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ustache Mêgnigbêto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Review》2011,(4):184-191
This paper aims the Ben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S) professionals’ access to individuals on the social network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use of the network. Subscribers to the library association’s listserv participated in a web-based survey to identify the colleagues they could easily reach. The analysis uses social network techniques and Pajek,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ftware, and focuses on centralities, prestige and sub-groups to identify the key actor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information sharing within the network.The density of this is very low and suggests that intermediaries are important for the connectedness of subscribers (also referred to as actors); network centralisation is moderate and explains that some actors are central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subscribers. About 60% of the subscribers fall within one of two groups. In the first group, six subscribers are central to the network, because they are moderators of the listserv,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board, or well-connected to other well-connected actors. The others fall within the isolates or had few 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院校图情学教育的危机与困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美国高等院校图情学教育的危机与困惑金旭东宁苹ABSTRACTTodiscussthethreatstoandconfusiono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theau... 相似文献
3.
iSchools运动与学科整合: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调查iSchools成员学科专业设置状况基础上,探讨了联盟图书情报学等信息学科与其相关学科整合现状,总结其学科整合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①在信息学科内部,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整合趋势加强;②信息学科与商业、生物等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深入;③在博士学位教育层次,传统信息学科与哲学联系愈加密切。 相似文献
4.
5.
��ͼ���鱨������——�й�ͼ���ѧ�鱨ѧ�����ڿ��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图书情报工作》创刊于1956年。1980~1999年8月,共出版122期,发表文章2063篇。其中54.8%的文章有引文,共有引文7718条。作者合著率为17.9%。分析表明,《图书情报工作》堪称中国两栖期刊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6.
塑造学科的未来——美国图书馆与信息学教育协会1998年年会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学科的未来——美国图书馆与信息学教育协会1998年年会侧记符绍宏ABSTRACTInthe1998annualconferenceofALISE(Associationfor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Educatio... 相似文献
7.
从人际网络关系角度分析了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特征,指出图书情报机构联盟是具有相对完善双重关系的"信息组织"网络,以地区图书情报机构联盟"信息组织"网络构建实例及其嵌入社会人际网络的实践,实证了地区图书情报机构联盟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最后指出参与基于"结构洞"的人际网络社会资本运营,是深化图书情报机构联盟服务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按照“理论基础、行为特征和应用改进”的研究框架,对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跨学科信息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本文将“信息分散下的信息行为”作为该领域跨学科信息行为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从信息分散理论和文献计量学对信息分散的证明两方面说明信息分散理论的研究情况;从弱信息理论和行为、跨学科信息行为模型和信息偶遇三方面说明跨学科信息行为的研究情况。将跨学科信息行为的特征总结为:依赖人际渠道的信息获取;以知识融合和创造为目标的研究合作和知识构建;具有群体差异性,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特性明显。从改进信息服务以及改进信息检索和信息系统两方面整理跨学科信息行为的应用研究。参考文献84。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文献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文化学思考贾宝琦ABSTRACTAfterdiscussingtheculturalbackgroundsoftheoriginsofinformationnetworkinginChinaandanalysingthei...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研究知识管理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与信息、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提出知识管理是新时代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管理者应向知识管理者转化,从而提升信息管理者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目前该学科教育的专业发展规模、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的现状是什么?经验与发展建议有哪些?论文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为:向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所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院系机构发放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问卷并回收56份有效机构问卷,并通过网络调查获取另外22家机构的学科点现状,对七所院校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核心研究结论为:第一,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百年发展中学科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艰难而荣耀,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历经各自独立创建并发展之后在1998年融合基础上走过了坚守主流专业并积极拓展新领域的道路。第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无论是单独建系还是在历史、文学、管理或图书馆实体机构之下创立,经历了平均3. 77次的院系名称更名,目前大多数学科点以信息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作为名称并基本稳定下来。第三,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经历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后,尽管师资规模仍然偏小,但已形成相对稳定、不断更新换代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学缘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值得关注。第四,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在读学生中本科生培养规模大于硕士和博士,但从学科点授予学位情况看,从初创时期的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已过渡到现在以培养硕士生为主的阶段;本科、硕士和博士在就业去向上均以签署就业协议或者国内外升学为主要去向,本学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论文最后提出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中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发表在图书情报专业19种核心刊物上的458篇样本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法在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应用中在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深度、资料收集方式、统计方法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文章最后针对问卷法在图书情报研究领域的应用方式、应用新领域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对《情报学报》(1998—2007)收录的254篇有关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应用的论文进行详细统计,并对论文量、著者状况、使用的数学方法、应用领域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论述了数学方法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纵向研究——测量变化和解释因果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对纵向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在分析国内外纵向研究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纵向研究引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展望了纵向研究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纵向研究方法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7.
Journal clubs are an effective means to increase skills in handling evidence and support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ibrary and knowledge services workers. This editorial examines the progression of HILJ Club, an online journal club, from an idea to the launch of a dedicated platform. One article is selected per issue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and Libraries Journal with an open discussion invited following a brief summary and reflections by a host. Participation in HILJ Club is growing. Future success is reliant on wider engagement, and an invitation is extended to join in the discussions or even host an edition.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主题分析的方式,梳理了近10年国内图情领域的网络舆情研究,发现使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方法对网络舆情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已比较成熟,而从内容层面探讨图情学科如何应用网络舆情提供服务方面的理论支撑薄弱,图情领域针对网络舆情的研究目的、理论支撑、技术方法乃至应用价值尚存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人类知识在信息领域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增长和分化,形成了明显的信息相关学科群。面对新兴信息学科的挑战,本世纪的世界图书馆信息学(LIS)界主要采取了淡化自身独特性、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策略。本文在质疑这一策略的基础上,旨在围绕彰显学科独特性实现三个目的:①梳理图书馆学和LIS共享的基础概念体系;②从上述概念体系出发,推导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逻辑架构;③从上述逻辑架构出发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到LIS的历史轨迹,反思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和不彻底性。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建立在推理和对史实的思考之上。梳理出了包括数据、意义、知识、信息、文献、社会交流系统、图书馆、信息用户在内的学科基础概念,推导出由信息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相关问题主导的三层次(哲学相关理论、科学理论和技术)学科架构。从LIS的逻辑架构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向LIS的演化轨迹,可以得出若干重要启示,包括:融贯的LIS比传统图书馆学更接近于这一逻辑架构,因而更适合作为统一学科立足于信息学科群;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战略有可能导致LIS更加偏离自身的逻辑架构,甚至有可能导致其解体;而一旦LIS解体,传统图书馆学的独立存在价值也难免受到削弱。与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策略相反,本文认为,通过在新信息环境中凸显自身独特性、重新定义信息有效查询与有效获取的含义,LIS有可能在维护自身统一性的前提下,拓展发展空间,并奠定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稳固基石。图5。表1。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20.
作者科研合作网络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科研论丈作者合作方式,建立一个作者科研合作网络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网络模型节点的度分布(作者合作人数)符合幂率分布,该网络是一种无尺度网络模型。为了说明作者合作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期刊上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建立作者合作网络。对作者合作网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网络模型结论一致,因此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作者合作网络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