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机关要强化法律监督,必然要发挥职务犯罪侦查职能,但职务犯罪侦查中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其职能的发挥。为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对侦查程序进行程序构建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刑事诉讼法》从保护人权的角度出发,对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密切相关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诉讼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与完善,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规范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行为、强化法律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机制其理论正当性,来源于宪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实践层面,检察机关在诉前程序中发挥引导作用,督促侦查取证同时提高了办案效率,具有现实可行性。但目前提前介入侦查机制在辅助侦查取证与监督侦查取证的价值选择之间难以自洽;其客观实效性与政策法规的规定之间具有差异;介入案件的适用范围缺乏较为明确的标准;过度介入的行为时常发生。基于提前介入侦查机制涉及机关之间权力扩张与限制的本质特征,应在明确公诉职能为主的法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具体类型,完善检警双向制约的介入机制,最终实现提前介入侦查机制实体与程序完善的双重实效。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作为独立于诉讼主体的第三方,基于权力制约原理和检察官客观义务理论,有必要强化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从单纯的救济扩展到预防、由事后监督扩展到同步监督和事后监督并存;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作为诉讼当事人,基于对刑事诉讼规律的遵循,有必要重新界定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的内容——建立多元化的侦查监督权模式、实现审判监督职能和控诉职能的逐步分离、使监督内容限定为对法律问题的监督而非对事实认定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现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单一、强制力不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侦查职务犯罪侦查的实践需求,不适应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新要求,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职能作用的发挥。建议赋予检察机关强制措施和技术侦查措施的执行权,增设限制出境、强制证人作证、特情侦查措施,完善受案环节的监控职能和财产转移监控等途径,提高侦查效率,提升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面临着复杂微妙的发展形势,加强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加大职务犯罪侦查力度至为重要。针对我国目前职务犯罪侦查体系的分散现状,对其进行整合重构,构建设立在检察机关内部相对独立的职务犯罪侦查体系,符合我国的宪政原理和现实需要。为了提高侦查效率,有必要组建专业侦查队伍;构建职务犯罪侦查决定权和执行权相对分离的体制,提高决策的稳妥性和正确性,避免权力的滥用;为了保障公民权利.加强对侦查权的监督,实行上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对下级侦查机关的监督,有望消除检察机关自己监督自己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是基于加强对职务犯罪侦查的监督与制约,其监督标准即为办理刑事案件程序准则的刑事诉讼法。此次刑诉法的修改未将人民监督员制度纳入其中,而新刑诉法对检察机关依法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必然影响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迫切需要在执行新刑诉法过程中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审判中心不仅是一种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更是一种制度平台,是一系列诉讼制度综合作用的合力结果。作为刑事诉讼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检察权的定位及其职能发挥深刻影响着审判中心的建立及相关诉讼制度的改革。文章从正确定位检察权,积极践行客观公正义务,加强对侦查质量的监督和制约作用,逐步扩大检察机关的裁量权范围4个方面阐释对检察机关职权的再审视。  相似文献   

9.
潘可馨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2):86-93,102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侦查权滥用所致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被严格禁止。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诱惑侦查在服务于打击犯罪的同时亦需关照人权保障之价值。鉴于当前诱惑侦查存在适用范围模糊、缺乏有效监督、证据制度疏漏等适用困境,呈现出明显的"重打击、轻保障"倾向,以专门的司法解释和相关的典型案例为指导,科学划定其适用界域、加强内外监督一体化、统一证据合法性标准,应不失为诱惑侦查法治化的一种有益进路。  相似文献   

10.
在立法所规定的内容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收集到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之后"未提交"的制度空白成为制约"申请向控方取证"制度运行的关键因素。由此可以推断"申请向控方取证"制度在辩护方自身和向检法机关申请两方面都将存在实施困境。公权力救济无效和侦查阶段控辩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所导致的辩护方力量孱弱是上述困境出现的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要彻底改变此这一困境,就要提高审前程序辩护方地位,同时营造发挥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发挥作用的空间,遏制侦查机关的权力扩张;在审判程序上提高法院地位,实现审判中立;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诉讼程序和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7,(3):64-66
侦查阶段代理权介入的必要性使其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渐趋凸显,基于现实和司法实践的双层考虑,完善侦查阶段的代理制度也成为在弦之箭。侦查阶段引入诉讼代理制度,对被害人权益保障是必要性的,也是实践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侦查阶段律师的诉讼地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允许律师介入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却并未对律师在此阶段的诉讼地位予以明确规定。而律师的辩护职能不能发挥,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借鉴国外之立法,应明确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诉讼地位,使侦查机关的追诉活动走上合法、科学、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日益技术化、隐蔽化,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日渐增强,传统的一般侦查措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集技术性与秘密性于一体的技术侦查是应对职务犯罪的有效措施。因此,直接授权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建立技术侦查的适用原则,实现技术侦查的法治化,配套相关证据采信原则,既能强化职务犯罪的程序控制,又有利于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4.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让律师享有了介入侦查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律师的法律地位和身份。此次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身份和地位,增加了辩护人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规定,健全了侦查阶段法律援助制度,从而完善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职务犯罪监督的性质和现实意义职务犯罪监督是人民检察机关依法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起诉的活动。职务犯罪监督不同于权力机关及党政机关对刑事法津、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的监督即“一般法律监督”。一般法律监督的对象虽然也是国家工作人员,但监督的內容是一般违法行为,而不是犯罪行为;监督的权限和形式是对违法行为提出批评,或给予适当的处分,而不提起诉讼。而职务犯罪监督是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即通过立案、侦查、起诉等活动,对犯罪分子给予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6.
新刑诉法第73至77条首次引入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但在司法实务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漏洞颇多,检察机关如果不能依法全面行使法律规定的监督权,脱管漏管、变相羁押现象难免时有发生。因此,检察机关必须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监督。同时应赋予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控告申诉的诉讼权利和确立错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国家赔偿责任制度,以保障被采取强制措施人的救济权力。  相似文献   

17.
初查是检察机关根据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在立案之前所设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已被我国各级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广泛应用。检察机关受理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材料,往往真伪难辨,所反映的问题有的详实,有的简单,如果不经过认真细致的初查,很难对案件线索有一个准确判断。初查既是立案前提,又是立案后侦查工作甚至整个诉讼活动基础,关系整个案件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初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即是立案的前提,又是立案后侦查工作乃至整个刑事诉讼的基础。职务犯罪呈智能化、隐蔽化和专业化趋势发展,而传统的初查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侦查办案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初查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在初查阶段适用技术侦查的权力,以更好的实现初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诸多因素导致检察机关在各类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具体角色与职能的争议不断。检察机关的地位与检察权的性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元问题。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行使的检察权的实质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权的各项具体权能虽都体现法律监督的本质,但监督对象不同,因此不存在所谓检察权的具体权能与法律监督权的抵触,也不存在各权能之间的冲突。随着公众社会公共利益意识的增强,检察权的具体权能应当按照法律监督的现实需要适度扩展,如将公诉权扩展至各类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现阶段,检察机关为维护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应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和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为主,不应以支持起诉的形式直接介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相似文献   

20.
作为检务公开的重要方式,听证近年来在司法领域中被广泛运用。羁押必要性审查作为检察机关的新增职能,其行政化色彩浓重亟需改进。举行听证是推进检察权实现准司法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赋予羁押必要性审查司法化特征、平衡诉讼效率与人权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为例,对履行羁押必要性审查这一职能时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引入听证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构建和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听证制度的一系列制度设计,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