨"及其周围林地的持续有效保护。"阿倮欧滨"祭祀作为绿春哈尼族传统文化深层内核机制,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7.
侗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维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今天的侗族居民和汉族居民一样,都是以固定农田的水稻种植为生。然而,侗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与汉族迥然不同,所处生态环境与汉族地区更是相去甚远,从而在侗族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理念,并衍生出了具有侗族特色的生态适应方式和举措。经过长期的磨合,侗族传统文化已经有效地实现了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致使侗族传统文化在对所处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破坏生态安全的行为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理应受到法律的规制。目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要正确认识我国生态安全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与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生态灾难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 ,阐述了我国因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及水土流失和荒漠的加剧而造成的生态灾难 ,也概述了我国为防止生态灾难而做的战略性的生态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20.
云南彝族支系繁多并具有多样的图腾崇拜 ,如原始氏族的图腾 ,史诗中的图腾 ,自然崇拜 ,多神崇拜及现实中的图腾崇拜。对山、水、动植物的崇拜实际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及彝家的生态环境。彝族古老朴素的崇拜和相关的禁忌 ,有利于物种保护及群落形成 ,有利于自然环境及生存环境保护 ,且蕴涵着生态道德的精神和对自然尊重的意义 ,对当今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运转 ,以及倡导生态道德、生态良心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