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声”(宫、商、角、徽、羽)是否曾经作为汉字字调的一种标示方法?它与“四声”字调标示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考证“五声”作为古代的一种数字序号曾被用于给汉字按照字调分类的事实,来证明早在沈约的四声说之前,汉字便拥有了“五声”字调标示法。并通过探讨“五声”字调标示法与音乐的联系,进一步揭示永明声律论的产生同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曾侯乙编磬的悬挂排列是一种演奏编列,不包含编磬的调式音阶,音阶信息隐藏在三个磬匣及其刻铭中。“姑洗”匣中的音阶由五个全音律组成传统五声音阶:宫(do)、商(re)、角(mi)、徵(so)、羽(la),没有半音阶,称为旧音阶;并且以徵音为音阶首音,是为“姑洗宫徵调式”。“新钟”匣中的音阶由五个半音律组成新式五声音阶,称新音阶,也以徵音为音阶首音,是为“新钟宫徵调式”。“间音”匣中的“间音”是用于旋宫转调的辅助音。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小学语文课堂长期且大面积地存在浅表性、虚假性、表演性、碎片化、夹生化等学习困境。文章结合佐藤学教授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他研究者的先进经验,遵循语文课堂变革“如何学,学生会更好”的基本逻辑,在浙江省绍兴地区展开了“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在坚守语文学科本质的基础上,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学习历程、社群文化、听课评课范式转型等维度架构了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新路径,重建语文课程的教育哲学,实现从语文教学到语文育人。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富有智慧、蕴含思想,更体现着人文精神。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首先就应该是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需要预设求“新”、思辨出“异”、品评显“活”、拓展促“思”。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正面临着一个较大的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那就是“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评价新”。  相似文献   

6.
赵威 《考试周刊》2010,(2):67-68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占据话语的绝对霸权,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兴趣,主观性、能动性被排斥在语文课堂之外.而以“导学案”为教学形式的语文课堂,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面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着存在的费时低效的状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应当从“实”与“美”两个方面出发,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即通过导课之“实”、提问之“实”、环节之“实”、作业之“实”,以及语文课堂的“美声”培养、“美言”品味、“美境”营造,实现语文教学与新课标理念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八大理念”构筑语文课堂新内涵,质疑环节势在必行.鉴于往日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忽视,笔者呼吁语文课堂中“质疑”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据杜佑《通典》记载,我国“自殷周以前有五声,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谓之七律。”这说明:我国的七声音阶是由五声音阶发展而来;并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到隋唐时代,七声音阶又发展为三种类型的音阶。据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相似文献   

10.
朱鹏荣 《教师》2010,(6):30-30
本文以常态课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潜心研究,寻求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理性的顿悟——回归简单朴实的常态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的深化呼唤着课程评价的发展,“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关键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从“评教”为主转移到“评学”为主。因此,我们响亮地提出: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  相似文献   

12.
教学任务是教育目的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对教学任务的错误认识可称之为“任务错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错位”长期主宰着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误区频出。在新课程标准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课改,语文课堂要注重师生平等的对话。那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14.
冯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106-108,138
一、作品中偏音的突出与强调偏音(三度间音),即“4”(清角)、“#4”(变徵)、“7”(变宫)、“7”(闰)四个音。早在唐朝,就有了偏音的记载。杜佑《通典》中云“自殷以前但有五声,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谓之七声。五声为正,二声为变。变者,和也。”王仲《琴学概论》中说“殊不知五正  相似文献   

15.
对潮乐“轻、重、活、反”请调向来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对于潮乐音理的建立有影响,为此,本文即从调名的认识谈起,说明五声变七的原因及五声外之音的用法,最后提出区分乐曲调属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张秀芹 《教师》2023,(4):39-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强调要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语文课堂新态势。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并从“以课标理念为方向标,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学情为立足点,设计教学活动”“以学习成效为主抓手,实施多元评价”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新态势的教学策略,以期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今日教育》2010,(6):23-23
在老师眼里,班上5岁的佳佳似乎“没有耳朵”——每到吃饭的时间,到集体游戏的时间,都需要老师三声五声地叫她,催她。可是她好像“没耳朵”,没什么反应,还是自顾自地玩,一直到老师都失去耐心,提高嗓门,或者直接走到她面前用手势提醒她,  相似文献   

18.
虽然“黑键音乐即民族音乐”这种观点流行于世,但这是错误的,其实“五声性”并非完全等同于“民族性”。论证这一观点需要以大量民族旋律为依据,探求民族五声性旋律写作的一般规律。探讨对三音小组、大跳、各种调式色彩,偏音的作用及和声框架对旋律的影响等方面,为民族性乐汇,旋律线及发展做以总结,以对音乐写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南阳民歌五声调是从最初的三声、四声调式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多种多样的六声调和七声调,这与南阳人民的生活作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念 ,并完成从单一的“传授者”到“促进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是极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