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长远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经验和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的飞跃,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新思想的创立,有着独特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具体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落实。“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深刻认识并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原创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底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为“十一个坚持”,但是不能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等同于“十一个坚持”。全面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必须系统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认识结构,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实质、形成依据、多维表现、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以具有原创性贡献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指导的内在要求,是应对“两个大局”的现实选择。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利于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根本统一,巩固执政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价值优势;批判错误思潮,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凝聚精神合力,构筑共同理想信念。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需要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明确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提升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构建和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先行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一招.这门课程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特定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关于“三个为什么”的重大问题,教学难点是如何讲清楚这一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很多新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是党的优良传统,是统筹“两个大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需,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应然之举。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揭示了“变”与“不变”的关系,要求从话语维度守社会主义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之新;从内容维度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新;从旨向维度守立德树人之正,创培育新时代好青年之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6.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最为根本的就是要理解其中的哲学基础及其蕴含的哲学范式,即“系统为基战略辩证法”。这一哲学范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具有本源性的原创性贡献。这种原创性贡献体现为六个层面:(1)习近平治国理政从根本上面对的是“哲学问题”,具有作出原创性哲学贡献的前提;(2)解决哲学意义上的问题需要以系统为基础作出战略谋划,由此便形成“系统为基战略辩证法”的哲学范式或哲学观;(3)系统为基战略辩证法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总体性的“辩证哲学”;(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蕴含的系统为基战略辩证法要求确立新的“哲学思维”;(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系统为基战略辩证法蕴含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哲学理念”,它由物本逻辑走向民本逻辑。  相似文献   

7.
从“坚持守正创新”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理论生长点、原创性贡献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增强理论自觉,推进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8.
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的发展需要,全党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了更为明确的遵循、更为有效的武器。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形成的系列重大成果构成了科学体系的“四梁八柱”,深入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构成了科学体系的主线,“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构成了科学体系的精髓,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构成了科学体系思想鲜明、创新性强、逻辑严密、系统全面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冯永香 《青海教育》2023,(Z3):14-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这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可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做好创新理论宣传工作,积极探索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方式方法对促进事业发展、推动工作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传播媒介快速发展增加意识形态建设难度等挑战。对此,深入思考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现状,以及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路径,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项原创性的政治概念,“两个确立”在中国共产党政治表述语系下呈现“‘核心意识’→第一个‘确立’→第二个‘确立’→‘两个维护’→‘两个确立’”的发展之脉,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知识概念集成创新的绝佳案例。从概念的语义观之,第一个“确立”从政治维度确立党的领袖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第二个“确立”从理论维度确立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地位;就两者关系而言,第一个“确立”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确立”是前者的延伸和升华,两者在整体逻辑上同源同向,具有践行初心使命的同一性。在学科知识论的意义上,“两个确立”概念具有鲜明的内生性、时代性、通约性、标识性的原创性特质,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在概念体系建构、党史正史编纂、把握新时代伟大变革真谛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21,(1):38-4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辅导员工作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从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以及其工作主客体现状的分析,提出从辅导员自身和高校两个维度来探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华政论坛暨“‘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叙事与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个面向”的理论逻辑,是科学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基础性工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逻辑延续与当代建构,既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指向,也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文化层面的高度自觉。其中,面向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化普遍趋势中跳出西方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文化形态的历史自主性;面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具有的超越民族国家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面向未来则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开启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境域和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为前提,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保障,是前提、核心和保障的内在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需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放在首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理念的领导权;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内容的领导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校园化,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载体的领导权;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创新,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结合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现状,紧扣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于转变宣传理念、创新宣传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全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核心价值在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塑造亮丽国际形象。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主要面临着中西方意识形态较量、“守正”与“创新”失衡、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话语表达与传播建设滞后等4种挑战。提出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径,即:加强主导性话语权建设,着力提升思想引领力;回应西方的苛责与非难,着力提升舆论推动力;选贤任才,着力提升队伍战斗力;推进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文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坚持“两个结合”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过程的逻辑主线。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成果,构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体系,发展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话语,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大思政课”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为新时代高质量建设“大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把握和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六个必须坚持”,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置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即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提出的“民族大家庭”思想,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的“两个离不开”“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等思想,再到新时代明确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看到党在民族工作中始终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明确提出则进一步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