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沿着身体的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主线,在“具身显现”的理论面向讨论中借鉴“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剖析视障跑者在日常世界中的身体呈现。研究发现,视障者渴望撕掉被社会贴上的“失能”标签和打破束缚自我呈现的边界,对身体再定义的过程表征了“不一的我”和“奋斗的我”的逐渐形成;视障者肉身性特征在一系列的“操持”和“整饰”的身体实践和策略下呈现出“意识反抗”“认知转变”等更具复杂社会意义上的新身体;视障者在多重知觉互构与平等互动关系下,建立了不同于“视觉优越”的感官世界和社会融合的新秩序。分析这一“具身显现”动态过程及其蕴含的社会行为和关系,以期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语境下丰富身体社会学和运动社会学对“残损”身体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薛岚 《体育与科学》2012,33(1):18-23
身体不仅是流行的话语,还为研究体育提供了新的内容。体育以身体为本,行动于身体,成就于身体,以球星的身体作为研究的主体,进而讨论球星的文化象征,就自然成为本文的主题。身体资本构建了球星,球星以自然身体奠定物质基础,技术身体体现运动能力,文化身体获得社会认同。球星是先天获得了该项目能力的潜质,后天具备了专项运动的技能,在竞技场上取得成功,从而赋予特定社会价值的人。球星的身体符号被语言、非语言和综合符号系统记录、传达。球星是运动的象征、生活的象征、时代的象征、民族的象征和生命的象征。球星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意志、能力和成就,增加了人们对生活世界的感知,改变了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认识,践行着人类追求超越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3.
运动的身体隐喻着社会,运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虽然目前处于新兴阶段,但其以对更广义身体活动的思考、新时代社会现象解释机制的探索等日益彰显出其研究价值。鉴于学界尚且缺乏对其概念、论域以及范式等内容的清晰界定与系统介绍,本文尝试沿着运动社会学何为、何以可为、何以可能的脉络,在厘清其概念与边界的基础上,探讨运动社会学的构成要素、研究谱系及核心论域,并从视角、方法、知识生产三个维度思考其范式革新与中国本土化发展。本文认为:(1)运动社会学是研究运动行为与社会秩序耦合机制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秉承社会学的学科之术和经验研究品质精神,探究人类运动行为的内在规律,关注兼具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身体在运动场域空间中的情境化表征,以及运动行为、社会与知识生产间的关系;(2)身体运动基于运动、社会与知识的有机连接,扮演着社会的“发生器”“阅读器”和“转译器”角色,不但制约着主体交往的形式,而且以其具身性体验促进知识生产、以其社会性安置拓展学科想象力;(3)运动社会学潜在巨能的触发需要一场具有反思意识的范式革命,除了走出宏观抽象经验主义误区,还应探究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融通解释机制,同时在知识生产上避免“发明”与...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中存在着大量狂欢现象,无论是作为心理现象,还是作为文化行为,都应当引起理论界的重视。本文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结合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狂欢的历史形成,狂欢中人的情感状态,体育狂欢中身体的中介意义,以及身体资本对体育产业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胜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376-378
按照“文化”的一般定义把“体育文化”概括为三个层次:表层是运动形式(包括身体运动形式及所使用的场地、器材等物质形态);中层是体育体制(包括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教学训练体制等);深层体育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观等)。巾此演变而来的体育文化、终身体育、身体文化、身体娱乐、竞技与体育等概念术语具有学术上的不同含义和实践上的不同功能,只有准确界定他们的概念,才能在体育文化实践中广泛交流和应用,并正确指导人们从事和接受不同的体育文化活动,以避免因含糊不清的概念给体育文化实践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体育人类学方法论,借助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身体动作分析等方法,阐释民族健身操身体动作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发生;基于土家族“肉连响”健身操个案分析,采用质性研究范式,追溯民族健身操身体动作雏形、解构文化蕴含意义。研究发现:“肉连响”身体动作始发于原始信仰的母体文化,后成为以军事战争为主要目的的操演,为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历经一系列文化变迁,在文化适应中、社会需求下不断演变,身体动作由之初“巫”“舞”“武”的文化结合体,发展为以健身为目的的健身运动。民族健身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破旧立新的现代产物,从竞赛制度、传统节日文化、学校教育、健身美学4个维度探讨了民族健身操在当代社会的形塑路径。  相似文献   

7.
健身类短视频是促进体育健康知识传播、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关键载体。本研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扎根理论等方法探究健身类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高效传播的条件组态构型。研究发现,偏感知的话题类别、真人出镜的呈现形式、较为全面的包装手段、较为统一的包装风格是健身类短视频高效传播的潜在必要条件。传播效果较好的健身短视频存在5种条件组态构型,分别是名人效应助力下的“身份”导向型、身体审美引领下的“展演”导向型、容貌焦虑倒逼下的“知识”导向型、身体媒介助推下的“行为”导向型以及内容与情境双元主导下的多因素联合导向型。据此提出建议:强化专业资质,提升作者身份的可信度;实现精细包装,追求账号风格的一致性;把控内容质量,增强内容生产的创新性;优化呈现方式,增强粉丝参与的效能感;做到定期更新,注重话题生产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体育作为身体最直接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身体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身体从宏观角度可分为“生理身体”和“文化身体”。生理身体是体育的实践者、创造者和受益者。而文化身体则又是体育文化的基础与实质、标志和象征。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向来有着鲜明的男女性别划分,具有浓厚的性别秩序色彩。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身体体现、再现与表达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体育运动的性别秩序的建立与破解。研究认为身体体现先决了体育的肌肉霸权、身体再现构建了体育的社会性别文化关系、身体表达塑造了体育的性别消费欲望,这种深深根植于事物(结构)和人类身体之中统治关系确立了男性在体育运动中第一性的地位,维持着体育运动性别秩序的超历史稳定性;性别“差异”下的自由之人格追求,是实现体育运动公正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与舞蹈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与舞蹈同属于身体文化,因二者的目的指向不同而成为两种不同性质的身体文化类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的沟通与融合将成为一种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身体的视角对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现象进行了研究,身体的伦理化、国家化取向导致体育功能的嬗变与延伸.身体由“国家化”向“去国家化”发展,促使身体个性生命权力的张扬,运动休闲的兴起和发展与身体的个性化发展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运动休闲教育体现了体育的价值由“教化身体”向“解放身体、发展身体”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对当代竞技体育本质反思的基础上,认为人之身体的失落是其本质异化的根源所在。继而引入西方身体哲学中的身体显现、身体认知、身体符号等核心思想,对同样起源于西方且根植于身体活动的竞技体育本质进行与之相应的身体哲学解读。研究认为,在现有竞技体育本质研究背景下,竞技体育中身体存在的唤醒与身体地位的复归是身体之于竞技体育而言的本质所在,且具体体现为身体的释放与生成、身体的认知与超越、身体的社会表征与文化承载。  相似文献   

13.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的文化精神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以罗兰·巴特的“符号文本观”理论为分析框架,以我国三部“功夫足球”电影——《波牛》《京都球侠》和《少林足球》为分析对象,阐释其在文化隐喻、符号象征、神话意识层面表征体育文化精神途径。研究发现,功夫足球电影中出现大量的符号隐喻,体现在将现代体育项目足球与中国传统功夫融合成一项极具解释力的文化复合体。研究认为,功夫足球电影表征了处在地方与世界紧张关系中的国人的焦虑,表现在3个方面:即功夫的地方性文化与足球的世界性文化融合的张力、民族符号象征了对参与到世界足球舞台与生俱来的渴望以及坚守民族身体文化的神话意识的功夫足球实践。功夫足球电影文本试图从中国传统“功夫”思想中寻求解决国人对足球参与到世界竞赛舞台焦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滑板社群是由青年主导的草根体育组织。运用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法深入探究滑板社群特征。研究认为:(1)“技术崇拜”赋予“个人运动”的圈群化聚集意义。滑板社群基于滑板技术的亚文化资本积累方式建立“新秩序”,确立社群边界、完成内部分层并联系社群成员关系。(2)“漠视竞争”保留“随聚随散”的圈群化活动特征。滑板社群的技术传习过程强调独立实践,基于平等互助形成“展示-互鉴”的群体传习方式。技术评价过程强调“真实性”,忠实于“内行”评价,理性崇拜技术本身,通过仪式化活动唤起共鸣。(3)滑板社群的生存之道在于达成“技术崇拜”和“漠视竞争”两种社群特征之间的平衡。根据滑板社群特征,提出意识、制度、赛事等方面的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暴丽霞  冯强 《体育科研》2021,42(5):98-104
民俗是民众身体感受的生活事象,身体叙事是对民俗体育参与主体本体回归的一种人本关照。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史等方法,在阐释与梳理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冰民俗产生的人文地理历史流变与相关学术史的基础上,对其传承人进行访谈。研究结论:由外而内社会规训的群体“符号性身体”、由内而外超越自我的个体“游戏性身体”是背冰民俗身体叙事的身体图式;记忆与规训、竞技与娱乐是背冰民俗身体叙事的社会功能。研究认为:民俗体育由事件—人的主体转向、时间—空间的结构转向、验证—诠释的“体认”范式转向是民俗体育实现由“生物观”到“本体观”身体叙事的主体转向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智慧体育空间助推城市建设的逻辑动因、实践探索与推进思路。逻辑动因:空间实践推进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建立,消费升级转型撬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焕发城市文化新活力,“体育+社群”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体育“新场景”重构绿色城市“新生态”。以成都为例开展实践探索:“以人为本、与城共生”推动城市制度创新,体育消费新空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体育+空间+文化”重塑城市文化氛围,社区体育新样板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绿地体育空间践行城市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思路:完善政策指引,引入资本力量;加强技术创新,数据驱动发展;强化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活动;激活闲置空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6,(3):57-62
采用格尔茨"深描"式研究范式对泰拳仪式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赛前仪式进行考察与分析,提示其象征体系与文化隐喻,并对其教化功能与理性机制进行审视。研究认为泰拳赛前仪式作为泰国民族文化表征的集中体现,充满着象征与隐喻的文化事象,并潜藏着伦理教化的内在动力,在符号佩带、施礼规范、漫舞表现等身体细微运作之中来实现对拳手的管理;同时,仪式的发生具有加强信仰、动员身体以及"训诫"暴力的价值效应。仪式通过依赖情感与信仰为"暴力"设限、从精神与行为规约对"暴力"实施管理、以情境场形塑拳手"暴力"运用,达成伦理教化精神形塑,使拳手形成对"暴力"运使的新认知,从而实现对"暴力"有理有节地运使。对中国武术仪式来说,泰拳赛前仪式文化的经验话语,无疑是一个值得关照与省思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健身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立江 《体育学刊》2007,14(3):27-29
在现代消费社会里,身体成为一种特殊的象征形式和载体,成为一种资本。以健身、健美为目的的健身房产生并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健身房文化。经过文化工业的技术手段策划运作,健身房文化成了文化工业产品。时尚消费的趋同性使健身房成为白领阶层显示身份、自我认同的符号,健身房成为“白领运动场”。女性比男性更加关注自己的形体,把健身房当作健美休闲的主要场所,把健身当作日常生活审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态身体”是克里斯·希林身体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希林以“肉身实在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运动中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质考察,提出身体是体育运动的源泉,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运动产生社会效应的定位场所.“运动态身体”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希林指出,现代东方体育运动的兴起无疑会丰富“运动态身体”的内涵.“运动态身体”为重新审视体育社会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与新课标背景下,对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进行梳理和比较,透视其新变化与新特征。研究发现:1)认识不断深化,指南融入了身体活动行为变化的运动连续体理论;2)实践导向性增强,身体活动推荐由过去的7天为单元变为24小时为单元;3)内容结构再优化,由“身体活动金字塔”模型转变为睡眠、久坐和运动的“三平衡”。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启示:加快理念变革与实践创新,强化价值引领与政策引导相融合,重视国际互鉴与中国特色相结合,最终健全“家-校-社”协同共进、分类施策、精准指导的立体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