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民俗风情是围绕美术创作选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艺术的地方特色,是构成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出有别于它地的“地域性”艺术特征。本文以土族题材美术创作为例,结合当代青海美术创作现状,用艺术流变理论分析论证了地域性创作不仅是一个题材连续发展的起点,也是地域性美术家群体最终形成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人体题材的美术作品 ,具有双向审美效应 ,既有人体的美 ,也有作品的美 ,既有瞬间的美 ,也有永恒的美。人体的美刺激美术家的创作欲望 ,人体艺术品又对人体的审美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们的结合具有美术其它题材无法替代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将西北原生态性与民族、社会、文化等概念联系起来,用审美的、艺术的思维来观照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其意义重在以人文传统和人性品格,解读民族题材对人物画家施以影响的稳定性,体现和证明了民族题材的最终呈现不是一种符号,而应当是一种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人体题材的美术作品,具有双向审美效应,既有人体的美,也有作品的美,既有瞬间的美,也有永恒的美。人体的美刺激美术家的创作欲望,人体艺术品又对人体的审美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们的结合具有美术其它题材无法替代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疆各民族民间文学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是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地域文化中富具特色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来,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不断发掘整理这些文化遗产,使各民族不同题材的民间文学作品得到抢救和保护。新疆人民出版社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出版发行了数百种各民族文字的民间文学作品,为抢救和保护新疆非物质文化作了实质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将原生态性与民族、社会、文化等概念的联系,用审美的、艺术的思雏来观照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其意义重在以人文传统和人性品格,解读藏族题材对人物画家施以影响的稳定性,体现和证明了藏族题材的最终呈现不是一种符号,而应当是一种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期以来,小说界涌现出了大量极具特色的商业题材小说。此类小说,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明末清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一段时期内,在国弱战乱、民族危机时代背景下的商场风云。这类小说可以被称为"新时期商贾小说",其创作和传播,可以从时代环境、文化语境、读者的接受力、文学与影视文化的联姻等方面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众多的美术团体、院校和美术家,迁徙至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使大后方成为战时美术最为活跃的区域。这一局面的形成,不仅与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美术家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创作条件有关,更重要的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特别是中共南方局对抗日美术运动的关注与支持,为美术的繁荣营造了必要的政治氛围。美术家们在救亡旗帜的引导下,创作热情高涨,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进入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创作路向:我们要将人民作为新时代美术创作的中心、源泉和话题,从人民中挖掘典型形象作为创作的内容和主题,并从社会现实中寻找创作题材以凸显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审美认知、审美娱乐和审美教育等社会功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新时代中国价值观念、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人审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试论美术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术家、美术教育者和美术心理学家的不同角度分别提出研究心理学的任务 ,并阐述三者的关系 ,对于形成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 ,更深层次地了解美术创作审美活动和欣赏审美 ,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发生过程 ,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术审美价值取向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的美术审美思潮和美术创作的取向,背离了传统和大众.美术家们应该回归本土,肩负起服务大众和引领健康审美走向的人文使命.  相似文献   

12.
云南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乐土。新中国成立后,拍摄了多部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以政治性叙事、历史性叙事、情爱叙事、歌舞叙事为主要叙事模式,以期反映现实,形式与内容关联性强。近年来拍摄的有关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则更注重对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的表现和叙述。  相似文献   

13.
三少数民族题材作为美术创作中的一种特殊题材或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去捕捉,去探讨和研究,由此我们从民族文化的特点、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和中学美术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建群是新时期以来我国西部涌现出的一位重要作家.独特的经历,赋予其独特的审美视角.他以新疆伊犁"白房子"边防军生活为题材创作的中长篇小说,成为传奇故事诗性写作文本的同时,还拥有了独特的边关文化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四大文明和三大语系的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的接触,为语言接触研究留下了丰富翔实的语料。文章以时间为主线,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汉民语言接触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回顾、总结和述评,以求能够为语言接触的研究者提供文献指南和研究参考,为进一步推进新疆语言接触研究和构建和谐进步的语言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课堂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当代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美术课堂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艺术,经历"像美术家一样去创作"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基本的美术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以来,乡土人物题材成为中国油画的主要创作元素,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和温馨的家园意识凝聚了中国油画诸多的博爱思想和情感依附,并构成唯一一个以题材冠名的油画类别-乡土主义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乡土人物题材已经成为不同油画风格的表现主题,诸多画家采用不同的创作观念、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从自我的艺术个性出发践履着这一题材在中国油画中的多元风格构成。本质上说,题材并不属于油画的本体范畴,但是从题材入手来研究中国油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对于当代油画而言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8.
洪耀宗 《亚太教育》2023,(24):120-123
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选取合适的艺术形式和技法,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一直是各界关心的问题。漆工艺技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其理解民族艺术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能。因此,教师可通过以作品鉴赏为主、了解漆画的材料、创作简单的作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题材、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情感等策略,落实漆工艺技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3):F0002-F0002
计算机美术是一门建立在高科技技术手段基础之上的特技艺术创作,它使当今的美术进入了以先进科技为基础的新时代。计算机不仅为美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更新了创作观念,还为美术家创造了更为崭新、广阔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一直以来都是画家们热衷于表现的对象。艺术家们绘画出来的女性是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审美喜好的直接反映。唐代仕女画和浮世绘美人图都是描写女性的艺术题材,两者都是人民对女性审美喜好的表现。通过对唐代仕女画与浮世绘美人图在艺术家及绘画素材、线条和色彩、人物形象、创作手段、构图、现实性和对后世的影响等表现方法上进行对比研究,来展现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