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意境论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世界美学思想的卓越贡献。“诗贵意境”,是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人奉为圭(?)的重要创作原则和批评原则。否定意境论,就是否定整个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诗歌理论。近年来一些热衷于“用外来的美学原则改造我们新诗”的“理论家”们,对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特别是意境论横加指斥和反对,斥之为“保守”、“僵化”,很明显,这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而与此相反,一些读诗不多、对诗歌理论懂得太少的人们则认为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文论的“意境”美学发展史上,皎然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他在诗歌的创作方法理论上重视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并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意境观、“取境”的诗歌意境创造方法和“采奇于象外”的意境审美特征,大大发展了唐朝的意境论。皎然以其独特的“意境”论,为唐人研究诗歌意境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后人新的“意境”观点的进一步提出。他的“意境”论成为“意境”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歌“意境”与日本诗歌“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诗学与日本歌学(和歌理论)有着难解难分的内在关系,对中日诗学中两大重要理论——“意境”论与“姿”论进行比较,着重阐述了“意境”与“姿”的发端、“意境”与“姿”的结构、“意境”与“姿”的审美、“意境”与“姿”的思想渊源几方面问题,从中见出中日诗歌艺术特质的相似性,以及两国诗歌在审美情趣、思想渊源及文化背景上的微妙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船山诗学研究中,“意境”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注重对“意境”情景交融特征的观照。事实上,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以“情景相生,互藏其宅”为基础和核心,以“超以象外”为审美效果。他着意推举“意”和“势”两个中心范畴。“势”是“超以象外”生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意境理论是我国传统诗歌美学中的独特概念,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在其形成过程中,无论是早期对意、言、象关系的探讨,还是意境论的最终确立,都深受道、禅哲学的影响.由于古代文人浸润在儒道佛思想环境中,加之艺术美感的诞生与悟道的境界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诗歌意境往往追求超尘脱俗的道家审美理想,故而诗人的“道心”是诗歌意境美表现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展的产物。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盛唐之后,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到清末的王国维那里,“意境”有了更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潘慧莉 《文教资料》2006,(24):94-95
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特征为“意境”美,本文从“意境”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实现“意境”教学的途径,指出教师只有通过对古典诗歌“意境”的分析,才能抓住诗歌的内质,才能把分析古典诗歌落实到实处,才能使学生受到古典诗歌美的熏陶,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姗姗 《考试周刊》2012,(10):10+45-10,45
意境论发端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正式形成,经过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士禛等人的推动,含义日益丰富,适用范围也更加扩大。近代以来,王国维集其大成,开拓了意境论的新领域。本文从"境界说"、"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三个方面论述王国维如何发展、深化中国的传统意境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体会意境     
本文就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把“体味意境”作为重点,提出了“体味意境三步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诗歌教学要抓住“意境”诗歌的生命在于“意境”,“意境”一般是指诗歌等体裁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作者思想感情交融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而作者的旨意就寓于这艺术“意境”之中,这种艺术意境能引发读者葱笼的想象并能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毫无疑问,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就要注意将这种意境突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心、智两方面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与其生平有关,同时,也与其个人的创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并关注外部时代环境对这种"纯诗"理论的影响,而这样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其理论的丰富性和本土化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地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这种成功与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其中"形"与"意"在历代绘画与画论中所起的指导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秦汉唐宋美术史对"形神"的评述,还是宋元的现代绘画对"形"与"意"的关注。"形"与"意"在中国画的创作与实践中,承担着指导作用,同时"形"与"意"又随着绘画的实践得到论证与补充。"形"与"意"在画论与绘画中的不同表现,形成了中国画丰富多彩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代表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意境不纯然是外在事物形象或艺术形象,而是形象与人的主观情趣交融的结晶。“有我之境”,人的主观色彩浓烈,是主体移情的结果。“无我之境”,主客体毫无冲突地实现了全然的契合,它与庄子所谓的“物化”是同一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验、把握诗歌意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使学生获得意境美,离不开对作品的阅读体验和分析理解。分析理解既面向作品的个别形象语词,也包括对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的整体形象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4.
胡慧 《海外英语》2012,(24):237-239
在探析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现实化机制过程中,映射理论能够有效解释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产生与实现过程。映射理论是Fauconnier三大理论之一,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息息相关,在这两者的配合下,意境的现实化机制得到更完整的呈现。通过以李煜诗词意境的具体实例研究,试证明宋词唐诗等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的现实化机制可以从认识视角下的映射理论实现,为传统文学提供一个现代崭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开拓了另一番文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清新优美、明丽动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李清照特别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熔铸在一起,在词中营造出诗情浓郁、词意盎然的境界。但李清照的一生,因为受时局的影响处境变化极大,因而前后期作品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意境由早期的玲珑典雅、潇洒疏落变而为晚期的清隽深邃、沉郁悲凉。  相似文献   

16.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佛教中国化的轨迹中展现其内涵演变对“意境”说的影响,而这一进程推动下的禅宗,更是从思维形式中实践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意识形态对人类的审美活动的影响以及推动,从中揭示了佛家之“妙悟”如何抛离宗教的神秘气息,而所倡之境进入美学领域。  相似文献   

18.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展现了鱼跃鸢飞、花开花落的无限生机景象,启迪着诗画艺术追求淡尽风烟、澹泊空明的审美境界。禅道和诗画艺术的相通圆融,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意蕴空间,给我们很深的审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杨璐 《海外英语》2013,(1):286-288
唐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几千年来,代代相承,传颂不已。框架理论来源于西方认知科学,是关于认知主体在组织信息时注意力的分配问题的理论,并随着认知诗学的兴起和发展而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研究对象目前主要为英诗。该课题以认知诗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框架理论对中国经典唐诗意境陌生化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经典唐诗意境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让中华博大精深的诗学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为西方诗学理论和汉语实际结合提供一个切入点,推进西方诗学理论本土化。  相似文献   

20.
燕卜荪的复义理论,揭示了文学语言内涵的丰富性,而中国文论上一向提倡韵籍含蓄,认为语言可以包含多重歧义,因而从燕卜荪的复义理论来看中国诗歌,亦有许多可解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