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列宁指出 :改革同革命的概念是相对立的 ,但要善于划分其界线。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新的意义上 ,善于划分改革同革命的界线 ,把改革称之为革命 ,作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论断。本文着重对邓小平的“第二次革命”性质和历史地位 ,以及它与中国的第一次革命的异同 ,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以便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2.
本试图通过对改革与革命在根源,目的、性质、社会作用等方面的异同的比较,揭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经济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和意义极为深远。本文拟就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改革引起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1985年,邓小平就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相似文献   

4.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多次明确指出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怎样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20年代初,列宁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社会危机,推行了以粮食税为起点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措施,并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社制度,要求进行一场变革、半个世纪后,邓小平面对十年文革的严重灾难,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起点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从列宁对改革的初步设想到邓小平的第二次革命,为落后国家摆脱高度集中的体制,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建设道路,开辟了新途径。邓小平的第二次革命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对列宁改革思想的忠实继承和卓越完成。  相似文献   

6.
一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的论述,概括起来,有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含义: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2]这是邓小平同志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基上说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是生产力的第一次大解放;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是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把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是确切而深刻的。任何真正意义的革命,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2.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  相似文献   

7.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新旧体制矛盾的加剧,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社会深层次问题及其产生的消极后果逐渐暴露。一些人对改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改革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甚至有些人开始抱怨改革。在这种形势下,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改革当前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刻,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于深化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①“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②这是对改革本质最精辟的论…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及其经验启迪》文稿中指出,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理论贡献方面来说,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一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教育思想中 ,其创新意识得到了极大彰显 ,直接导引着我国教育的全方位发展。邓小平在把握教育国情、着眼未来的基础上 ,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 ,这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宝库 ,也为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源。一改革和创新是互为一体的。改革意味着创新 ,创新即意味着发展 ,改革派也即创新派。邓小平洞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改革创新 ,就不能解放生产力 ;不改革创…  相似文献   

10.
我的思考     
我的思考刘国盈当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里、工业要改革,农业要改革,商业要改革,一切事业都要改革,语文教学自然也要改革。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就改革的意义来说的,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改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一理论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学说,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论“五四”前公共舆论空间中的“文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文学革命是如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由《申报》对文学革命的若干报道观之,文学革命在1918年的下半年才开始引起世人的部分关注。提倡文学革命的《新青年》,机缘巧合地被陈独秀带入到了受舆论瞩目的、处于改革前沿的北京大学之中;并且随着《新青年》同人的身份整体性地笼罩上北京大学的光环,在蔡元培革新北京大学的举措陆续传出谣言之时,《新青年》的社会认知度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在人际间的口耳相传与印刷媒体的正反两方面的反应以及《新青年》同人的主动出击的综合作用下,1918年末之时,文学革命声势日隆,逐渐成为公共舆论中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年革命与建设历程中,既有许多深刻教训,更有无数宝贵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不断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与执政经验更是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革命的根本对象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革命的直接对象是我国依据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体制,革命的大旗是邓小平正式树起的,并在邓小平的麾下发展成燎原之势,但革命的星星之火——整个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制改革的理论源头,都是毛泽东撒下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正对世界和平产生着重大而复杂的影响。深刻地剖析它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根源,充分、辩证地认识这种新军事变革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在新时期制定正确的国内外策略,进一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中学历史课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文革"之前,历史课程受政治风向的影响很大,呈现出起伏不定的发展态势。"文革"结束后,历史课程逐渐恢复并走向改革之路,历史课程改革不断地推向新的阶段,课程体系不断地调整,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列宁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探索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是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应当据此来定义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形成,它的正式确立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 1 848年的法国二月事变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笔者从事变发生的背景、目的、任务、后果及其在法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等几个方面证明 :它作为法国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过程中发生的一次重大社会变革活动 ,其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而不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相继推动了四次大的社会主义观念革命,实现了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超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一次观念革命:确立实践标准,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从“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性转换;第二次观念革命: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突破“姓资姓社”的迷障,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第三次观念革命:确立“三个代表”标准,突破“公有私有”不相容的思维定式,实现从传统公有制体系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开创性转变;第四次观念革命:确立以人为本标准,突破传统“增长模式”的制约,推动实现从重视“物”的增长模式到重视“人”的发展模式的时代性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