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色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烧窑的人,他想烧一窑世界上最结实的青砖来砌一栋楼房。为了挑选烧砖的土质材料,他跋山涉水,走了很远的地方。他来到了一座大山的前面,看见山前有很多很多的土堆,他依次走过去,问那些土堆,有谁愿意让他来制作成青砖?可惜的是,那么多的土堆,没有一家答应他,烧窑人快要绝望了。就在这个时候,在山前的不远处,有一个格外不起眼的小土堆答应了他。旁边的大土堆便都嘲笑起那个小土堆来,说它蠢得出奇,好好的日子不过,却独自远离家乡,到那个大大的窑洞里,被烧得通体透红,烧得只剩下自己的骨头,整天没有阳光和清风,没有花儿和露珠…  相似文献   

2.
出色的老师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伟大的才能和热情、真诚的天性,引来了各地的崇拜者,他“就像穿杂色衣服的风笛手,用那甜蜜的笛声诱惑了如此众多的老鼠,跟着他跳进了数学的深河”。  相似文献   

3.
代价     
  相似文献   

4.
代价     
1.扬扬的同学发表了一篇作文。2.回到家,扬扬真的写了起来。5.可是同学的一句话让扬扬起了心病。6.这下扬扬睡不好觉了。3.实在没办法,扬扬索性抄了一篇作文寄了出去。4.两个月后,这篇作文还真的发表了。●连环画故事●东子文钧升画7.第二天早上,爸爸叫了一声扬扬,不料把扬扬吓了一跳。8.爸爸很奇怪。9.扬扬坦白了一切。10.爸沉默了很久后,对扬扬说了一句话。11.第二天,扬扬把杂志社的稿费寄了回去,还写了封信。12.两个月后,扬扬的作文再次发表了,题目是《代价》。《故事作文》2004.515代价@东子 @钧升…  相似文献   

5.
代价     
看着脸上洋溢着节日欢乐的全班学生,看着他们眼中跳跃的期待的火焰,我的勇气又来了,管他呢,我一定要让他们过节。  相似文献   

6.
代价     
我是校女子篮球队的队长。我很喜欢篮球,在篮球场上,你总能看见我活跃的身影。而在不久前,我却从篮球场上消失了。我几天未上篮球场让队友们很是诧异,在她们眼中,篮球和我是合二为一的,哪里有篮球,哪里就有我面对队友们的疑惑与不安,我只能强颜欢笑,因为我无法面对对我充满期待的教练和队友们,我已经决定退出篮球队了。当我当着队员们的面向教练申请退队时,教练也诧异地望着我。我知道教练老师想知道原因,但我不等教练开口,就跑开了,只留下泪水在空中飞洒,心在滴血,其实我真的很爱篮球,真的。我之所以退队是因为他——男队中的一名队员。其…  相似文献   

7.
代价     
小平 《学习之友》2013,(12):52-53
如果你到阿尔巴尼亚,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到处都是地堡。这些地堡每座宽5米,高2.5米,壁厚达到30厘米。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仅有200多万人口的阿尔巴尼亚竟建了50多万座钢筋混凝土地堡,平均每5人就达到1座。  相似文献   

8.
代价     
刀光剑影,血色湖泊。两国交战,激烈厮杀。战马怒吼,浩浩汤汤。奋然而战,血溅长虹。友邦之心。就此绝裂……一封未送出的信究竟承载了多少无辜的生命?一个小小的误会究竟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一个官吏的狂傲自大竟会将两个原本同仇敌忾、亲如手足的国家拉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并“幸运”地扮演了交战双方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代价     
  相似文献   

10.
代价     
如果你到阿尔巴尼亚,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到处都是地堡。这些地堡每座宽5米,高2.5米,壁厚达到30厘米。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仅有二百多万人口的阿尔巴尼亚竟建了五十多万座钢筋混凝土地堡,平均每5人就达到1座。那么,阿尔巴尼亚当初为什么要建地堡呢?据说,建这些地堡,是怕敌人扔重磅炸弹。当时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几乎"把全世界一切国家都看成敌人":"苏修"及其东欧"走卒"是敌  相似文献   

11.
代价     
《小读者》2008,(12)
父子俩远行,在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块被人丢弃的烂铁。父亲让儿子把它捡起来,可是儿子却懒得弯腰,父亲自已弯下腰把烂铁捡了起来,继续往前走。走到集市,父亲找到铁匠把烂铁卖了5文钱,然后用这5文钱买了  相似文献   

12.
代价     
他把手插在裤袋里。他的裤袋里有一把刀。六寸长,尖而利。握着刀的手,不但冷,而且抖。 “老天爷啊!求求您帮我一次忙吧!”他诚心诚意地祷告,“只要您让我渡过这个难关,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晚有月,月亮很圆。仰头看月时,他看到的不是月,而是小康那圆得灵活乖巧的脸,才四岁,却懂事得叫人心疼。自从两个月前他娘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后,这孩子仿佛便在一夕之间长大成人,莫说无理取闹,即使有理时也不闹。成熟得叫他这做爹的感觉陌生。  相似文献   

13.
代价     
1967年4月24日,苏联的"联盟"1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2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代价     
谷艳华 《初中生》2006,(25):80-81
我是校女子篮球队的队长.我很喜欢篮球,在篮球场上,你总能看见我活跃的身影.而在不久前,我却从篮球场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5.
代价     
  相似文献   

16.
代价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钩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既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呢?”“我亲爱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这可就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原则呢?”小鱼又问。“那原则其实你都已经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鲜美,价格又最便宜,似乎不用…  相似文献   

17.
代价     
越是愚昧的人,越是盲目地虔诚;越是虔诚的人,越要为盲目的执著付出昂贵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同学问:《一面》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有什么特色和作用? 答: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其一,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文章集中描写鲁迅外貌的文字有三处。这三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此人物形象“模糊”,只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  相似文献   

19.
她在大家面前总是一副快快乐乐的模样她好像不懂什么“生气”可是——Annieya一直都在演戏她用表面的热情来掩饰内心的冷漠和孤独每当一天结束她便会摘下那疲惫的笑容找回原汁原味的自我到了深夜丝丝悲凉不可抑制地袭上她的心头,挥之不去Annieya好冷,好累,好无奈——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生命就如同一个圆环,亡中空而有残缺,却又首尾相衔不失囚满。我们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贫或畜,活着自己,活着自己的生命…… — —顾术理《望生塔上的歌》 一、故事里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跋涉于人生之路上。在一次航行中小舟遇险,他被迫要放弃一只背囊。在美貌、健康、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之中,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诚信。 于是小舟继续前行。 二、故事背后的沉直 看到这样的故事,我隐约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悲哀。是的,悲哀。 为了那只轻易被放弃的背囊,更为了那轻易放弃“诚信”的年轻人。 或者说,为了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