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高校积极投身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其中不乏成功的实践案例和推广经验。近些年,阳光学院持续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二者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能够对高校专业教学、毕业论文、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思政四个方面产生助力,从而驱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政教育作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渠道,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其中,以更贴近社会实践、学生生活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效。对此,高校需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了高校传统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思考与初探。结合传统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模块化教学用于方向引导的策略,深入挖掘了乡村振兴实施背景下高校理论类和实践类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制度、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做到“三全”育人,将课程思政融入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优秀环保人才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孙雁冰 《海外英语》2023,(23):144-147
构建实用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提升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如何运用跨学科教学理念指导乡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从理念阐释、实践探索、指导意义等方面出发,以开放大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大学英语作为具体课程,从而明确跨学科理念指导下的乡村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及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以期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出参考性对策,助力提升乡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相关课程体系,付诸课程思政实践,对于强化青年思政教育,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课程主体内容建设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青年思政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建设乡村振兴课程,有利于转变青年对城乡社会地位的传统看法、强化青年对现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再认识以及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前,课程建设已经具备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学科基础和以青年团体为依托的实践基础,但课程建设也面临相关师资和教材配备不足、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工作不足、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脱节等问题。未来的乡村振兴课程建设要涵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教学机制以及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引导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个体的生涯定位与发展。文章对广西几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近4年就业状况进行纵向维度分析,对在校生就业意向进行横向维度调研。分析表明,该专业硕士生就业领域存在窄化现象,择业思维比较单一固化,职业期待度普遍偏高,基层就业意愿不强,需要从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日常教育方面融入基层就业思想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8.
作为园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果树栽培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技术。传统教学更加偏向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不利于栽培果树技能的培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高南方果树栽培技能则显得更加现实与重要。因此,文章根据作者经验,分析果树栽培课程的实践概念及其价值,阐述具体实践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以确保与提升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用型、多样化技能的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农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加强学生与农村农业的联系,“农业技术推广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促进科研成果的创新应用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学重要的步骤。农业技术推广学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推动下,更加有利于促进农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基于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教学结构与行业相适应,能有效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推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典型案例,分析出农科人才培养与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协同推进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和根本原因,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构建和完善新高考背景下“新农科”人才选拔机制,主要包括学生知农和爱农情怀的培养、科研平台和教研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新农科”通识教育的重塑等方面,以期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高校选拔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提供借鉴、促进不同高校特色化发展、让“新农科”人才充分发挥其特长和潜能的同时,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要求、职业适应性培养的问题及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师范生职业适应性的策略,提出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专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从而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的符合乡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小学全科教师,构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本文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课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公费师范生是乡村教育师资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C-UGS"协同培养模式在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焕发出新的价值和活力.但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师范生教学实践匮乏与教学技能培养需要、师范生乡土教育缺失与推进乡村振兴意识需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匮乏与师范生职业发展需要等现实矛盾.同时,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针对已存在的现实矛盾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保障。文章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教师的调查,了解掌握乡村教师课程领导力现状,针对乡村教师课程领导力思想观念落后、认同感低下、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途径,为指导改进乡村教师课程领导实施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切实推进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主体之一,具备无可替代的智力资源优势。高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开展可持续、高质量乡村振兴服务。高校可通过加强大学生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长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在环境科学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目前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形式、实验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围绕优化整合现有实验资源,建立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的实验课程教学训练体系提出若干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欠缺,创新能力有限的问题日益突出,生物新兴产业的升级转型需要大批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通过发挥三明学院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应用型学科的专业优势,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生物技术工学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1357”金字塔式地方应用型生物技术工学人才培养新路径,即“一条育人主线,三面效果评价,五类课程体系,七种元素融合”的改革举措,以期响应乡村振兴和生物产业需要,培育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始终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新时代党和国家所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通过把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等途径,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期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从乡村振兴创意人才的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的推进过程入手,分析了新时期本科高校对于乡村振兴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培养方向;同时,结合浙江工商大学环境设计学科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体系等,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进行项目制、导师制和工作室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讨了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专业进行移植的可能性,并结合课程的实践效果评价了该项课程改革的优势与不足。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为设计类专业和乡村振兴人才的精准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和过程策略,对于本科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